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
摘 要:進入新媒體時代以來,隨著更多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以及觀眾信息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新時期的電視觀眾對電視媒體播出的電視新聞節目要求愈發苛刻,無論電視節目的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受到觀眾的密切關注,再加上新媒體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電視媒體需要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質量和播出效果,特別是要創新電視節目畫面的拍攝技巧和制作水平,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從而確保電視新聞節目的總體收視率,促進電視媒體更加高效地搶抓新時期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2-00-02
毋庸置疑,電視媒體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充分展示電視節目畫面語言的魅力,產生“聲畫同步”的傳播效果,滿足觀眾眼見為實、先睹為快的收視心理,可以說,電視新聞畫面是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表現形式,作為電視節目的基本語言,也是構成電視新聞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著電視新聞節目最終的播出效果和節目收視率,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拍攝與制作,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與技巧,不是新聞從業人員隨心所欲就能完成的,畢竟電視新聞不是簡單的拍攝畫面,而是需要電視新聞攝影、編輯等從業人員對新聞事件產生畫面中的各個新聞要素進行有效的編排與布局,讓觀眾能夠直觀、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的發展趨勢以及產生的原因和結果,促進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收視感覺,從而達到傳播預期。但是,在新媒體時代,隨著媒介融合趨勢的深入推進,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媒介競爭越來越激烈,電視新聞節目已成為電視媒體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的法寶之一,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媒介競爭的成敗,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以及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愈發受到電視相關工作者的重視,如何提高和創新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技巧?一直以來都是電視媒體及其新聞從業者重點思考的課堂之一。只有不斷創新電視畫面的拍攝技巧,提高電視畫面的拍攝水準,結合觀眾的收視習慣與信息需求,針對畫面拍攝中各個方面的要素進行優化與升級,才能制作播出更多高品質的電視新聞節目,才能贏得廣大觀眾的“芳心”。
一、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關鍵構成要素
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以其獨特的方式生動地體現出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更具藝術性地為廣大電視觀眾呈現出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信息,是電視節目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可是,電視新聞節目畫面又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只有深入了解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構成,電視新聞拍攝人員才能有的放矢,從而更好地選取畫面、拍攝畫面,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質量,因此,全面精確透析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構成要素是創新和提升拍攝技巧的關鍵與基礎。
(一)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術構成的作用
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拍攝,離不開先進的專業攝影拍照設備,也離不開操作拍攝設備的專業技能,從這一角度而言,技術構成是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主要構成部分,其基本構成單位是拍攝鏡頭,簡單來說,呈現給廣大觀眾的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是由一個個反映新聞事件現場各種情況的不同鏡頭,按一定規律和組合形式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這些鏡頭又可以分為中心鏡頭和介紹性鏡頭,也就是主鏡頭和次鏡頭。電視新聞節目畫面可以通過角度、長度、內容等各不相同的鏡頭實現有機融合,通過專業的編排和處理,令電視新聞畫面的構架更加清晰,從而完整地向觀眾呈現出新聞事件,讓觀眾通過收看新聞節目內容后了解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后果以及引發的社會輿論。
(二)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藝術構成的作用
電視新聞節目畫面中無論中心鏡頭還是介紹性鏡頭,都是對新聞發生現場的展示與詮釋,離不開拍攝技術的靈活運用,同時這些鏡頭組合在一起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需要遵循相應的規律,要體現出編排藝術和特色,因此,從藝術層面來講,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藝術構成就是對構成畫面的所有鏡頭進行有效處理,讓觀眾切實得到“美”的享受。
二、提高及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的策略
既然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技術構成和藝術構成,那么提高及創新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的策略也需要從其構成要素來入手:
(一)嚴格恪守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原則
電視新聞和其他新聞一樣,要嚴格遵守新聞的真實性原則以及政治敏感,這也是探討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的基礎與前提,堅持正確的拍攝原則,才能確立正確的拍攝導向,否則再高超的拍攝技巧也會失去存在的意義,無法得到觀眾的認可。這就要求電視新聞拍攝人員首先要查證被采攝對象的客觀實在性,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再次,電視新聞節目畫面要能夠感染觀眾,才能實現電視新聞傳播效果的最大化,電視新聞拍攝人員可以隨時靈活地在拍攝過程中運用動態鏡頭,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動態性與流動性,也就是說,在拍攝時,鏡頭要時刻隨著新聞主體的變化而調度,從而突顯出電視新聞節目報道的重點。
(二)不斷錘煉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術
古語云:學無止境。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而言,離不開先進拍攝器械的使用,如今越來越先進的專業拍攝、攝影器械不斷面世,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拍攝迎來最好的時期,因此,電視新聞拍攝人員一定要不斷錘煉自身的拍攝技術,虛心學習,認真熟悉各種先進的專業拍攝器械,比如無人機航拍、水下拍攝等技術,只有真正熟練掌握各種器械的使用技術與拍攝技巧,才能應對不同新聞事件現場的拍攝與報道,才能用鏡頭反映社會現實。
(三)強化電視新聞畫面拍攝人員的意識
“打鐵還需自身硬。”雖然如今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術以及拍攝工具都有質的發展,但是電視新聞拍攝人員要想拍攝出觀眾滿意、符合電視新聞節目內容要求的鏡頭,還必須依賴于拍攝人員良好的新聞意識與綜合素養。尤其在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時,如果拍攝人員無法找準和發現最具新聞價值的素材,就會錯失最佳的拍攝視角,從而遺失主要鏡頭,導致新聞報道價值的降低。同時,電視新聞拍攝人員還要培養“無剪輯拍攝”意識,這樣不但可以增強畫面的整體協調感,還可以減少后期新聞節目編輯的工作量,影視界有句行話:“不懂編輯的人就不會拍攝”。可以說,拍攝人員的新聞意識也是提升電視新聞畫面拍攝技巧和拍攝效率的基礎。
(四)保持畫面的穩定性,合理選用拍攝光線
電視新聞拍攝人員在各種拍攝鏡頭角度的變換時,要確保畫面的穩定性,遵循觀眾一般的邏輯習慣,堅持采用“橫平豎直”的線條模式,多使用固定鏡頭,避免過度使用移動鏡頭,盡量保持攝影器械的穩定,重點拍攝足夠的轉場鏡頭,這樣不但解決了畫面的合理過渡,還解決了畫面單調乏味的問題;與此同時,正確選擇光線對于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現場拍攝條件,正確選用拍攝光線,從而確保電視畫面的協調性、柔和性、流暢性,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的效果,發揮出電視畫面直觀形象和生動的特質,給觀眾帶來感官上的巨大沖擊和視覺享受。
(五)注重現場畫面同期聲的錄制
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不是孤立的,否則無法實現電視畫面的“聲畫同步”,也會大大降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這就要求電視新聞拍攝人員要注重新聞現場畫面同期聲的錄制。拍攝人員先要提前檢查與調試各種設備,將攝影機內置的話筒始終處于待命狀態,以免在話筒出現故障時延誤聲音的錄制,從而實現聲畫同步與聲情并茂的傳播效果。
三、結語
總之,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的提升與創新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長期過程,需要廣大電視新聞拍攝人員共同努力,畢竟在媒介融合的新時期,觀眾的收視要求越來越高,而且他們的收視選擇性更加廣泛,客觀上講,新媒體的發展與普及很大程度上沖擊了電視媒體的傳統優勢,分流了電視媒體的受眾群體,因此,電視新聞節目只有不斷提高畫面拍攝的技巧,才能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和傳播效果,才能得到觀眾的喜愛,從而穩步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進而為電視媒體帶來巨大的廣告收益。
參考文獻:
[1]馬駿.簡述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巧[J].影視,2014年7月第2期.
[2]任志文.論“泛媒介時代”我國新聞攝影的價值取向[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10):100-101.
[3]楊健.新聞攝影的藝術化趨勢解讀——以近年荷賽獲獎作品為考察對象[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4).
[4]屠國苗,周芝蘭,章利軍.電視新聞專題片中畫面拍攝與運用的技巧初探[J].視聽縱橫(2):60-62.
[5]徐臨峰.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9 (9):159-160.
[6]朱金娥,劉永福.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巧[J].電影評介, 2008(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