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要? 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以及高等教育機制的改革,應用型高校圖書館常規性的資源服務、本地化的創業信息資源服務已難以滿足當前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需求。在全媒體時代、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應用型高校圖書館要結合學校創新創業的背景、思路、方式、目標及時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通過優化館藏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加強合作、應用新媒介技術等措施構建新的服務體系,為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優質、便捷、精準的信息服務。
關鍵詞? 媒介融合 應用型高校圖書館 創新創業 信息服務
當前,新興媒體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新興媒體獲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將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1]26。在媒介融合時代,應用型高校圖書館應該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客戶端、電子閱報欄、手機報、網絡電視等各類新媒介和新媒體變革信息服務的方式,利用數據挖掘、數據關聯技術、新媒體平臺構建新的服務體系,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快速、便捷、精準、專業的信息資源服務。
一、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思路
筆者以熟知的應用科技大學戰略研究試點單位——黃河科技學院為案例,梳理和分析黃河科技學院在近幾年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基本思路和培養方向,便于更好地提出應用型高校圖書館在媒介融合時代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的具體措施。
1.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自2013年1月,黃河科技學院被教育部批準為“應用科技大學戰略研究試點單位”以來,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詳細的創新創業教育方案,讓學生在思想上有創業的意識,在行動上付諸實踐,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轉型發展。在近六年的創新創業教育中,黃河科技學院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模式,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首先,采用導師制。在每一個創業項目中,都有專業老師和創業導師引領學生創業。前期為學生提供創業項目分析,中期跟進項目實施,后期進行項目評價,收集相關數據詳細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和推廣的前景等,提高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和成功率。其次,按照內在的邏輯結構設置課程。為了避免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出現的課程設置“零散化”和“脫離專業教育”,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始終圍繞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意識培養來設置課程,既保證學生能學到專業的知識,又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再次,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供資金和場地支持。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除了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變革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外,還積極為學生尋求創業資金,銷售市場,創業伙伴,免費提供創業場地,建設創業公寓,盡可能為創新創業教育解決現實問題。
2.以創新為核心將創新創業教育貫徹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創業的本質是創新,創新創業教育要突出創新的引領作用,突出創新與創業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應用型高校學生培養的重點是應用,所以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放到學校戰略發展的重要地位[2]237,打破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壁壘,打破創新創業與教學研究之間的壁壘,打破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的壁壘,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從以學生為中心,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角度,確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3.以產學研結合為基礎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斯坦福大學還是一所二流大學。通過強大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推動創新創業教育,一舉步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而現在大學的創業系統,已經從單一的商學院擴展到商學院以外,從創業課程往實踐型的孵化器、加速器發展。因此,黃河科技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利用產學研結合為基礎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強校內、校外的協同;強調政、產、學、研、用協同,發揮“政府—學?!a業”三螺旋創新動力,充分整合政府、社會、行業、企業資源,為創新創業實踐搭建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專業技術支撐平臺,建立起全方位、生態化的創新創業體系。
二、應用型高校圖書館服務于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1.提供文獻信息資源。為協助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圖書館專門組建學科館員,抽出專人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首先,與創業導師聯系,獲取當年的創業計劃、項目,然后根據計劃和項目內容搜索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學校的OA系統定時推送,讓創業師生及時了解當前國家創新創業的最新政策、資訊、動態等。其次,參與學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學科館員定期到學院走訪、調研,了解各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需要的教材、期刊、信息等文獻信息資源。最后,定期為學校眾創空間、眾創工廠提供創新創業圖書,整理最新的圖書目錄和網絡信息資源,為創業導師和創業的學生提供最新的文獻信息資源。
2.定期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圖書館定期舉辦創新創業活動,邀請創業達人、創業校友、創業導師、專家學者以“真人圖書館”“一小時課堂”的形式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分享創新創業過程、經歷,探討創新創業的思路、想法和建議。積極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分享創業資源,獲得創業經驗,拓展學生的創業思維。通過活動的開展也為創新創業的學生牽線搭橋,結識創業校友、導師、企業人士,為創業的學生提供實踐基地、創業資源等。
3.建立創新創業專題書架和研討空間。為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的氣氛,圖書館除了改造圖書館的空間,調整館藏文獻的種類外,還專門在社科書庫、自然科學書庫、中文工具書庫、研修區都設置了“創新創業專題書架”,提供各類跟創新創業相關的書籍、期刊、文獻資料、創新創業政策及案例分析報告,并定期更換,及時補充,保證學生在第一時間看到、用到相關的信息資料。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學校為創業的學生提供創業工廠、創業實踐基地、路演、交流平臺、創業人才公寓等,圖書館也為創新創業的學生提供研討空間,配套相應設備,供學生商討創業計劃與方案、交流新技術和新創意、分享創業知識、協同創作、導師指導等。
三、媒介融合時代應用型高校圖書館為創新創業教育服務的新路徑
1.整合空間資源。2015年,中國政府將“創客”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專門部署推動眾創空間建設,帶動圖書館眾創空間發展。而應用型高校主要培養的是社會應用型和實用性人才,圖書館要根據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向、目標、教學計劃等適量改造圖書館空間環境,優化空間資源,構建適合應用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眾創空間,為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信息服務、社會實踐、文化交流、創業路演、會展平臺等提供合理的場地和設備,滿足更多創新創業學生的小組討論、學習、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需求。
2.優化館藏資源。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育,是建立在多學科知識基礎上的創新性應用教育,是提升教育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一種教育體系,單一學科的創新教育很難滿足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因此,圖書館要不斷優化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及時掌握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課程體系和培養方向。在此基礎上,首先,對館藏資源進行適量調整,加強創新創業相關資源采購力度和整體圖書結構優化,使整體創新創業教育圖書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除了配置相應的文獻信息資源外,還要擴充文獻資源的比例和種類。其次,加大電子文獻的購買和數字資源的轉化,強力推進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方便學生隨時利用手機或電腦遠程獲取圖書館的資源,轉變文獻資源的服務方式。再次,加強與院系、師生的聯系,與師生共建創新創業文獻資源,切實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對各類文獻資源的需求。另外,及時聽取師生的意見和需求,引進重點推薦的資源,高校圖書館的領導和館員要及時捕捉最新的創業信息、政策和技術,保證文獻信息資源的新穎性、實用性,讓學生實現更大的創新。
3.創新服務方式。要想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就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根據需求深化和細化服務內容,把主動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應用到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于細微處體現圖書館服務方式的多樣性。一是優化圖書館網絡導航功能,增強數字化圖書館的搜索和智能服務功能[3]93,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客戶端、電子閱報欄、手機報、網絡電視等各類新媒體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師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二是設立創新創業特色服務區。在特色服務區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教育文獻資源、政策分析報告、項目咨詢、技術指南、創新創業文化展示、創業成果展示等,將有創業潛力的項目發布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最新的資料分析,積極引導大學生創業,激發大學生創業,在理論和導向上形成更多的創業想法,打造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文化氛圍。三是主動對接創新創業教育重點課題,為創新創業重點課題提供課題查新、查檢相關文獻資料、項目評估報告等,并為課題的進展提供合理的建議。四是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模式,定期開辦創業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對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資料獲取和商業情報分析能力進行培訓,逐漸提高創新創業學生情報資料、知識獲取和運用的能力。
4.加強館員的培訓。首先,培養高級的參考咨詢人員,為學生提供專業參考咨詢,及時搜集和整理創業政策、信息,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高質量項目分析報告和項目的評估報告。其次,培養專業的學科館員。學科館員可以跟進或者參與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建設、專業文獻信息檢索課程教學、專業的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等,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精準化的教育、信息和資源服務。最后,培養創新創業專業的推廣人員。通過專業的推廣人員以活動的形式推廣創新創業活動案例、傳達創業精神、分享創業資源,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路演提供專業化、集約化的共享平臺。
5.利用新技術,實現跨界融合,構建合作服務體系。在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要加強新技術的引用和學習,利用新技術、新媒介實現部門之間的跨界融合,共建合作服務體系。首先,建立數字化的服務體系。利用網站、微博、微信、電子閱報欄、手機、網絡電視等新媒體構建立體化的服務模式,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變革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其次,利用新媒體平臺和社交平臺推送活動內容,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信息需求。最后,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一是加強圖書館與政府部門、企業的合作,構建創新創業服務合作網絡體系,利用政府和企業情報信息處理優勢解決學生在創業企業過程中面臨的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另外,定期舉行系列專題研討會或企業家交流活動,為創新創業的學生提供面對面交流和實踐的機會。二是加強圖書館與創業導師的合作,嵌入實際教學服務中,共同為學生提供信息搜集和商業信息評價,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分析和運用的能力;三是與學生團體合作,為地方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情報信息服務,讓學生通過實踐學習獲得真實問題解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