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就應該積極做出轉型計劃,適應媒體融合的發展要求。在此過程中,媒體人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必要的人才支撐,媒體融合發展也將失去根本性動力。而人才的發展依靠的是教育,只有不斷完善教育形式,正確把握影視教育的走向。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措施,才能實現預期的教育培養目標。
關鍵詞:媒體融合;影視教育;人才培養;走向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2-0-02
傳統媒體形式已經存在和發展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繁榮,傳統媒體形式受到了巨大沖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結合融媒體的發展優勢,積極進行自我創新和改革,從而更好地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此過程中,人才成為重中之重[1]。缺少人才支撐的融媒體發展是不現實的。所以在影視人才培養實踐中,應該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走向,用更加科學的教育和培養方式,提高媒體人才培養的實效性,為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媒體融合的發展趨勢與影視教育面臨的現狀
(一)目前影視教育面臨的現狀問題
盡管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時間,但是以學習成績評價教學質量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獲得學校和家長的認可,即使教師了解媒體融合時代的教學形式,但是仍然會采取傳統的教學形式。實踐中,常常會出現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難以應付的局面。也就是說,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幾乎是被教師推著往前走的,對于很多知識,也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思考,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之下,學生的學習習慣很難形成,而且通常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這種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有效提升影視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反而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2]。除此之外,教師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理念的更新,都會對影視教育人才培養效果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由于當前的影視教育人才培養形式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因此還有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停留在十分傳統的階段,在教學實踐中只關注學生對于考試知識的掌握程度,卻忽略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這顯然不是科學的教學方式。
(二)目前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的矛盾問題
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存在偏差是當前影視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之前的影視教育人才培養實踐中,教師往往處于十分明顯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之間在地位上也是不平等的,在學生心目之中,教師都是高高在上的,因此不敢與教師進行過多的交流和溝通,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也不敢及時向教師詢問和請教。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之下,教師就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了解學生對于學習的基本訴求[3]。因此通常就會出現教師所講解的內容與學生實際想要學習的內容出現偏差。也就是說,有些知識點學生已經都會了,但是教師認為較難,因此會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而有一些知識點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懂弄通,但是教師可能會認為比較簡單,因此在講解的時候一筆帶過。這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平等溝通的結果。并且這種教育形式下的學生,所學習的知識也都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與實際的影視教育發展存在較大的偏離。
二、媒體融合時代影視教育的走向測量
(一)實現影視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思想是教學的主要引領,在以往的影視教育實踐中,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教學觀念改變,課堂教學形式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該積極接受全新的教學理念,這也是媒體融合時代影視教育不斷發展的基礎。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同樣是學習的主人,如果教師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弱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影視教育的整體質量[4]。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將傳統觀念之中的“教”和“學”的關系轉變過來,注重培養學生在攝影、視音頻錄制、采訪現場超文本寫作等方面的媒體融合實地采訪能力。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教學進行重新構建和規劃,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關愛,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為了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在當前的影視教育實踐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形式,深入研究和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教學進行重新地優化與設計,有效整合影視教育資源,使當前的影視教育擺脫單一教學形式的束縛,以更加新穎的姿態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傳統的影視教育變得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在兼顧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注重知識點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深入挖掘知識內涵,強化與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聯系,引導學生深刻感悟相應的知識點[5]。在學會運用的同時,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應試教育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三)延伸影視教育的教學思路
在影視教育實踐中,滿堂灌的枯燥式課堂講解幾乎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之中,這也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確實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性地讓學生記住了一些基本的影視基礎知識。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教學形式并不適合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更不符合媒體融合時代的基本要求[6]。因此在未來的影視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延伸影視教育的教學思路,采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之前的被動式學習,逐漸向想學習,愛學習的方向轉變,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漸領悟高效學習的方法,從而體會到學習影視和媒體知識的樂趣,進而實現影視教育質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要在學院自辦的社會媒體和公司,如報紙、電臺、電視臺、雜志、網站、廣告公司和公關公司等工作,以獲得真實世界的媒體或商業公司的實戰經驗。
(四)有效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
在影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實踐中,教師應該深刻把握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教育優勢,尋找與媒體融合發展的連接點,然后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加工,使其與媒體發展更加緊密,將實際與學習有機整合。同時,可以搜集整理網絡上的鮮活事例,在課堂上作為教學的輔助材料,這樣可以在說明教學問題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和感受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印象[7]。另外,加強影視教育人才培養與媒體發展的實際聯系,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課堂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會媒體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實踐應用能力,消除學生對于新知識學習的恐懼和抵觸心理,促進影視教育實現更好發展。
三、結語
在媒體融合時代的背景下,應該正確把握影視教育走向,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提升影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升影視教育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偉.數字創意與信息技術融合之美——計算機基礎教育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培養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8(4):.9.
[2]張新剛,沈嘉達.論地方高校播音與主持教育差異化定位與作為——以黃岡師范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例[J].傳媒論壇, 2019,2(6):16-17.
[3]孫為.“互聯網+”環境下傳媒藝術教育模式探索——以南京藝術學院省級實驗室“傳媒藝術跨學科綜合訓練中心”為例[J].傳媒, 2017(3).
[4]劉曼.產教結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思考[J].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7(4).
[5]宋蔚.多元共生理念下“文化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以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12).
[6]孟允煌,冉超.依托“基地”建設創新高職新聞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9,4(7):40-41,43.
[7]王文娜.數字媒體專業培養模式:技術與藝術交叉融合——訪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李學明[J].藝術教育,2018(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