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露
小學美術教學引入折紙藝術,能夠使學生感受藝術的美,加強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同時,折紙需要學生手腦并用,發揮想象力,對立體形式進行構思。下文闡述折紙教學的具體運用,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強教師的有效引導,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折紙學習的過程中開發自身思維,提升審美能力。
在折紙藝術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作品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作品中的細節問題,了解繪畫技法,培養學生想象力,從而使學生在進行折紙創作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與創造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折紙作品的內涵,對作品進行觀察,加強對作品的模仿與創作。比如,在“紙飛機”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教授基礎的折法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改變折法,使紙飛機形態更加優美,讓學生進行自我創作,組成不同的團隊進行比賽,比一比哪個組的飛機設計更合理,飛得更遠。學生進行手工制作,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折紙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在傳統的折紙課堂上,教師往往利用范本讓學生模仿,學生創作的作品往往沒有融入自己的想法,不具備鮮活的生命力。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對折紙教學進行改革,要深入挖掘教材,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投入折紙學習過程中。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性格,將繪畫作品借助手工制作進行展現,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比如,教師制作機器人紙折,讓學生為機器人畫上相應的服裝,手腦并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比如,在“折玫瑰”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實地觀察玫瑰花的形狀,觸摸玫瑰花瓣的感覺。通過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描述對玫瑰花的感受。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打造不同造型的玫瑰花折紙,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教師將學生折好的玫瑰花組成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讓學生立體感受,激發學生對折紙的興趣。
教師在進行折紙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融入游戲活動,增加折紙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折紙藝術感興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我創作,享受成功的喜悅。比如,在紙飛機折疊教學完成后,教師可讓學生創作紙飛機頭像,在放飛紙飛機的同時,使學生感受童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又比如,教師可利用學生幼兒時玩的東南西北游戲結合折紙藝術,讓學生來猜折,通過游戲融入折紙課堂,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加強教學與游戲的結合,使學生在玩中學,體會到折紙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在學生的折紙作品創作完后,可以利用其美化班級環境,如班級的墻報板報,用折紙作品進行點綴,增加教室的美觀性。
折紙是藝術,同樣是游戲,教師在進行折紙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不同教學環節間的聯系,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折紙作品,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在課下要讓學生進行折紙創作。教師通過組織教學喚醒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感受到美術學習的魅力。因此,在折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布置課后作業,培養學生對美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其次,教師要借助美術活動使學生提高美術素養,激發學生的創作精神。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差異來布置任務,挖掘學生潛力。
小學美術教學引入折紙藝術,要加強對文化因素的考慮,同時,學習折紙可使學生在生活中獲取靈感,不斷地感受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借助圖片和視頻使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生在折紙創作時,逐漸提升動手操作能力,發揮想象力,提升藝術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歡口鎮后大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