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華華
閱讀素養的提升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核心的方法就是通過文本閱讀。然而,當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更多的是體現在課堂上,這遠遠不夠。因此,很多教師會根據文本閱讀和課堂的內容,開展適量的拓展性閱讀,旨在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做到精讀泛讀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但從結果來看,很多拓展性閱讀的展開并未取得預期效果。
誠然,高中英語拓展性閱讀更多地是在課后進行,但由于種種原因,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課后閱讀缺少跟進關注,對閱讀時間、閱讀量、閱讀效果和閱讀過程缺少跟蹤性檢測,很多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將拓展性閱讀放在一邊,由于沒有外在驅動,拓展性閱讀很少能成為學生課后的“必修課”。同時,很多高中英語教師雖布置了相關的拓展閱讀,但拓展閱讀內容往往脫離課堂的話題或主題語境,造成拓展閱讀選擇范圍過寬,沒有邊際。除此之外,在開展拓展性閱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得不到應有的策略指導,沒有形成很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加之課外閱讀生詞較多、長難句較多、篇章較長和文化理解難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學生拓展性閱讀的效果。
筆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針對高中英語拓展性閱讀中的問題,采用多種途徑優化拓展性閱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供拋磚引玉。
1.閱讀材料突出趣味性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高中英語閱讀的文本類型包括口頭語篇和書面語篇。其中書面語篇平時讀得較多,但口頭語篇尤其是多模態形式的語篇不多,如文字、圖示、歌曲、音頻和視頻等。如果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從語篇的趣味性和多元化上下功夫。為此,教師首先要精選文本內容本身有趣的材料,讓學生因趣而讀,因趣自讀。對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是學生的第二語言,只有趣味掛帥,才能激活學生的閱讀愿望和閱讀動能,學生在趣味驅動下才能由課內閱讀邁向拓展性閱讀的天地。例如,在教學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第一模塊第一單元的教學中,單元的主題是“校園生活”。筆者在拓展閱讀中,引用一些網站上的文章,內容是介紹中國學生在美國讀書的情況,并精選一些配有校園歌曲和校園生活視頻的文章,這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心理預期,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讀起來倍感興趣。再如,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第四模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Not just watching a film...”,主要內容是介紹虛擬現實給人們帶來的體驗和影響。筆者在課后拓展閱讀中,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直接閱讀阿里巴巴網站里的VR宣傳片,了解可視購物眼鏡的情況,學生邊看邊讀,在閱讀中開闊了眼界,培養了對英語閱讀的內在興趣??梢?,“讀什么比怎么讀更重要”,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水平,精選學生的拓展閱讀材料,學生的拓展閱讀定會成為學生的課外“悅讀”,學生只有在趣味拓展閱讀中才能逐漸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2.閱讀內容呈現關聯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作為拓展性閱讀,教師還需要關注拓展性閱讀內容的相關性。學生只有在同一主題下以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拓展性、延伸性閱讀,才能提升閱讀素養,豐富閱讀圖式。同一主題內容下的文本不僅有相似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還有相同的話題和語言表達,學生讀起來由易到難、由此到彼,不斷提升閱讀素養。具體來說,關聯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話題關聯:教材中的文本內含著一定的話題,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會與文本進行互動式對話,從而產生不同的“子話題”,這些“子話題”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拓展性閱讀讓學生進行探討和研讀,從而拓展學生的文本視角,培養多元文化思維。例如,在教學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第一模塊第二單元的閱讀“Growing pains(成長的煩惱)”后,課堂中學生更多地陳述了自己成長中的煩惱,而沒有提升生活中陽光的一面。其實,《成長的煩惱》是在美國熱播的電視系列片,本文只是節選其中的一個片段。為此,筆者又節選了該電視系列片的另外“快樂”的片段讓學生觀看,學生觀看后發現:“煩惱和快樂都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經歷,成長中除了有煩惱,更多的是陽光和開心。”可見,學生在成長這一話題下進行拓展性閱讀,不僅學習了知識,更促進了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2)語言關聯:同一主題內容也往往表現在語言的相似上,相關主題內容往往具有類似的語言表達和語言圖式,語言復現會經常出現在拓展性文本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言障礙,讓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將注意力放在語篇的理解上和內容的分析上,從而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效能,提升閱讀自信心。例如,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第二單元的閱讀“Sporting events”中,教師分析此單元的閱讀與奧運會有關,教師可以以體育運動為關鍵詞,從《二十一世紀英文報》上選擇與體育運動會和奧運會有關的材料,并結合中國在歷屆奧運會中的表現,給學生整理出有關拓展性閱讀材料。學生在課后閱讀中,既對各種體育運動的語言進行深入學習,也對中國在各種運動會上的表現有所掌握。同時,材料中體育運動的主題詞匯不斷復現,如“parallel bars, balance beam, discus throw, springboard dive”等等。學生在拓展性閱讀中建構主題詞塊,構建條塊化語塊,從而擴大詞匯量,形成熱愛體育、熱愛健康的生活理念。
3.閱讀形式需要多樣性
新課程提出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拓展閱讀渠道。如何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渠道不僅是學生需要關注的命題,也是高中英語教師的使命之一。其實,在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可用的英語閱讀資料已經非常豐富,關鍵是看教師和學生應該如何取舍。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形式來開展拓展性閱讀。
一是網絡閱讀。當下,網上英語閱讀資源已相當豐富,如瘋狂英語、二十一世紀英文電子版官方網站,等等,只要教師善于指導,讓學生在周末或課余時間進行拓展閱讀,網終英文閱讀必將成為學生學習的利器。同時,教師也可靈活運用網絡直播的閱讀課程,如流利閱讀等,讓學生欣賞并學習多模態英語閱讀課程。
二是校本課程閱讀。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用英語講述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新課程背景下,學校都基于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開發了豐富多彩的英語校本課程,有的介紹本校歷史沿革,有的介紹他校文化風采,還有的介紹異國之校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活動。學生通過校本課程閱讀,了解中外文化,才能培養多元思維,提升閱讀素養,發展多元文化意識。教師要針對具體要求,督促學生在業余時間開展英語校本課程閱讀,幫助學生弘揚中國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樹立中國情懷。
三是視聽閱讀。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播映原版英文電影或英文劇本等視聽閱讀材料,讓學生多維度、多層面來閱讀英文,豐富閱讀體驗,形成語言能力,發展英語閱讀素養。例如,TED就是一種很好的視聽閱讀課程,教師可以利用TED演講讓學生進行視聽閱讀,TED視頻演講具有趣味性、時代性、新穎性和創造性等特點,符合高中生的興趣,且視頻具有圖像、聲音、文字等多模態特征,能培養學生聽、看和思的技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學生在觀看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以沉浸式閱讀來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
總之,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英語需要拓展性閱讀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詞匯量和思維量,不斷發展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以主題為引領,基于主題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同一主題下的不同篇章,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采用多種途徑開展拓展性閱讀,從閱讀材料的興趣、閱讀內容的關聯性和閱讀方式的多樣化等方面出發,優化拓展閱讀活動的策略,讓學生在拓展性閱讀中培養閱讀興趣,發展閱讀能力,最終提升英語閱讀素養。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