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飛
【課題】本論文是平涼市2018年“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大班額數學作業錯誤糾錯的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2018]PLG215)。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41-01
近年來,城區和鄉鎮直屬的中小學校大班額現象越來越普遍,教師課業任務重,學生作業量大。每當學生在課后完成各種數學作業之后,總有學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但是少數學生還不能一次性改正錯誤,從而形成“再次”錯誤。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如果能夠進一步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并能透過錯誤現象發現本質問題,尋找出現錯誤的原因,就能夠變“錯”為“寶”,利用錯誤所生成的資源為我們服務。開展數學作業錯誤糾錯研究不僅有利于教師及時開展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有效減輕學生課內外作業負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錯題訂正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反思學習能力,有效發揮錯誤的積極作用,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中的錯誤訂正的有效性,經過近一年的調查研究,課題組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科學的解決策略:
1.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認真的態度”改正作業。
課后作業并不是一項“一次性”的任務,作業的完成也不是課后練習結束的標注,作業訂正才是學生真正提高學習能力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帶領學生樹立“訂正比正常作業更要細心”的意識,避免學生產生抄襲等行為。為此,數學教師應讓學生明白“錯誤不是敵人,有時候還可能是朋友”的道理,以平常心看待作業中的錯誤后加以改正,并能想方設法把不明白、含糊不清、容易混淆的地方弄懂。
2.建立作業錯題本制度,定期辦數學手抄報。
學生借助“錯題本”來收集自己課內外自己做錯或者易錯的題目,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的幫助,或者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對常見錯題的錯誤原因進行分析、反思,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夠大大減少學生二次犯錯題集中出現的錯誤,提高了作業的正確率,對學生期末復習備考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定期辦數學手抄報,最后將這些手抄報整理成集,其中一個板塊就是“森林醫生”。這樣一來,學生即收集了錯題,又積累了數學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班額教學有利于教師精細地批改學生作業。
小班額教學大大增加了教師對學生作業的面批和個別輔導的次數和機會,在這種模式中,每一名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頻率與時常都可以得到提高,其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能夠及時地向教師請教。由于目前小學階段的課后作業以鞏固與預習為主,小學生在沒有牢固掌握知識用法時,常常會在作業中表現出“千奇百怪”的問題。這時,教師一定要留下時間讓他們再讀題思考后訂正,小班額學生人數的減少讓學生的改正更加有效,使教師減少了工作量。
4.把握算法多樣化與優化,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與正確率。
所謂的算法多樣化是指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來完成,可以驗算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提高計算正確率。算法多樣化有利于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生的思維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水平,也為老師提供了一個了解的機會,讓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如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的減法時,對于28-9=?學生出現了多種算法,算法多樣化的目標達到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濃烈,都積極的開動腦筋,但是讓學生做練習時,錯誤率較高,而且速度較慢,出現了數手指的現象,追究其因,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思考再三,我覺得算法雖然多,但沒有及時優化,沒有適時引導,所以導致一部分學生計算起來一頭霧水。在學生的幾種做法中,前四種學生都是利用湊十法算的,而第五種學生把9分成4和5,顯然是受了前面學生的影響,為了湊十法而湊十,這種方法并不好,教師適時引導,讓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更好,更容易計算,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這樣有利于全體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也關注了差生,讓人人學得有用的數學,人人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
5.根據課堂生成問題幫助學生有效改正錯題。
針對不同的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不同的錯誤,教師只有找出學生集中出現的錯誤和共性的問題,通過作業講評,錯題講解和改正錯題來完成。在講評學生作業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身上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盡力照顧到不同接受能力與認知能力的學生。在為后進生講解作業中的錯誤時,數學教師應將重心放在這部分學生掌握得不太好的基礎知識點與解題基礎思路上,帶領其優先解決知識上的困難。與此同時,教師要在面對基礎知識能力薄弱的學生時,也要盡量放慢講解的速度,并對一些較難理解的復雜知識點采取反復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相應知識的記憶。在為優秀學生講評作業時,數學教師可以對其發散性思維進行適當點撥,鼓勵其思考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以激活其創新思維。
6.作業設計層次性能減少學生錯題產生。
為了使班級內所有學生都得到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課后作業任務,使課后作業變為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的有力工具,小學數學教師可采用分層的思路設計多層次的作業。有層次的設計作業,既可以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的需要,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重點訓練,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減少學生錯題出現。
7.讓錯誤題集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寶庫。
針對出現的錯誤要求學生通過對錯題原因的分析,并將分析的結果記錄在“錯題集”中,留待日后定期翻看回顧,學生可以更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以及提高對錯誤的對比,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這種及時反思的學習方式,其辨析能力、審題能力、做題習慣等都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