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娜
現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國
有企業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對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促進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促進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履職盡責和擔當作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政治意義。在國有企業,推動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特別是特大型國有企業,具有點多面廣、層次多、專業行業復雜、風險隱患多的特點,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面臨很大的挑戰。能否發揮好內部審計全覆蓋的監督作用,關系到國有企業能否落實好、實現好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目標任務。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能力建設
內部審計人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時刻站穩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落實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把推動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講政治貫穿到內部審計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把推動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的決心立起來。要自覺提升政治能力、專業能力,要勇于責任擔當,勤作為、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二、注重方式方法,合理配置資源
根據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資產經營特點,建立健全“以上審下”的審計全覆蓋工作機制。實行以國有企業本部為主導、以二級單位為基礎“兩級”審計相結合的全覆蓋。維護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采取“內外審計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優秀的社會審計中介機構,組成相對穩定的審計服務隊伍,根據審計業績和質量進行考核管理。同時,“以干代訓”培養優秀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專業性較強、較復雜的項目可委托社會審計機構獨立完成,由內部審計機構管理監督;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較大項目可由內外部審計資源組成聯合審計組;政策性、時效性較強的專項審計項目則以內部審計人員為主組織實施。但無論采用哪種組織形式,都要確保審計質量。
三、科學制定規劃,推進審計全覆蓋
審計全覆蓋是對所有單位的審計全面覆蓋,也是對全部經營期(或一定周期內)的審計全面覆蓋。按照黨中央要求,“國有企業、國有資本走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不留死角。”國有企業要加快制定三至五年“審計全覆蓋工作規劃”,統籌安排審計范圍、內容、重點、周期和審計頻次,科學合理配置審計資源,明確審計標準和目標,以“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的方式滾動調整實施。既要防止重復審計浪費審計資源,也要防止審計空白點、斷檔期出現而形成監督死角。在“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安排中,應綜合開展政策跟蹤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管理審計、重大專項審計、境外審計、內部控制評價及其審計等。
四、提高審計質量,突出審計重點
在全覆蓋的基礎上突出審計重點領域、重點單位和關鍵環節崗位,對涉及貫徹執行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及決策部署的項目,涉及企業發展規劃、決策和措施的項目,涉及投資、招標采購、財務管理等環節崗位,涉及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涉及境外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和管理情況,涉及利益輸送、國有資產流失或重大損失等違規違法問題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紀律等的問題,要做到應審盡審,全面覆蓋。
五、嚴格審計標準,堅持問題導向
要提高政治站位,嚴格審計標準。審計人員要敢于“碰硬”,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對存在的問題不掩蓋、不回避、不推脫,準確揭示重大風險問題。對審計、紀檢監察、巡視等反映問題多、涉及法律案件多、群眾意見大且反映問題多的單位及領導人員,應增加審計頻次。
六、堅持實事求是,把握“三個區分”
堅持“依法依規、獨立、客觀、公正和保密”的審計工作原則,正確把握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審慎區分無意過失與明知故犯、工作失誤與失職瀆職、探索實踐與以權謀私,公正、客觀地作出審計結論和處理建議。
七、建立長效機制,狠抓問題整改
有效運用審計成果是審計監督的目標,也是審計全覆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整改任務列入審計全覆蓋工作規劃和年度審計計劃,督促檢查整改落實到位。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整改責任制,制定整改工作“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認真落實整改,不走過場、不留尾巴。建立以被審計單位為整改責任主體、以上級單位為領導責任單位、相關專業部門為專業責任部門、以審計機構為監督檢查部門的整改工作機制。要嚴肅整改問責、追責,把整改結果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凡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整改任務、整改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第一責任人、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及損失浪費問題,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要重視典型案例對各級領導人員的風險警示教育作用,舉一反三、防患未然,強化成果運用,提高審計成效。
(作者單位: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郵政
編碼:100034,電子郵箱:12000149@chnenerg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