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臺子鎮衛生院,山東 濱州)
腦卒中屬于臨床多發疾病,伴有起病率高、殘疾率大、死亡率大的特點[1]。伴隨搶救能力的逐漸增強,腦卒中的死亡率不斷減少,然而生活質量逐漸的降低,超過80%病人生活無法自理[2]。為了改善腦卒中病人的鍛煉能力與生活水平,醫院2018 年1 月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功能訓練,療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抽取2018 年接收的78 例腦卒中病人進行分析,均滿足相關腦血管病診斷要求[3]:①病程超過7 d,經頭顱CT 或MRI 確診;②沒有明顯意識障礙,查體合作;③排除已有肢體殘疾與認知功能障礙;④排除精神障礙者。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包括男21 例,女18 例,年齡60~85 歲,平均(80.2±7.7)歲,腦梗死24 例,腦出血15 例;實驗組包括男22 例,女17 例,年齡60~85 歲,平均(81.5±6.6)歲,腦梗死22 例,腦出血17例。通過對比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異不大(P>0.05),存在可比價值。
所有病人均采取一樣的藥物治療。對照組開展一般治療方法,實驗組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如下。
1.2.1 治療時機
綜合康復治療須及時執行,通常病人生命體征穩定,病情獲得有效控制2 d 后就開始,不超過14 d,治療過程中,護士給予正確的干預,出院后家人給予監管,3 個月內每星期進行1 次電話隨訪,然后每月1 次,持續1 年。
1.2.2 改變體位
需要按照病人的病情勤改變姿勢,通常每2 h 翻身1 次。采取對抗痙攣方法,保持舒適的體位,支持病人盡可能保持患側臥位[4]。
1.2.3 腹式呼吸
引導病人開展腹式呼吸訓練。呼吸深長而緩慢,用鼻吸氣,用口呼氣,深吸氣3~5 s 腹部鼓起,慢呼氣3~5 s 腹部回收。
1.2.4 橋式運動
引導病人實施雙橋以及單橋運動。雙腿屈曲,伸髖,抬臀,維持3~5 s;健肢伸直,患肢屈曲,伸髖,抬臀,維持3~5 s。練習時將軟枕放在兩腿間,增強協調能力[5]。橋式運動能夠改善下肢伸肌痙攣,同時能夠增強骨盆對下肢的控制與協調水平,屬于成功的站立與步行訓練的前提。
1.2.5 床邊平衡訓練
把健腿插入患腿下,借助健腿移到床邊,抬頭,軀干旋轉,扶床,推起軀體并且擺健腿下床,坐起。重復開展坐臥轉換訓練,身體控制程度提高后,健手在身體兩側放置物體,或推拉軀干進而提高難度。
1.2.6 站立平衡訓練
病人保持坐位,雙手交叉,上肢前伸,上半身前傾,把重心慢慢轉移到雙腳,抬起臀部,伸展髖、膝。護士站在患側,必要時幫助病人完成。患者站立時健手緊握平行杠,重心放于健腿,重復鍛煉,進而提高站立能力和時間。若站立困難的病人,可從高座椅站立開始,慢慢調低座椅高度實施練習[6]。
1.2.7 步行與階梯訓練
當病人站立超過0.5 h,四肢負重能力顯著的增強時,就可以開展步行與階梯訓練,按照病人的實際病情,慢慢提高鍛煉時間與難度。⑧生活能力訓練:家屬引導病人開展日常生活能力鍛煉,例如吃飯、穿衣、如廁、洗臉、沐浴等,3 次/d,0.5 h/次。⑨心理治療:綜合康復治療過程中,介紹相關疾病知識,提高治療疾病的勇氣,有利于治療的順利開展。
(1)生活質量評估方法:采用漢化簡明生活量表(SF-36)調查問卷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身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進行判斷,共10 分,分值越大,提示生活質量越好[7]。出院時以及3 個月對其評價研究記錄。(2)比較兩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恢復程度[8]。應用Barthel、Fugl-Meyer 評價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其中Barthel 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表和軀體生活自理量表,分數越低顯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強,Fugl-Meyer 分值越大,說明恢復越好。
使用SPSS 22.0 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實驗組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臨床對比價值,具體如表1 所示。
實驗組Fugl-Meyer 評分和Barthel 指數均強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表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
表2 兩組的Fugl-Meyer 評分和Barthel 指數比較

表2 兩組的Fugl-Meyer 評分和Barthel 指數比較
?
腦卒中屬于臨床多發疾病之一,常規的治療過程中,醫生主要強調急性期的藥物治療,雖然能夠挽救病人的生命,然而不重視綜合康復治療,所以存活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降低。我院開始采用綜合康復治療方法,獲得了顯著的療效,腦卒中病人的運動及日常生活能力獲得顯著的增強,對于其遠期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影響極大。
總結我院綜合康復治療的經驗:①綜合康復治療須盡早開展。通常在病情有效控制的2~14 d 即可開始綜合康復治療可以加快腦卒中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復,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有效整合神經系統力學。實踐證明,在采用相同訓練方法的病人中,綜合康復治療開始得越早,其運動功能恢復程度越強。②綜合康復治療需要重視心理治療。腦卒中病人患病后行動能力顯著降低,病人負面心理嚴重,綜合康復治療依從性差。通過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樹立積極的康復治療心態,提高戰勝疾病的勇氣與信心。患者主動的接受治療,有效保證了綜合康復治療的順利進行,增強綜合康復治療效果。③重視院外康復訓練。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綜合康復治療僅能幫助患者盡早恢復運動功能,改善預后,患者今后運動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還有賴于院外積極的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