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芬英 張國花
【摘要】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從小受母語的影響,對本民族的感情深厚,卻淡漠了愛國主義情感,為此,應在語文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的愛國教育。
【關鍵詞】藏區? 學生? 語文? 愛國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65-02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字優美的抒情散文與感情豐富的愛國詩篇,尤其是感染力很強的古詩文,最能培養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感情。若結合實際,巧妙地運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或利用第二課堂——課外活動,作為語文課堂的延伸與拓寬,繼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與感染,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古詩文教學為主陣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1.充分利用古詩詞教學,使學生對古人強烈的愛國熱情有所認識,增強愛國意識,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語文課標中必背的38首古詩詞曲中,最能彰顯作者愛國情感的詩詞有七首,如《觀滄海》《泊秦淮》《過零丁洋》《己亥雜詩》《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雁門太守行》。《觀滄海》中曹操通過凝練的筆法,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抒發了他決心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以此激勵學生從小要樹立報國之志。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富有哲理,表現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前兩句雖表達了他辭官離京的復雜情感,但后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充分表現了他的愛國情懷與默默奉獻的精神,既有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魄,又有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堅持,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藏族學生身上別有一種勇猛與剛烈,需要老師加以正確的引導,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便水到渠成。
我將《泊秦淮》與《過零丁洋》進行對比教學,兩首古詩都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泊秦淮》借古諷今,抨擊了那些醉生夢死的統治者,表現了他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和憂慮之情。《過零丁洋》中詩人通過追憶過去抗元的艱辛經歷,也表現了憂國之痛,以及愿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通過這兩首詩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堅定愛國信念。
《雁門太守行》《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三首古詩更能反映詩人立志報效國家的愿望。詩人李賀通過對邊塞環境和戰斗場面的描寫,歌頌了戍邊將士盡忠保國的精神。蘇軾通過描寫一次出獵時的壯觀場面,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表達了他的愛國思想和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辛棄疾描寫了雄壯豪邁的軍旅生活和緊張激烈的戰斗場面,抒發了他渴望建功立業的愛國熱情和壯志未酬的悲憤無奈。通過此類詩詞的學習,樹立學生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
2.通過文言文教學,加深學生對古代杰出人物和勞動人民自強不息、不畏強暴、堅決維護國家獨立尊嚴的光榮傳統的認識。如通過《陳涉世家》、《孟子兩章》、《出師表》、《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曹劌論戰》等篇目的學習,體會了愚公堅持不懈,不斷拼搏,敢于和命運作對的精神,見識了曹劌的遠見卓識和穩重果斷的軍事才能,瞻仰了農民起義領袖陳涉的革命斗爭精神和卓越的組織才能,領略了諸葛亮運籌帷幄而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才干和智慧,見證了孟子對社會的關心,對百姓的愛戴……。以此引導學生學習古人身上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和堅毅拼搏的高尚情操,努力使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具有這種優秀品質與道德情操,告訴他們這便是愛國。
二、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多交流談心,多關心學生,順勢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還可以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進行愛國教育。
1.舉行演講比賽。當今社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愛國激情淡薄,學校應在慶祝國慶時,舉行演講比賽。結合今年是國慶90華誕,組織學生認真參加學校舉行的國慶演講比賽,在國慶節日期間組織學生在家和父母一起觀看閱兵式,記載一些片段,學寫觀后感;讓學生多觀察近幾年來城市的變化,國旗懸掛后街道上激動場面……然后以“我與我的祖國同成長”為話題,搞一次創作比賽,在班上舉行一個小型的演講比賽。也可以通過《黃河頌》、《我愛這土地》、《鄉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經典作品的朗誦,培養山河戀、愛國心、民族情和報國志。
2.撰寫國旗下的講話稿。當我調查所帶班級的學生,在什么時候最愛國時,他們告訴我,當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雄壯的國歌響起時,不由得會想起“愛國”這個神圣的字眼。愛國是什么?是一個公民應有的基本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通過國旗下的演講,讓學生明白,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規范,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不做出格的事,便是愛國,并非干轟轟烈烈的大事就是愛國。將來能在各條戰線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國。
3.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挑選滲透愛國主義情愫的作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除了介紹我國的四大名著外,還有意識的介紹一些反映革命、戰爭生活之類的愛國作品,如楊沫的《青春之歌》,柳青的《銅墻鐵壁》,馮德英的《苦菜花》等。它們雖然沒有當代作品的精美,但還是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且可稱得上是名著。更有必要閱讀愛國經典名著如《中國可以說不》等強烈反映愛國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