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玉明
【摘要】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取決于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同時,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要想真正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就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學習,主動了解閱讀知識,實現閱讀內容的真正理解。一直以來,大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常常只考慮“知識和能力”,偏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追求的是“應試”的高分,忽視學生的審美情感教育,對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則不夠重視。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99-01
好的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時,能深入淺出,學生課堂上思維活躍,學習效率和質量都很高。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就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有效和高效的教學方法。在新時期,還要求語文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和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接下來,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就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認識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目標,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在閱讀教學的綜合過程中體現。如何實施三個目標,關鍵是注意方法的靈活多樣性,選擇有效的教學突破口。如:可以從創設相關的情境,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引起學生情感態度的變化,實施三個維度目標;也可以從引導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實施三個維度目標;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充分體現個性的綜合學習入手,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嘗試進行探究閱讀和創造閱讀,在閱讀中和解決閱讀的問題中體驗成就感,三個維度目標得以實現。評價的時候最好采用綜合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標準答案上,而是要充分啟發,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不斷提高。比如:可以把學生在閱讀課堂上表現出來各種情緒,作為我們評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否達到的根據。最后,在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體驗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的能力。要把閱讀訓練的內容——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評價簽賞能力和閱讀技能放在閱讀教學的重要位置,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語文課有濃厚的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翱茖W技術就是生產力”,現在的社會瞬息萬變,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學好語文知識,增強體驗和理解能力。所以作為語文老師,當然應該想千方盡百計地創設多種多樣的﹑形象生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體驗,“潤物細無聲”由“被動”到“主動”的角色根本轉變。首先是教師認真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把知識“強加”給學生??梢院唵螝w納為:問題、答案、提綱。閱讀教學時,教師也常常采用談話的方法引導,將問題交給學生自己體會,教師“主動”而學生“被動”,使學生基本處在了被動學習和接受狀態。在閱讀教學時特別注意這一點,經常以“小組討論”形式盡量實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求發揮我們語文老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我要學”的主體作用。“參與”是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語文教師起組織和引導作用。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實現主體作用
閱讀教學中,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清楚以學生為主體定位下教師的主導地位,閱讀教學中應該解決的根本。以應試為目的的閱讀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當前,語文的閱讀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因為涉及多方面,教師往往被逼去關注如何提高分數,比如強調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背誦詞語解釋,重點句子的含義,練習的答案等,這一點對學習語文知識作為學生的基本功是必須的,就如學習“中國功夫”一樣必須有一定的“硬功夫”道理相同,但是如何把握語文老師的教的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學常常成為大問題。教和學過程成了教師“灌”和學生的被動接收。從根本上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使閱讀教學目標走向了純粹的“應試”,應該改變“灌輸式”應試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我要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實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首先是創造平等、和諧、合作的氛圍。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能實現主體作用,必須先創造平等、和諧、合作的氛圍,才能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形成個性體驗﹑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所以,語文教師要不分基礎,不分成績的優劣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使所有的學生平等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每一個學生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主角”,而不會產生“一枝獨秀”而其他的學生成為“陪練”的弊端。在參與中體驗到“成就感”,增強他們自我認知和自我情感協調發展。
其次,語文老師“導”前要充分體驗和理解閱讀材料,從而和學生一起實現閱讀教學目標。先要鉆研教材,充分的體驗和理解了,才能較好地發揮語文老師的“導”。作為語文老師也要注重讀,就是要反復朗讀教材,讀出體驗和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在閱讀時可能會遇到的疑難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當學生閱讀材料的時候,教師注重要引導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注重必須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情感體驗,盡量挖掘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見解,從中提出自己相關的感興趣的問題,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留給學生有一定的閱讀時間;另外,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向學生介紹相關文體閱讀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理解,并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為學生與閱讀材料之間牽線搭橋。
第三,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的“預設”問題,及問題的答案相對標準的形式。閱讀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及問題的答案,主要由學生參與閱讀過程中產生,可以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形成。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尊重學生的“真情告白”,發現有價值的有意義話題要及時捕捉,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討論和探究,從而引發學生進入深層次的思考,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幫助學生完成閱讀,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的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根據語文教學改革理念,深刻領會并把握語文課程改革中所倡導的“新式”教學理念的內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李志紅.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12.
[2]范家余.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初探[J].亞太教育,2016(23):192-193.
[3]黃曉山.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