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必勇
2018年下半年以來,以“局館分離”為核心、強化檔案館文化事業機構性質定位的地方檔案機構改革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借助互聯網和新媒體,積極、高效、深入地挖掘檔案資源的價值,講好檔案故事,拉近檔案館與年輕一代“數字原住民”間的距離,或許是機構改革后的檔案館打造更具親和力的文化事業機構的新契機。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堅持需求導向。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用先進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服務模式創新。”事實上,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文化產業在電子游戲、數字影音、網絡文學等領域推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方向明確、布局前沿、協同發展的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在科技發展進步、娛樂手段多樣化的條件下,數字游戲產業與人們關系愈發緊密,逐漸成為一種用于休閑娛樂的新型文化產業。現如今,檔案館作為文化事業機構,正在尋找與社會公眾更好地宣傳互動的模式,求索轉型之道。在此情形下,數字游戲的休閑娛樂功能能夠幫助面臨傳播困境的檔案機構拓寬新視野、開闊新思路、選擇新方法,開創社會公眾所喜聞樂見的檔案數字化利用新模式。
檔案與數字游戲(digital game)元素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潛在的趨勢,無論是通過開發數字游戲實現檔案內涵的深度挖掘,還是探究數字游戲在發揮社會記憶功能時所具備的檔案屬性,都為文化和科技的深入融合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為更好地推動檔案與數字游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實現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次組稿是在深入體驗融入檔案元素的數字游戲的基礎上完成的,三篇論文從不同維度探討了檔案(文化)與數字游戲結合背后的新設想、新路徑。第一篇文章從檔案游戲化利用的現狀入手,通過對現有檔案題材游戲的調查,分析檔案游戲化開發值得注意的三個維度:游戲素材中的檔案內容建構、游戲工具中的檔案載體呈現和游戲體驗中的用戶動機挖掘,進而總結出適合檔案機構的檔案游戲化開發利用路徑。第二篇文章從社會記憶視角出發,以Sid Meier's Civilization游戲為例來分析數字游戲檔案所具備的社會記憶功能,同時利用這種記憶功能來傳承文明記憶、建構社會原貌、憧憬未來生活,并從社會意識、載體保存、深度體驗三方面呼吁加強數字游戲檔案保護和開發工作。最后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一種新的檔案游戲利用設想,全文以故宮博物院開發的游戲《故宮·如意琳瑯圖集》為線索,重點分析檔案作為游戲素材的契合點、設計優勢和利用方法,在此基礎上分析檔案開發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總體來看,將檔案與數字游戲結合起來進行深度開發的案例并不多見,但在開發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數字游戲能夠為檔案資源開發利用這一常規業務活動帶來積極的變化——更年輕的用戶群體和更貼近公眾生活的開發素材。讓檔案文化遺產“活”起來,需要我們檔案同仁們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姿態,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順應文化科技潮流,在更廣闊的平臺、更先進的技術和更活躍的群體中創造檔案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