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識也大大增強。隨著時代改革的進步,人們對于教育的關注熱情也是越來越高。其中,體育是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中是基本的學科之一,自然而然也受到了較高的關注。我國國民的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成為當下教育工作隊伍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是當前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文章旨在在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改革,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文化知識;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課外活動
進行小學體育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本學科的樂趣,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興趣。“少年強,則中國強”,可見,國家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而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越來越受關注。體育作為一門重要學科,教學要及時跟上步伐,需在原來的體育課堂教學上進行改革創新,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歸納得出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實效性。
一、豐富小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
1.培養小學生的興趣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小學教育階段,其主要的學習目標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潛在學習意識,以為學生傳授相應的知識為載體。衡量學生的身體素質,其基本的標準是通過體育來進行測量。然而,當下的小學生大多數沉迷于電子游戲,很少進行室外運動。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加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首先就要從興趣點著手,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興趣,不需要對學生進行監督,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所以說對于學生小學教育時就應該先來發掘學生的潛在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的興趣點。小學教師通過轉變對學生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發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小學教師應該及時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運動意識,讓學生運動起來,感受到體育鍛煉的好處。此外,體育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建立起師生友好的關系,改變之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鍛煉。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身體素質,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下,人們對于教育的關注點也從過去傳統的方式轉換為更高階段的需要。現階段,小學體育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發掘學生體育愛好的潛在能力。體育是我們國家基礎教育中的重點,因此要讓學生從小接受體育教育的觀念。
2.鍛煉相關的能力
在進行體育教育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接受能力,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所需要的鍛煉能力。學生的教學不僅僅是為傳授基礎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然而,在現階段,體育教育還存在一定的限制,這就要求教學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自我鍛煉的意識和能力,并且能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意識。從一般分析來看,小學生其主要的運動方式還是比較簡單,這個教學的過程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意識,同時考慮學生的身體接受范圍[1]。
二、豐富的教學方法
小學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并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鍛煉學生的運動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可知,當下我們國家在進行在校學生的體育鍛煉中意識不強,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這就對我們國家的相關的教學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就要求我們國家教學進行不斷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再結合學生的發展差異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其中,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這對培訓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有一定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感受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三、豐富、及時的教學評價
1.完善評估體系
根據有關數據的顯示,很多學校在進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的學習感受為主,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定期的評估,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且能完善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來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相應的評估體系。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來達到鍛煉學生的身體的目的。
2.采取一定的表揚措施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善于采用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的方式,這不僅僅是要進行口頭表揚,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進行表揚。對于在課程教學時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夸獎,對于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進行引導教育。通過不斷加強體育鍛煉的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師生之間的聯系,同時可以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可以收獲一份純真的情感。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進行分層次的體育教學
由于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進行小學生的體育教育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按照難易程度進行設置,根據學生的體質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在進行體育素質鍛煉的時候,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適量地進行體育鍛煉對學生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
四、設置豐富的課外活動
對于運動的興趣,其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鍛煉,在進行課程學習時應該積極參與到其中來,通過設置體育興趣的小隊伍,可以組織大型的運動會的形式。對于學生而言,衡量其身體素質的一個基本標準是體育鍛煉能力。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要想強國,首先做好強身,因此要積極引導學生加入體育鍛煉中來,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以后的發展的基礎。教師通過課外活動形式的確定,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小學生除了僅僅關注自己學生的啟蒙點之外,還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性格培養。通過組織多種團隊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個性,完善自我。此外,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形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小學體育啟蒙的重要階段,可以讓學生愛上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健康的體魄,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完善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模式。
國民的身體素質是國之根本,體育作為我們國家的基本學科,其一直受到了特別的關注。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家也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地加快,然而對于身體的鍛煉時間分配也在不斷壓縮,所以,從小學教育開始就應該不斷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鐘利民.新形式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
[2]王 婕.新形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小學生(下旬刊),2017(2).
作者簡介:蘇冠標(1973—),男,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