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課與其他課程相比特別強調學習的實踐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學生;體育;自主學習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體育課的終極目標在于激發學生對體育的持久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一、當前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毋庸置疑,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當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每況愈下,體育教學顯得愈加任重道遠。體育教學以學習技術和提高身體機能為主要內容,以增強學生體質為根本目的。新課改實施多年,受傳統教學觀念、課程目標、課程性質和課程評價體系的影響,體育教學仍采用教師講解和學生聆聽的灌輸模式,使多數學生積極性受挫,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沒有受到重視。許多學校在體育課堂及課余鍛煉中,由于運動器材的缺乏,體育場館的欠缺,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此外,現有的學校體育器材不能夠按時維護和保養,運動器材磨損,不能及時補充完善和充實,都直接影響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對新知識和新觀念的理解就不足為奇。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運動習慣
學生的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的成就。根據學生的學習愿望,內部學習動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體育的自主學習過程表現在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熱情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能夠體驗到體育樂趣,并逐漸形成和確立積極的體育價值觀。在組織教學時,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情況是以提問啟發思考,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在實踐中找到正確的方法。二是自主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鼓勵學生提出新的、不同的想法,留下懸念去探索。在設計時,學生的動機和行為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師的激情導入來激發學生的現有技能;學生在重復練習、自行學習、自行訓練、討論等一系列自我活動中,把握關鍵點,集中注意力,從而突出重點,更進一步突破難點。學生通過學習,師生各自提出問題,然后在學生的實踐中和教師的引導下,達到學習效率的提高。課堂上教師多提問題讓學生回答,通過點頭微笑和鼓掌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肯定和鼓勵。學生出錯時,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責備他們,而要耐心幫助他們在失敗中找到原因,并提示補救措施,要及時發揮優勢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課堂上每一次積極的動作演示,都要調動大家動體動腦,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發揮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在體育活動中,可以把輸贏作為其判定條件,以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該項活動中去。游戲法在教學中可有效加強教學的娛樂性、教育性,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這一手段能提高體育教學的成效。當然體育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只對一些集體娛樂的活動有興趣,而對一些活動單調、難度大的體育項目普遍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從來不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是當前獨生子女占比較大,學生在心理素質如保護意識能力、意志力方面尚有欠缺,在比賽時的競爭觀念缺失;二是學生家長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有誤解,認為學生在學校的任務在學習方面,體育成績并不重要;三是當前的體育教學觀念與項目內容上對抗性較強,對學生練習方法教學較少,這為我們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形成了很大的挑戰。例如,籃球項目的教學都是學生在參與,讓學生自發學習并組織比賽,某種程度上就是學校教育發展的成果,而依據籃球項目推行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讓學生意識到了團隊的力量的強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接納團隊,班級的凝聚力不斷上升。籃球不僅是一項比賽,球員不是單純在打籃球,還在接受團隊主義的洗禮,一種團結競爭的思想,而這些正是學生最值得擁有的精神財富。與此同時,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團隊精神等都是一個學校形成優良校風校紀的必要因素。
體育教學中加入一些游戲環節能顯著增強教學效果。所以在教改基礎上可做出相應改變: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利用激勵策略來實施體育教學,就要制訂詳細的實施計劃。先要初步確定目標,確立計劃條例,并提出獎懲條例刺激學生接受體育教育。體育教學體系是以學生的興趣的學習為出發點的,教師應該充分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使用準確高效的方法,帶領學生充分融入,以建立綜合手段為引導,在原有激勵策略上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不能用陳舊的思維方式灌輸知識,要了解學生的思維,才能有效地保障體育教學的持續性。
四、充分挖掘學生自身潛能和特長
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利用學校現有條件,為學生創造積極思考、探索、實踐、表演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允許學生分組討論,敢于提問,敢于說話,敢于做,從而促進學習,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引導學生自主地學。讓教學為學生學習服務,使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體現在教學上,教師不僅教授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更多體育項目。教師應注重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單獨技術教授,應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并通過點撥促進學生自學,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多邊反饋信息。例如,在教授“籃球運用技巧”時,教師會問運球突破防守隊員的運球方法有哪些?有答案的學生可以進行各種運球嘗試(體前變向、背后變向、轉身變向、胯下變向)。借助此種方式,把學生興趣激發出來,使他們感受到課堂的主角就是自己,激發和培養了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享受體育運動樂趣,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發展自我能力的環境。在學校體育發展上,管理者的思維應關注課間活動形式的多樣化,盡量開設體育課、體育競賽活動相關的實施內容,使日常體育教學活動能與學生課外活動相輔相成、互利互惠,讓學生在課間活動與運動訓練內容結合。教師要立足于學校當前體育培養的目標,舉辦一些籃球賽、排球賽、乒乓球賽等。學校要在舉辦籃球項目活動時及時發展各項體育項目如做體操、健身操、武術操等新體育教學內容。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在良好體育教育下的中小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塑造學生自信自強自立的優秀品格,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總之,中小學階段是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的關鍵時期。日常教學工作中應更加關注學生的體育素養的培養。從實際出發,完善的體育教學能夠更好培養學生身體素質與協作的能力,鼓勵以及相應激勵的體育運動的環境有益于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創新的方法讓體育教學更具有吸引力,更益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與人的全面發展。結合學校實際切實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通過自主學習,激發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獲得知識和方法,積極地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文創科.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3):76-77.
[2]杜光友.我國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3]陳佑清.關于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6(10):56-60.
[4]劉云娜.體育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30).
[5]龐衛華.周學榮.體育自主學習若干理論問題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7(1).
[6]王國林.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探究學習——三種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J].體育教學,2007(5).
[7]王洪波.試析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3(7).
[8]程麗芬,潘伊荷.江西省中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現狀與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07(4).
[9]鄧 晟,劉曉強.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初探[J].第一健身俱樂部,2009(8).
[10]周月勤.初中體育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的調查與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5(11).
[11]周陳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7(S1).
[12]戴永生.淺談體育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模式[J].學周刊,2011(25).
[13]林 莊.淺談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J].新課程(上),2011(6).
[14]賈劍峰.在體育教學中如何貫穿心理教育[J].成才之路,2011(24).
[15]孫井奉.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四步曲”[J].吉林教育,2011(Z3).
[16]劉會鵬.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09(7).
[17]于茂棟.如何提高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6).
作者簡介:何京智(1970—),山東平度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