陸瑤

【摘 要】目的:分析將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對失眠癥患者護理中得到的效果。方法:選用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療的失眠癥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護理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組選用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較護理組好(P<0.05)。結論:將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用于失眠癥患者的護理中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失眠狀態,促進患者的恢復還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失眠癥;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8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37-01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與學習的壓力驟然增加,人際關系逐漸敏感,人們在熬夜焦慮中利用咖啡提神等現象越來越普遍化,這種節奏帶來的最大弊處就是失眠,人類需要通過休息和睡眠來緩解自身的身體機能變化,如果休息睡眠的時間一旦減少就會引起失眠,一般為入睡困難、睡眠較淺、多夢等現象,長時間維持在這種睡眠狀態中一些不同程度的焦慮暴躁等情緒也會逐漸出現,這些不良情緒的出現不僅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還為社會帶來了許多不便影響,而對失眠癥患者的護理中常規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睡眠需求,心理護理與護理干預就是針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護理的一種方式,本文對失眠癥患者護理中應用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進行研究: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療的失眠癥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護理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8-56歲,平均年齡(12.41±3.65)歲;干預組男15例,女16例,年齡27-57歲,平均年齡(12.51±3.89)歲,兩組患者比較中發現并無不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理組采用心理護理進行護理,為患者進行常規的合理用藥及適當的心理指導。
干預組采用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首先評估患者的基本病情狀況并為患者安排整潔舒適的病房,每日為病房進行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處于流通狀態,同時根據患者的失眠發生的原因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1]。向患者講解睡眠相關的知識和病情康復的必要性,對改善失眠癥狀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催眠藥物濫用的危害性鼓勵患者盡量不依靠藥物的方式緩解自己睡眠情況,根據患者個性化干預方案將患者的檢查時間均安排在日間,和患者溝通共同分析失眠的原因并建立出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患者按照作息時間表改善自己的不良習慣并適量補充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的食物。②護理人員可以針對患者的失眠原因及不良睡前習慣指導患者進行頭部按摩及看書調節等方式緩解情緒,迎合患者的基本需求,幫助患者紓解自身焦慮、煩躁等情緒,對患者表達的語言給予安慰性回饋,對于反復性失眠求醫的患者應該避免過多對其解釋和冷淡的表情出現,防止患者出現惱怒、激動的情況,對于長期失眠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給予一定的理解,鼓勵患者配合治療,同時護理人員也需要與家屬積極溝通,指導家屬正確看待患者失眠的情況并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盡可能改善患者的失眠情況。③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要了解各種類型的疾病并掌握相應的治療方式,在面對患者時可以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干預治療,正確指導患者服用失眠藥物,在失眠藥物的調解下可以幫助患者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身心舒暢,同時一些系統性的放松療法在應用中患者可以了解失眠并不是單一的心理問題,而是一個因素發生的整體問題,從而促使患者進行一些適宜的運動及規劃自身的作息習慣,幫助患者逐漸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④失眠癥患者在飲食過程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多食用一些蓮子、豬腦和豬心等食物,這些食物可以緩解患者由于失眠多汗、口干煩熱、心神不寧及神經衰弱等引起的失眠情況[2]。同時進行規律性的生活,飯后盡量避免食用茶和咖啡,對于失眠藥物的使用也應該適當進行調整,以免出現藥物依賴,在飲食上給予有效地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評分方式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1
3 討論
失眠癥的發生原因較為復雜,一般都不是一種因素而導致,而是多種因素共同存在而使然,如果某種發病因素持續性存在就會導致患者長期失眠,在時間的推移下一些環境因素也會逐漸移成為失眠的誘因,長時間失眠會使患者情緒暴躁、心情抑郁,甚至部分患者還會發生免疫系統及呼吸系統的疾病,對就醫過程感到抵觸,最終將失眠癥養成慢性疾病。
催眠藥物只是輔助性的治療手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失眠情況,所以只有更改護理觀念,對失眠患者進行全方面的干預才可以緩解患者出現失眠癥的情況,護理干預聯合心理治療是臨床上一種新型手段,可以針對患者發病的原因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在心理護理的配合下解除患者失眠的誘因,減少失眠現象的發生,在各方面的干預和家屬的配合下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
本研究表明,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用于失眠癥患者的護理中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失眠狀態,促進患者的恢復還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麗珠,郭俐宏,秦維維,等.心理護理干預對神經癥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66 (28):161-162.
[2]王金波,李曉娜.神經癥失眠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睡眠質量的提高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3(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