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玲
肛瘺一種是發生在肛門直腸及其周圍部位的膿腫潰破現象,或者由于切口引流而產生的后遺病變。肛瘺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肛門旁邊會反復出現流膿現象,甚至有一部分病人會出現膿血。這是因為細菌從瘺管進入以后,會不斷對瘺管閉的炎性肉芽組織產生刺激,繼而導致瘺管感染、滲出,然后其滲出液體會通過瘺口流向肛門周圍。而流出膿液之后,會對肛門周圍皮膚不斷進行刺激,所以患者會出現肛門瘙癢的感覺。當瘺口沒有發生感染的時候,自行閉合的外瘺口不會出現不適感。但是,當一些誘因引起感染時,由于瘺口閉塞了,膿液將會在瘺管里聚積,病人就會出現急性感染癥狀。其癥狀多為肛周膿腫而產生的紅腫熱痛感,而這種紅腫熱痛感會在瘺口破潰、膿液流出之后逐漸消失。肛瘺患者多會伴有大便困難、貧血等癥狀,很多患者反復發作,當癥狀減輕后覺得沒什么大礙,就不進行醫治了,導致很多患者的肛瘺越來越嚴重。
肛瘺自愈極其困難,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反復發作,繼而造成直腸肛管及其周圍部位流膿紅腫,肛瘺大部分采用手術治療,部分癥狀較輕患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
(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減少肛門括約肌受到的損傷,減小肛門出現失禁的概率,并且可以盡量避免肛瘺反復發作。
1.瘺管切開術
所謂瘺管切開術,就是把瘺管進行全部切開使其開放,然后通過使肉芽組織生長達到傷口愈合的目的。這種手術多用于低位肛瘺患者,因為這種情況的瘺管多在外部括約肌深部以下部位,切開以后只會造成外部括約肌皮下部位和淺部位損傷,不會使患者在手術后引起肛門失禁的癥狀。
2.肛瘺切除術
肛瘺切除術是在切開瘺管之后,將瘺管壁進行全部切除,直至剩下健康組織,其手術創面不進行縫合,如果手術創面傷口較大,可能會進行部分部位縫合,剩下部分敞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創面可以由底向外自己生長直到愈合,這種手術多用于低位單純性肛瘺患者。
3.掛線療法
掛線療法是使用橡皮筋或者其他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緩慢地將肛瘺切開,這是因為其具有機械性壓迫的作用,這種手術多用于距肛口邊緣3~5cm以內、有內外口的低位或高位單純性肛瘺患者,或者作為一項輔助性治療用于復雜性肛瘺切開、切除,其優點是手術后不會有肛門失禁的情況發生。并且掛線手術還可以進行瘺管引流,能夠有效排除瘺管內的滲出液體,不僅手術操作簡單,而且出血較少,換藥也比較方便,并且術后復發率低,肛門括約肌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且沒有肛門失禁的情況發生,但是其患者使用這種手術方法治療比較痛苦,要在醫院進行較長時間恢復。
4.瘺管清創加纖維蛋白膠療法
這種手術方法在近幾年才得到應用,是一種微創療法,醫生會先用探針確定患者的內口和外口,然后用刮匙搔扒位于瘺管的內肉芽組織,接著用醫用消毒水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沖洗干凈注入生物蛋白膠后用腸線縫合使兩端瘺口閉合,這種手術傷口小、出血量低,而且不會有肛門失禁的風險。
5.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AEM)療法
這也是一種新型微創療法,這種療法與肛瘺的傳統療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傷口小、低出血量、手術操作簡單、術后承受痛苦較小、無副作用、肛門功能不會受到損傷、安全、花費低的優點,但是這種手術方法由于是近幾年剛研發出來的,其應用時間較短,臨床經驗還比較欠缺。
(二)非手術治療
1.激光療法
這種療法多用于低值單純性肛瘺,是將患者麻醉后,把球頭探針插入瘺道外口,順著瘺管走行到內口繼而引出肛門外,用激光切開,然后汽化掉被感染的瘺管壁和腐肉,將病灶通過激光汽化干凈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2.冷凍療法
這種療法是利用液氮冷凍瘺道,使其凝固壞死,繼而產生脫落,形成新的傷口進而達到自愈目的,凝固后恢復正常溫度,然后在傷口外部涂上具有消炎止痛效果的藥物,之后患者要進行坐浴、換藥等護理。這種療法多用于低位單純性肛瘺患者。
3.電療儀療法
這種方法與掛線療法原理相似,是使用肛瘺電療儀進行電弧放電,產生高溫后灼燒瘺管局部組織,繼而切開肛瘺,這種療法適用于低位肛瘺患者,治療后要外敷燙傷膏消炎止痛。
4.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控制肛瘺急性炎癥發展,通過抗生素來消除不良臨床癥狀,在手術前后可以使用抗生素來預防和治療,以免術后發生感染。
肛瘺患者術后注意事項
1.患者術后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服,盡量穿純棉透氣的內褲。
2.患者術后要適當地補充營養,多吃蛋白質、維生素多、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患者術后要謹遵醫囑,定時換藥。
4.要定期進行復查,以免病情復發。
5.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不能久坐、久站。
肛瘺是肛腸疾病中危害最大的病種之一,且近些年肛瘺發病率屢屢上升,很多人都深受其害,很難自愈,容易反復發作,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肛腸不適的現象,一定要盡快到肛腸醫院檢查,按照醫生指導進行服藥或手術。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