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互聯網+”的時代,利用手機軟件輔助教學的模式日漸流行,也給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改革契機。目前在英語專業語音教學中,雖然學生系統學習了語音理論和語音知識,但大班額的現況使教師課堂教學中沒有足夠的時間糾音。同時,在實際交際過程中學生有語音語調、節奏等方面的錯誤。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將英語趣配音軟件應用于英語專業語音教學,開展持續兩個月的輔助教學,采用單組實驗前后測試和后期問卷調查的方法,旨在探討該軟件對英語專業語音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英語專業? 趣配音軟件? 語音教學? 課外輔助
【中圖分類號】H3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02-02
1.引言
2017年國家頒布的《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要深度融合。在“互聯網+”時代中,智能手機作為信息傳播的多媒體平臺,提供各類型豐富的學習資源,使移動學習進入了可行階段。英語學習手機軟件也紛紛出現,大量相關研究也見諸報端。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李麗,2017;劉麗,2018;趙穩穩,2018;曾正平,湯紅娟,2018)的基礎上,側重于英語趣配音軟件對英語專業語音教學的課外輔助效果探討,基于實踐,利用測試數據和調查問卷,從語音語調、節奏、連讀弱讀等方面分析。
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英語專業畢業前在語音方面除了單詞發音正確外還需關注到語速、語調、節奏、連讀等方面的準確。但是我校的實際卻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我校學生入學時語言基礎差,英語語音語調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問題,而開設于第一學期的語音課,每周2課時,班額大(40人以上)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一對一示范糾音。課下又缺乏相應練習和有效監督指導,語音課往往難以發揮作用。
“英語趣配音”為英語教師提供了非常好的輔助英語教學的平臺,通過“英語趣配音”來實現學生對原版英文視聽材料的移動學習、利用課后的碎片時間隨時隨地練習、模仿,最后呈現作品的整個過程,是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實現的。英語趣配音軟件設計科學合理,操作簡單,提供的學習資源豐富多樣并設定相應的難度等級。學生可基于自己的英語水平智能設置個性化的學習模塊,可選擇英語水平等級,進行群組劃分,個人的配音作品可以形成語音庫,能聽到自己每個階段的不足與進步,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指明方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由被動的接收知識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
2.研究設計
該研究選取本校英語專業18級學生20人為研究對象,開展持續兩個月以英語趣配音軟件課外輔助英語語音教學,采用實驗前、后口語測試和后期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數據,定量分析研究結果。
實驗學生以口試的形式完成實驗前測,結果表明英文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實驗過程中若由教師選擇統一的練習材料便達不到鼓勵學生課后練習,調動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教師只建議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以期對練習保持濃厚的興趣。為了便于實驗跟蹤和后期測試,把受試學生按照口語測試成績分數進行了小組劃分,共五個小組(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每小組自主選出一位同學擔任小組長,負責本小組學習計劃的制訂、組織實施和師生交流。
按照教學進度,教師安排課后訓練計劃和目標,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語音水平選擇相應的練習材料。實驗學生每周需提供5段及以上的趣配音視頻,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匯報,組員間相互評價后再由指導老師進行綜合點評。
經過兩個月實驗,教師采用相同的口試形式對實驗對象做了后測,并通過問卷星發布了調查問卷。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均參加了測試,及時完成了問卷。
3.研究結果及討論
對照實驗前、后口語測試成績后,研究者發現學生的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如表1)。60分以下的人數明顯減少,其余各分數段學生人數均增長。
表1 實驗前后口語測試成績的對比
研究者以小組成員的配音作品為分析對象,從單詞、短語、句子和超音段特征(重音、弱讀、連讀和語調)等方面來分析實驗效果。
第一,單詞和短語。在對前期配音作品的分析中發現,學生對句中單詞和短語的正確發音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出現元音發音不到位、輔音的音位變體未體現、重音把握不準確等錯誤。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學生和原音不斷地進行對比分析,不斷地模仿,該類錯誤量在后期的配音作品中有了明顯的減少。
第二,弱讀。在學生們前期的配音作品中,90%的語句都沒有弱讀。在配音的作品中,多數學生都沒有注意到單詞在語流中的弱讀音,而是仍然采用單詞原本的發音,以至于使整句話的語調生硬不自然,并影響了流暢性。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課堂所學內容,學生逐步掌握了弱讀的規則,并認真聆聽和分析每一段原音中出現的弱讀,又進行模仿。經過持續的練習,學生的弱讀音有了明顯的改善。
第三,連讀。通過分析配音作品不難發現,學生具備一定的連讀意識。然而,前期的配音中,84%的作品沒有體現出連讀,單詞仍然是被單個讀出的。在評價階段,教師指出該問題,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對單詞連讀進行了講解后,學生對連讀規則有了更感性的認識,并能在后續的配音中加以運用。
第四,語調。學生們的前期配音作品中均存在著節奏混亂和語調錯誤等問題。學生沒有認真理解故事情節,肯定句均采用降調,沒有體現出原作品中其他調式的運用,沒能對英語語調的多樣性有所認識。經過教師的指導和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配音時能有意識的以意群進行句子停頓,逐漸能改善整句話沒有節奏和語調起伏的狀況。學生學會了仔細推敲并理解語調的含義,能使用恰當的語調來進行信息的交流,情感的表達。
調查問卷主要針對學生在使用趣配音的過程中對該軟件所持的態度和所遇到的學習難點。63.64%的學生承認就算老師沒有要求,自己也愿意使用該軟件。45.5%的學生認為趣配音對自己的語音學習影響最大,另外54.5%的學生則認為是口語表達方面影響大。調查結果也揭示出學生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63.64%的學生反映在選擇配音作品時“語言難度”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其中54.55%的同學認為“語言難度”集中體現在節奏上,另有18.2%同學認為體現在連讀方面。
在本次實驗過程中,91%的學生對英語趣配音有著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參與各學習任務。參與實驗的學生配音成績(語音水平)提升和語言輸出(口語)質量的顯著變化說明了利用英語趣配音進行課外輔助語音教學的價值,為教師實施相關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啟示。
4.總結
以上研究表明,在課外,利用英語趣配音軟件進行英語專業的語音輔助教學是可行并有效的。這種輔助模式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移動學習特點。學生隨時隨地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配音練習的過程中實現體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強化了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反思能力,學習成效顯著。該輔助教學模式值得廣大英語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林喆,胡進坤.基于網絡環境的電影片段配音教學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05-108.
[2]李麗.手機軟件輔助高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探索——以“英語趣配音”軟件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8(1):57-59.
[3]劉麗.基于智能手機App的英語語音語調輔助教學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語,2018(4):48-49.
[4]趙穩穩.洋腔洋調,惟妙惟肖——將英語趣配音軟件應用于英語專業語音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海外英語,2018(5):44-45.
[5]曾正平,湯紅娟.英語趣配音生態語言輸入對兒童語言輸出影響的實證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6):97-103.
作者簡介:
李瑞(1979年-),女,云南楚雄人,楚雄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外語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