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軍
(內蒙古五原縣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五原)
近幾年來臨床上診斷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越來越多,在總體急性心肌梗死中占比達到5.0%~12.0%[1],而青年急性梗死在診斷時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情況,由于其病情發(fā)生急促,導致死亡率較高。因此臨床上需要掌握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征,以來提高青年心肌梗死的救治率[2]。鑒于此,本次研究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展開相應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8 年6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齡<50 歲,青年組)與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齡≥60 歲,老年組)臨床資料。青年組30 例,男20 例,女10 例,年齡18~49 歲,平均(38.45±3.78)歲;老年組30 例,男21 例,女9 例,年齡60~80 歲,平均(75.41±3.23)歲。入選患者經(jīng)臨床相關檢查均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知情同意,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了解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包括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飲酒、吸煙等,同時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分別為典型胸痛、心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2)危險因素:飲酒:每日飲白酒量>50 g,且持續(xù)時間>6 個月;吸煙:每日吸煙>1 支,且持續(xù)時間>12個月;糖尿病:空腹血糖值或餐后血糖值分別≥7.0 mmol/L、11.1 mmol/L,需測量≥2 次,或既往存在糖尿病史;高血壓:明確服用降壓藥物治療,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140 mmHg、900 mmHg,需在不同時間監(jiān)測≥3 次;血脂異常: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分別>1.7 mmol/L、3.64 mmol/L、5.20 mmol/L。(3)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病時是否存在胸痛、心肌梗死發(fā)生部位以及并發(fā)癥。
青年組在冠心病家族史、高血脂癥、吸煙史危險因素上均顯著高于老年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危險因素[n(%)]
青年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均明顯高于老年組,而血清肌酐水平明顯低于老年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
?
青年組典型胸痛與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老年組(P<0.05),而心源性休克、心衰及死亡發(fā)生率上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n(%)]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血液部分循環(huán)功能受到阻礙,使得出現(xiàn)循環(huán)中斷情況,導致發(fā)生一系列嚴重性、急性心臟病癥[3],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相對而言,青年群體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低于老年人群,但近幾年青年群體發(fā)病率卻逐漸上升,相比起老年群體,本次研究中青年組吸煙率高于老年組,可見吸煙在青年群體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中屬于重要的危險因素,考慮到是由于吸煙會使得體內兒茶酚胺大量釋放[4],損傷到血管內皮,造成冠狀動脈發(fā)生痙攣,會促使血小板活性升高,形成凝血酶,導致出現(xiàn)血栓,進而致使出現(xiàn)冠狀動脈血栓狀況。
同時,本次研究中青年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比老年組更高,可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中脂質代謝異常更明顯,因此在防治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中需要重視到脂質代謝的干預。此外,研究顯示青年組冠心病家族史比老年組更高,提示在早發(fā)性冠心病中遺傳因素也同樣有著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在冠心病中能夠作為獨立的預測因素,因此對于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防治中需要結合其家族遺傳史[5]。青年組典型胸痛發(fā)生率更高于老年組,考慮到老年群體通常存在多種合并癥,尤其是糖尿病,會使得機體反應變得遲鈍,而老年組在心衰、心源性休克方面較高于青年組,主要是由于老年群體年齡較高,存在的心臟病史長,心臟儲備功能則會不足,當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肌收縮功能會下降,極易出現(xiàn)心衰或是加重原有心衰。有研究發(fā)現(xiàn)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中多為單支病變[6],其病變較簡單,采用再灌注治療后能夠取得良好效果,且并發(fā)癥較少,但由于青年患者相對而言病程較短,在心肌缺乏血液灌注時,在適應過程中未建立側枝微循環(huán)[7],導致臨床表現(xiàn)更明顯,進而發(fā)生猝死較多,因此對于青年患者而言,需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睡眠及運動習慣等[8],以此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率,確保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老年組差別較大,因此臨床需要予以患者針對性治療方案,并結合護理干預來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