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王花
產后抑郁癥的誘發因素比較多,包括內分泌、遺傳因素、產科因素和軀體疾病因素等一些生物因素,也包括一些社會心理因素,然而無論是處于哪種因素導致產后抑郁癥的出現,孕婦都必須引起重視,但不必恐慌,因為這是生產之后常見的一種疾病。產婦只要認真調理,有意識性地去克制一些心理因素,基本不會對生活工作等產生太大的困擾。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指的是女性在產褥期出現比較明顯的抑郁癥狀或較為典型的抑郁發作,它和產后心緒不寧或是產后精神病同屬于產褥期精神綜合征。發病率在15%~30%。一般典型的產后抑郁癥都病發于女性生產之后6周以內,而且其可以在3~6個月時間內自行恢復,重者也有可能持續1~2年以上,如果是再次妊娠,其復發率也能達到20%~30%。產后抑郁癥的臨床特征相較于其他的抑郁癥臨床特征之間發病時間沒有太大差別,但許多時候這種疾病的發生都和其他病癥的發生密切相關。
產后抑郁癥事實上指的是產婦在分娩之后引起的抑郁癥狀,也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癥狀類型,通常產后6周以內會第一次發病。產后抑郁癥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心理疾病,他指的是產婦分娩之后引起的抑郁障礙。它的表現和其他的抑郁障礙基本相同,情緒低落、快感缺乏、悲傷哭泣、擔心多慮、膽小害怕、煩躁不安、容易激惹發火,嚴重的甚至會喪失生活自理和照顧嬰兒的能力,或者感到悲觀絕望。由于產后抑郁癥屬于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征,因此通常都不需要介入藥物治療,如果發現產婦伴有抑郁癥,則需要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
1.神經內分泌因素
女性在懷孕期間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酮會增長10倍,分娩之后荷爾蒙水平會迅速降低,這樣72小時內就會達到以前的水平,相關研究顯示孕婦產后荷爾蒙水平會迅速降低都與抑郁癥狀有關系。
2.遺傳因素
以往抑郁癥的歷史會增加女性產后抑郁癥的危險,數據研究顯示,超過1/3的女性以往有抑郁癥病史都會在生產之后復發,尤其是有精神病家族史或者抑郁病家族史的產婦,相較于無病史的女性來說,他們的發病率更高一些。
3.心理因素
每一個新媽媽都期待孩子的誕生和降臨,這是一種欣慰,也是一種快樂,但在這同時,也沒有哪一個孕媽能夠同時兼顧繁重的工作并且全身心照顧嬰兒,雖然孩子誕生后滿是興奮,卻也帶來一連串失望,無法承受各種不適應以及疲憊不堪的生活。
4.妊娠因素
妊娠分娩過程中體內的分泌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對于產后24小時以內,體內激素水平發生的急劇變化,也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生物學基礎。一些研究發現,臨產之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可以突破最高值,此時患者表現得精神異常愉快,而分泌之后胎盤類固醇分泌會突然減少,此時患者就會表現得比較抑郁。
對于患有產后抑郁癥的女性來說,更多的是來自患者精神方面的焦慮,只要認真分析其產生焦慮的原因,適當地做一些心理干預,這種疾病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最終可以度過這一難關,生活恢復至正常狀態。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靈興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