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外部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大背景下,長江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方面作出了一些嘗試,通過開展企業調研確立課程體系、通過開展社會服務提升專業能力、通過深度開展校企合作促進就業。
【關鍵詞】跨境電商? 商務英語?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26-02
2018年,武漢市獲批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此項建設將助力湖北外貿行業的發展。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歷史使命是服務區域經濟,為外貿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湖北外貿行業的蓬勃發展給長江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崗位,同時也意味著對外語商務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和傳統外貿行業一樣,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轉型,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培養等方面都需要修訂。
一、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受到商務英語專業歷史使命的影響,傳統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實習實訓、師資力量培養都與傳統外貿密切結合。在課程設置中,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運代理、外貿英語這三門課程理論性較強,開設學時長,學生學起來難度較大,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關系不大。在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對運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有了初步的意識,但是由于受到專業背景的限制,在運用信息化手段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實習實訓內容與跨境電商聯系不夠緊密。教師的跨境電商知識比較缺乏,盡管已經開始向跨境電商方向轉型,但是轉型的途徑有限。
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1.通過開展企業調研確立課程體系
商務英語專業憑借語言和外貿專業背景向跨境電商方向轉型比較容易,通過進行網絡大數據分析、向有經驗的企業學習、畢業生回訪等方式展開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人才培養調研,收集企業第一手的市場人才需求,制定準確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修訂后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拓展課。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函電、職場英語文化交際、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口語。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語音語調、綜合英語、英語聽力。專業拓展課程包括商務職業形象塑造、普通話、Photoshop圖像處理、幼兒教學法、求職英語。
2.通過開展社會服務提升專業能力
商務英語專業努力構建師生社會服務團隊,形成教師負責、學生輔助的工作機制,發揮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溝通強、商務技能熟、職業素養高的特色。在開展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專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舉辦了外語協會,由商務英語教研室的老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根據社會需求和專業自身的特色,形成了以外語協會為社會服務平臺,利用第二課堂實踐,開拓了語言培訓類、翻譯類和跨境電商代運營服務方面的社會服務渠道。
教師的社會服務途徑包括為企業員工提供短期語言強化培訓,參與中國對外援助培訓項目,擔任外方考察團的翻譯等。學生的社會服務途徑包括假期開展社會實踐,參與企業項目課程。
3.通過深度開展校企合作促進就業
商務英語專業所對應的工作崗位有跨境電子商務運營專員、國際零售銷售、英語客服、幼兒英語培訓師。商務英語專業與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英語培訓機構簽訂有校企合作協議。企業選派導師擔任部分課程的授課教師,參與課程建設。
為了宣傳企業,合作企業冠名校級技能競賽,為技能競賽提供產品,企業派出導師,擔任大賽評委。學生提前了解企業文化,為參加實習雙選會做準備。大三上學期合作企業來校參加實習雙選會,進班宣講,介紹企業,挑選符合要求的學生去企業參加頂崗實習,部分優秀的學生在實習結束后留在企業工作,擔任實習指導老師。通過委派上一屆的優秀畢業生擔任下一屆實習學生的企業導師可以幫助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快速的適應企業的實習工作,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可以毫無顧慮地向上一屆的學長請教。
通過實習雙選會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可以找到實習單位。去合作企業進行與跨境電商相關崗位的實習使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企業信息,在實習期間將在校學習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工作中,明確畢業后個人的發展方向,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生向職場人的過渡。
參考文獻:
[1]杜麗紅.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長江職業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2018(11).
[2]杜麗紅.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1).
作者簡介:
杜麗紅(1980-),女,長江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