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江陰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江陰)
急診清創術(以下簡稱為清創術)是外科手術中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受條件限制,一人單獨完成清創術也不在少數。良好的止血,可減少對術野觀察、操作及術后傷口愈合的影響。腎上腺素具有強大的收縮血管的作用,可以減少出血。本文將選取從2019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江蘇省江陰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外科有效回訪的單人清創術病例共78例,通過對其分析,了解局麻藥物配比腎上腺素的使用對術中出血及術后愈合的影響。
選取對象:所選病例均為外傷性淺表軟組織裂傷,均可在急診清創室內完成清創術(除去手指及足趾部分手術,詳見討論部分),均能有效回訪。全部病例共78 例,隨機分成兩組,均選擇傷口周圍局部浸潤麻醉。一組僅選用2%的利多卡因(即未使用腎上腺素,以下簡述為未使用組),共33 人;另一組選擇2%利多卡因+1:2.5 萬~1:3.5 萬的腎上腺素(即使用腎上腺素,以下簡述為使用組),共45 人。記錄清創術中傷口出血量,術后傷口血供等相關指標,詳見表1。
表1 病例分組資料

表1 病例分組資料
?
急診清創所遇部位不一,損傷程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論,故選取術后傷口血供,傷口內有無血腫,是否出現感染,是否二次擴創處理四項指標綜合作為清創術后愈合的影響指標。而術中出血量則能有效證實腎上腺素的使用是否可以減少術中出血。
本文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于計量資料(術中出血量)如方差齊且滿足正態分布則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如方差不齊,則采用矯正方差分析或非參數檢驗。對于分類資料(術后四項)如方差齊則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否則采用提取公因子法進一步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方差齊性檢驗:f=0.785,P=0.378(P>0.05),說明方差齊。正態分布檢驗:分別通過對使用組及未使用組的術中出血量分別做P-P 圖,觀察滿足正態性分布。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發現其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說明使用組比未使用組可減少術中出血量。

表2 獨立樣本t 檢驗
方差齊性檢驗:通過方差齊性檢驗(L e v e n e 檢驗,P >0.0 5)(見表3),及協方差矩陣等同性的B o x檢驗(P=0.9 0 2 >0.0 5),說明方差齊,滿足多變量檢驗的條件。多變量方差分析:通過多變量檢驗(P>0.05)(見表4)及主體間效應檢驗(P>0.05)(見表3)可知,使用組與未使用組其術后恢復的四項指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使用腎上腺素比未使用對于術后恢復無明顯差異。

表3 多元方差分析

表4 多變量檢驗
清創縫合是一名外科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在急診外科的診療過程中常有各種原因引起的創傷,必須及時處理。經合理分流后,仍有一部分病情相對較輕的創傷患者需在急診清創室內完成清創縫合。受條件限制,一人單獨完成清創縫合亦不在少數。術中出血是外科手術中重點關注對象,而在一人清創術中,出血顯得尤為重要。傷口出血導致創面觀察視野不清,操作不便是單人清創術中不可避免的話題。腎上腺素具有強大的縮血管效應,近些年來常被使用在內鏡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中,如內鏡下電凝、鈦夾聯合注射腎上腺素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療效相當,且創傷較小,并發癥少[1];內鏡下腎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治療EST(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術)并發出血效果顯著,并且操作簡單,成本低[2]。但腎上腺素在常規手術中也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如利多卡因混合腎上腺素在乳腺麥默通手術中可以減少術中出血,安全簡便[3]。為避免其過度收縮血管帶來相關并發癥,在部位選擇上應加以注意,在手指、足趾等血供有限、側枝循環較少處不應使用,以免影響肢體遠端血供,導致術后局部缺血,甚至壞死,其余部位由于側枝循環相對較豐富,選擇合適濃度的腎上腺素既可以達到止血的效果,且一般不易發生缺血壞死的可能;因此在濃度選擇上,綜合麻醉學及鹽酸腎上腺素使用說明書,本文中病例根據經驗均采用2%利多卡因+1:2.5萬~1:3.5 萬的腎上腺素作創周局部浸潤麻醉,既可以延緩麻醉藥物的吸收,延長麻醉時間,增強麻醉效果,減輕術后疼痛,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創面滲血。而對于損傷出血的小動脈,由于配比腎上腺素濃度較低,仍可見其出血點,但由于出血量的減少方便觀察結扎或縫扎止血,而不至于導致小動脈過度收縮,造成已徹底止血的假象,從而發生術后傷口血供不佳或傷口內血腫等并發癥。
根據本文的統計分析可知,使用腎上腺素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從而使得術野觀察更加清晰,操作更加方便。與此同時,使用腎上腺素并未顯著增加術后恢復的相關風險。因此在嚴格掌握適用條件的情況下,適當使用腎上腺素,可增加單人清創操作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