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小



摘 ?要:當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勞模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意義深刻。研究發現,目前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一般,大學生職業道德自我認知不夠,對本專業將來要從事工作的職業道德規范了解不足,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受勞模文化的影響度、勞模文化教育活動的參與度、對勞模文化的了解度等變量都與大學生職業道德認知密切相關;勞模文化育人對大學生職業道德的作用體現在,勞模導師能給學生以正向引領,勞模精神能給學生以積極導向。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可從貫穿全程育人、注重方式引領、延展內涵教育、營造積極氛圍四個方面加強落實。
關鍵詞:勞模文化;大學生;職業道德;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2-0060-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are becoming much higher.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is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self-awareness is not enough,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he future work to be engaged in is not enough, and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influence of model worker culture, the participation of model worker culture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l worker culture and other variab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cognition. The role of model worker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lies in that the model worker tutor can give students positive guidance, and the model worker spirit can give students positive gui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l worker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can be strengthened from four aspect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way of leading, exte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atmosphere.
Keywords: model worker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path
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亟待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效關乎學生個人成長與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在社會歷史長河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勞模文化是一股催人奮進的偉大力量,將勞模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能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提供重要內容參考和方向指引。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以下簡稱二工大)被譽為“勞動模范的搖籃”,歷來重視勞模文化育人,著力培養崇尚職業信用、掌握職業技能、彰顯職業特色的應用型人才。本文基于對二工大的調查,以勞模文化育人為出發點研究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討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及需求、機制及其作用。
一、勞模文化與大學生職業道德
2010年教育部向全國發文,要求高校組織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宣傳勞動模范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勞動模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導、示范和輻射作用[1]。以勞模精神為核心內容的勞模文化囊括了大學生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內容高度契合。勞模文化可以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提供參照。勞模文化和職業道德均以社會勞動過程為依托,勞模文化是對勞動者的精神引領和方向指引,職業道德是對勞動者的基本規范和行為約束[2]。在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融入勞模文化,可以起到鼓舞人心、振奮精神的助動作用。
二、二工大勞模文化育人的“三個課堂”
近年來,二工大著重圍繞如何傳承學校勞模文化育人的優良傳統開展了系列工作,重視豐富內容和載體,打造“三個課堂”覆蓋育人全過程。第一,貫穿思政第一課堂,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改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勞模精神與職業信用》、《勞模精神與創新創業》、《工匠中國》等勞模文化育人課程。一方面,依托包起帆創新之路展示館,作為思政課現場教學場地,另一方面,創設大學生從入校直至大學畢業都能接觸勞模的教學環境。第二,豐富實踐第二課堂,使勞模精神從具象化體驗轉化為行動力量。學校注重學思結合,知行轉化,通過采訪勞模、體驗勞模、師從勞模等精心策劃勞模教育主題實踐活動,讓勞模育人工作更接地氣,更有實效性加入二工大勞模育人相關內容。第三,打造網絡第三課堂,拓展網絡、新媒體育人新平臺。通過建設勞模電子資源庫,打造校園新媒體勞模育人特色欄目,將勞模精神融入網絡文化空間第三課堂[3]。
三、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及需求
(一)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本文抽選二工大學生樣本600人。其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7%;??粕?1人,本科生494人,研究生35人,分別占11.8%、82.3%和5.8%。年級構成上,大一占36.7%,大二占20.8%,大三占20.0%,大四占16.7%,研究生占5.8%;專業分布上,覆蓋文史類占21%,理工類占62.5%,藝體和其他類專業占16.5%。調查對象基本符合該校學生各項比例,具備較為良好的代表性。
(二)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調查
調查表明,經過學校的勞模文化教育,勞模文化特別是勞模精神對學生的影響力方面較為可觀,但學生對勞模文化了解的深度還不夠,對勞模文化教育活動的參與度也還有待提高。目前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一般,對本專業將來要從事工作的職業道德規范了解不足,大學生職業道德自我認知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1. 勞模文化育人現狀
(1)學生接受勞模文化教育活動情況
當問及“接受過的勞模文化教育類型”,學生接受最多的是校園活動類的勞模文化教育,占30.6%;其次是課程類,占29.8%;第三是網絡類;占22%;第四是實踐類,占16.4%。
(2)勞模文化對學生影響深遠
調查顯示,勞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參與調查的學生中,31.8%的人覺得勞模文化對自己的影響非常深刻,可以指引自己前進的方向;59.8%的人認為勞模文化對自己有影響,有助于自身發展;僅有8.3%的學生表示勞模文化對自己幾乎沒有影響。當問及“勞模精神中對你影響深刻的有哪些”,學生表示對自身影響深刻的勞模精神依次為: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爭創一流、淡泊名利,分別占22.2%、12.6%、20.5%、16.9%、16.5%、11.3%。
(3)學生對勞模文化了解程度有待深入
調查表明,學生對勞模文化的熟悉度還有待深化。調查對象中,僅17%的人表示自己對勞模文化非常了解,72%的人表示自己對勞模文化一般了解,還有11%的人則表示自己不太了解勞模文化。
(4)學生參加勞模文化教育活動的頻率有待提升
調查顯示,學生對于勞模文化教育活動的參與度還有待提高。600名調查對象中,僅有14.2%的學生經常參加勞模文化教育活動,67.5%的學生偶爾參加,還有18.3%的學生幾乎不參加。
2. 大學生職業道德現狀
(1)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欠佳
調查顯示,高達68.8%的人認為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一般,3.7%的人認為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不太好,僅27.5%的人認為目前大學生職業道德狀況很好。此外,共44.7%的人認為目前大學生在“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方面的職業道德缺失嚴重,此外,認為大學生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方面有缺失的人數占比都高于15%。調查發現,很清楚本專業將來要從事工作的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生僅占總數的19%,7.8%的人表示很少了解,73.2%的人一般了解。
(2)大學生職業道德自我認知不足
表1是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職業道德評分,各項均值都不高,除職業技能項均值為2.46,其他各項得分均值都徘徊在2.0左右。
(三)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需求評估
調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勞模文化育人活動類型為實踐類和課程類,大多數學生覺得非常有需要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而且職業道德教育應該貫穿整個大學階段,希望各專業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1. 學生傾向的勞模文化育人活動類型
如表1所示,參與調查的600名學生中,有高達45.5%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勞模文化教育類型為實踐類,如采訪勞模、體驗勞模、師從勞模等實踐活動;24%的學生喜歡課程類,如《工匠中國》、《勞模精神與職業信用》、《勞模精神與創新創業》課等;16.8%的學生傾向于校園文化活動類的勞模教育方式,如參加講座、報告會、勞模主題活動等;13.2%的學生傾向于通過電子資源、微信、微博、網上新聞報道等網絡類途徑接受教育;剩余0.5%的人選擇其他。
2. 學生對職業道德教育有明顯需求
當問及“是否有需要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有高達81.3%的人覺得非常需要,應在這方面加大學習比重,僅有1.7%的人認為不需要,覺得是上工作崗位以后的事,應由用人單位通過崗前培訓來承擔,還有17%的人表示可有可無。
3.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應貫穿整個大學階段
調查中,高達40.7%的人認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36%的人表示在大一新生入學教育階段最適合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還有17.3%的人認為在大二至大三階段開展比較合適,剩下6%的人表示應在大四畢業求職階段開展。
4. 大學生希望通過哪些途徑習得職業道德知識
調查對象中,20%的人希望各專業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18.7%的人希望通過參加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獲取職業道德知識,18%的人想通過到相關企業或實習基地學習獲取,17%的人希望學校組織職業道德相關的講座、報告會、主題活動等,14.8%的人希望在政治理論課堂教學中獲取職業道德知識,還有11.2%的同學表示想要通過網絡學習來獲取相關知識,剩余0.3%的人選擇其他。
四、勞模文化育人視角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路徑分析
(一)人口學變量對大學生職業道德認知的影響
調查發現,大學生職業道德認知受性別(P=0.009<0.05)、年級(P=0.157<0.05)等人口學變量的影響,而學歷、專業則對大學生職業道德認知影響力較弱(p>0.05)。其中性別方面,女生比男生職業道德自我認知得分更高;年級方面,年級越高,職業道德自我認知得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