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中教學備受重視。而語文學科則更受關注,語文中的作文更作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高中語文作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作文的好壞能反映出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打破以往的教學方式,應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從而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寫作技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
現(xiàn)階段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追求學生成績,往往忽視了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使得學生慢慢對寫作失去興趣。但是作文又正是展示一個學生思想維度的一個重要的考查形式,因此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應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高中語文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思想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依舊只以高考作文為核心,學生的語文作文訓練只是單純的以高考作文要求為訓練標準。高中語文作文僅限于記敘文、議論文等,使得學生缺乏其他體裁的訓練,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大多都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想法,沒有創(chuàng)新。正是因為學生在寫作時語文教師過多的干預和指導,使得學生一味地跟隨教師的想法,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創(chuàng)造性。
高中語文教師忽視了作文的實用性。為了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很多語文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學習、模仿、背誦他人的優(yōu)秀范文和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缺少想象和創(chuàng)新,在寫作時亂用素材,生搬硬套,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和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思維和想法也受到限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明顯下降。
高中語文教師給學生講作文時視角單一,總以自己的視角作為出發(fā)點來看待作文話題。讓學生以教師的視角切入寫作,如果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命題作文,那么就會被教師判為離題作文或者是跑題作文,學生為了避免這一錯誤,只能按照教師的想法來命題作文,這樣一來學生的想法受到限制,無法表達出來。這一做法壓制了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二、增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1.廣泛閱讀
閱讀是寫得一手好作文的重要途徑。毛澤東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閱讀可以讓人增長見識和學問,拓展思路,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真正讀懂一篇好的作文,理解書中的含義和內容,吸收其精華,再從中找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提高自己的內在和寫作能力。學生每天不必花太多時間用在閱讀上,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閱讀一篇優(yōu)秀文章,理解其中的內容和含義,掌握其精髓,日積月累,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我們很多教師在高一時就不斷強調要求學生摘抄優(yōu)美文段,這個摘抄過程其實也是將文字內化的過程,這些文字爛熟于心,寫作時腦海中才能有詞句可以調遣,而不會是為了湊字數(shù)的東拉西扯。
2.針對性的專項練習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不應該只以高考作文為標準,應讓學生更多元的思考。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方式,教師應全部教給學生,不應該只片面地教高考考試的類型,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來擬定語文作文類型,只要切合作文主題,不偏題,不跑題就可以,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時間和平臺。
看到一篇作文,高中語文教師應教學生怎樣分析作文題目和作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找到作文題目的本質和要求。另外,可以讓學生經(jīng)常寫片段文字,將生活中有趣的事件和案例記錄下來,來作為寫作中的素材。這樣學生用到的素材比較多,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更加有真實性和說服力,則更能得到閱卷教師的認同。最后,高中語文教師還要教學生如何選取合適的作文素材和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再通過細節(jié)的描寫突出人物和事件等,增強畫面感,然后再結合案例進行有效的分析,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
3.教師的正確引導
近年高考評價體系“一體四層四翼”的提出,學生要具有“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四層能力。所以,學生不僅要儲備一定的知識,還要有知識的運用能力,強調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等學生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fā)展社會的至關重要的能力。
語文學科作為各個學科的基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生的思辨能力又對考試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思維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首先,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只有廣泛閱讀才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思想更成熟,思考更有深度。其次,高中語文教師應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論在常規(guī)課還是復習課都想方設法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拋磚引玉的介紹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去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最后,高中語文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作條件。例如,在班級里舉行作文大賽,教師命題或者自命題作文,規(guī)定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寫出自己滿意的作文,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評出優(yōu)秀作文。可以設置優(yōu)秀獎、書寫獎、進步獎等各個獎項,兼顧各層次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這樣一來也可以縮小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的差距,學生有機會探討交流對于寫作的看法,一舉兩得。
三、增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是奧古斯特·羅丹的一句著名名言。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這是寫作的重要素材和靈感。學生只有真正地體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一篇屬于自己的獨特文章。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怎樣提取生活中的素材,哪些是值得記錄的,哪些是有價值的,這樣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性
高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寫作時要結合素材和事物,充分發(fā)揮想象,寫出創(chuàng)新又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高中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事物,且多角度地觀察事物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習慣。高中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教師給學生描述沒見過的事物,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猜想是什么事物,進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3.教師為學生在課堂上提供交流的平臺
每個學生看待同一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在課堂上提供交流的平臺。學生共同交流可以展示學生對同一事物的思維和想法。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心,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
結 語
高中語文作文對語文綜合能力有很大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重視語文作文。好的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語文表達能力和對新鮮事物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細節(jié)的地方,認真探索事物的本質,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語文作文實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行云流水,得心應手,為學生未來的寫作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 進.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4):109.
[2]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4-235.
[3]石 慧.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才智,2013(26):157.
[4]劉曉斌.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10):123-124.
[5]葉翔宇.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高考,2015(3):217.
[6]謝駿馳.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新課程(下旬刊),2017(8):133.
[7]周曉芹.如何將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融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2014(11):85.
[8]黎彬彬.淺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亞太教育,2016(14):212.
[9]炊居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J].中國教師,2009(S1):153.
[10]田偉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方法的運用研討[J].考試周刊,2019(10).
[11]王兆龍,魏粉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讓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更高效[J].中學教學參考,2019(30):4-5.
[12]楊 帆.探索如何將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融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9(26):69.
[13]李 優(yōu).淺談基于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途徑[J].新課程(下),2019(2).
作者簡介:黃 梅(1982—),廣西南寧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