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ollman 馬丁·里維斯 Judith Wallenstein Phillip Cook Cheryl Berriman
近期,我們對領導力業績展開分析,發現強勢CEO管理下的企業,其股東回報率比弱勢CEO管理的企業高出20個百分點以上。在許多方面,他們通過不同的領導方式,使企業脫穎而出,而新冠危機更是加大了這些方面的考驗。危機當前,領導者必須保障員工的健康,維持員工士氣和業務發展勢頭,同時應對需求沖擊,調整企業戰略。他們還不得不遠程監控這一切——而在危機時期,行業波動性和CEO更迭率是最高的。
我們與100多位CEO探討了引領企業走出危機的話題。在對話中,CEO們著重強調了六大主題,而這些主題與我們長期以來對CEO業績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許多CEO強調了以初心指導行動、制定長期戰略以及追蹤高頻信號的重要性。危機爆發以來,大多數CEO花費了更多的精力來關懷員工、真誠地溝通、提升和磨練自身的領導能力。
初心可以使企業的日常活動圍繞一個更崇高的目標運行,不會偏離軌道。它是企業存在的原因,也是企業行動和開展業務的基礎。CEO從初心中汲取力量,來應對眼前的危機。一位CEO表示:“通過提醒團隊我們的初心和努力工作的理由,我們可以更全力以赴地應對危機,同時強化企業存在的理由,并幫助更多的人”。另一位CEO告訴我們:“我的員工在問,我們將如何為社區甚至全球提供幫助。作為CEO,我們需要思考如何造福社會,如何給予員工力量,從而做出符合企業價值主張的行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我們對7000名在任CEO進行了調研。時至今日,研究的三大發現仍十分重要。
1.成功的領導者會采取長期、外向型方式來實現企業目標和戰略。領導者們關注未來,而不僅僅是當下。他們運用“生物學思維”,這是一種富有適應力和靈活性的權衡方式,非常適用于理解復雜的系統,特別是在危機時期。制定企業戰略時,CEO關注的不僅僅是財務業績,還有企業能力、抱負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
2.成功的領導者對非財務業績和財務業績一視同仁。他們的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得分是表現不佳的CEO所在企業的兩倍。表現最優異的CEO在治理方面的成績尤為出色。
3.成功的領導者會盡早行動。CEO上任第一年就開始轉型的企業,其股東總回報高于那些觀望等待轉型的CEO所在企業。這一發現表明,當機立斷、盡早行動是正確的應對危機之道。
一位CEO談到了她如何利用初心幫助“員工化悲痛為力量,采取行動”。而另一位CEO則強調“通過提醒團隊企業初心和努力的原因,我們可以做更多來應對危機,進而鞏固企業存在的理由。”
一家在疫情爆發前沒有設立初心的公司現正在著手樹立。“初心的作用不僅限于當下,更將惠及未來,特別是如果危機再持續一到兩年的話,”這家公司的CEO解釋道:“它可以激勵很多人,尤其是當明確你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為賺錢時,更能給予員工動力。”
許多CEO表示,他們在解決眼前的問題時,也需要為長遠做打算,力求在新現實中取得成功。
隨著經濟活動的恢復,CEO開始越來越多地思考后疫情時代企業應采取的舉措。一位CEO透露,目前他的領導層團隊將20%的時間花在了更長遠的目標上,超出了平常的水平。“我們不能只是滅火。危機也會帶來機遇,為企業接受變革提供跳板。”另一位CEO表示:“我們注重調整工作方式,推動供應鏈本地化而非全球化。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改變向客戶提供產品的方式,以及客戶與產品安全互動的方式。”
有些CEO將危機視作轉型的跳板,有些則將其視作開展新動向的平臺。“在開始的兩個月里,我們沒有考慮戰略。但隨后,我們將工作分為兩個部分。我們在可能持續兩年的經濟復蘇期間要做什么?我們長期又需要做什么?我們發現,危機提供了絕佳的平臺,可以推動我們的戰略計劃,比如數字化轉型,向核心業務以外拓展。”即使在不確定的情形之下,企業也可以著手設定固定的目標。一位CEO表示:“我們選擇將精力集中在可控的領域,比如數字滲透及其他不受經濟狀況影響的戰略重點。然后我們就此與董事會達成一致,制定更短期、更可靠、更簡單的目標。”
疫情期間,CEO被迫尋找新的信號來把握業務、市場和整體經濟形勢。在疫情爆發前期,情況十分混亂,季度數據幾乎毫無意義,CEO通過高頻數據尋找員工健康狀況、商業活動和未來趨勢的蛛絲馬跡。一位CEO解釋說:“在五個星期的時間里,我們目睹了一系列或許五年才會遭遇的變化,而這個速度還將繼續保持下去。”“我們目前無法預測未來六至九個月的需求,也沒有能力預測不同地區的消費者變化,所以我們將目光轉向了企業的短期目標。”另一位CEO補充道。
一位CEO表示,他的公司試圖通過更密切關注客戶細分來預測未來的需求。他認為“我們需要了解需求市場,因為要恢復到常態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正如一位CEO所言,對高頻消費者數據的詳細跟蹤可以“顯示曲線,有助于我們管理開支和應對變化。”
近期,CEO們必須應對員工的安全、焦慮、不確定性、工作保障、業績預期和疲勞等問題——有時這些問題還可能同時出現。這項任務十分艱巨,需要清晰的行動和溝通。一位CEO表示,“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制定計劃,與員工、客戶、社區和供應商進行溝通,探討如何共克時艱”。另一位CEO說:“我們給員工預先發放獎金并提供特別獎勵,以感謝在店里工作的員工;我們深知,員工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我們必須照顧好他們。”
高管們還要適應遠程工作方式的興起。據一位CEO透露,“居家辦公對部分企業來說是件好事,但對其他企業來說并非如此。現在,危機已不再處于早期階段,在此情境下保持企業團結和目標一致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遠程辦公所帶來的深層的心理影響”。
危機期間,新的領導者不斷涌現。一位CEO已經開始授權和認可在過去數月中表現出色的領導者們,并讓他們向董事會匯報工作。這位CEO解釋道,“這種認可比獎金更重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被公司所重視”。另一位CEO表示,“令我備受鼓舞的是,這場危機幫助我們發現了企業深處的人才,在經濟景氣的時期,他們的才能曾被壓制或忽視”。新一代領導者的出現是危機中的一線希望。一位CEO強調:“我們現在清楚地認識到誰是明星領導者,誰沒能頂住挑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挖掘出真正能幫助公司扭轉乾坤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徹底顛覆了企業原有的溝通和員工反饋計劃,迫使CEO成為了溝通的總指揮。用一位CEO的話來形容,就是“首席執行官”變成了“首席講故事的人”。CEO不得不講述關于安全、工作保障、需求沖擊和戰略的故事。在線上會議的時代,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職責。對此情景,一位CEO感嘆道,“線上會議的時代,我將永遠當一個‘虛擬CEO了”。
沒有了熟悉的面對面會議,CEO嘗試通過遠程渠道建立聯系。對此,一位CEO表示,“我渴望與員工們建立一種個人聯系,這樣他們就能夠在個人層面上了解我”。另一位CEO則認為,“這場健康危機需要更人性化的應對方式。人們需要一位能夠感同身受、冷靜而思路清晰的領導者”。
領導者也在尋找獲取員工反饋和感知員工情緒的方法。正如一位CEO所說:“我們很難知道幕后發生了什么。很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旁敲側擊地進行確認,從字里行間領會言外之意,即使這是遠程辦公。每周,我都會通過不同的媒介與員工們進行溝通,以便更清晰地了解他們的想法。”一位CEO會在會議期間不固定地安排員工們相互“治愈和培養感情”,“我們通過聊天增進了解,共渡難關”。
現在不是企業“官方”發聲的時候,不必強求公事公辦的做法。一位CEO建議用以下測試來判斷領導者是否成功:“如果你問任何級別的員工‘CEO希望我做什么?他們會有答案嗎?”許多領導者不得不面對裁員及其他敏感問題。一位CEO回憶說,在某次會議上進行了充分的辯論后,他明確表示,“沒有裁員計劃,但也不能保證未來一直如此。”對此,他的理由是——“真誠與誠實總有回報”。
大多數CEO承認正面臨或許是自己任期內最大的考驗。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產生激勵效果,也可能有被誤解的風險。針對當下的考驗,一位CEO表示,“我們獲得了一個好機會,可以訓練同理心、自我意識和突破性思維。你需要運用突破性思維來放眼未來,通過自我意識和同理心來連接、理解你自己的初心、企業的初心,并藉此知曉如何塑造企業的未來”。
一位新上任的CEO表示,疫情使他浴火重生。他解釋說,“如果沒有這場危機,采取行動時我可能會更猶豫,而疫情讓我更加果斷地參與其中”。對于另一些CEO而言,一切都是為了前進。一位CEO表示,“我們的挑戰是保持現實和樂觀,為更大范圍的場景做好準備。我們需要把握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契機發展壯大,并以此為基準,腳踏實地、扎實前行”。
在與CEO共事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與Frank Blake合作,他曾在大蕭條前成為家得寶(Home Depot)的CEO,是一位董事會經驗極其豐富的杰出領導者。基于他在上次重大全球商業危機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在此次危機中的深度參與,Blake提出了以下建議:“五年之后,你將會擼起袖子,露出傷疤,告訴他人,‘你會希望在危機時在場的。這是個掌舵的好時機。今日的傷疤將成為明日的勛章。”
直面挑戰的領導者們更能夠做好準備,創造嶄新且強大的機遇,取代那些被新冠肺炎疫情奪走的機會。
本文作者Peter Tollman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BCG CEO私享課全球負責人,曾任BCG生物制藥專項全球負責人和BCG組織與人才專項美國區負責人;馬丁·里維斯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BCG亨德森智庫主席;Judith Wallenstein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BCG CEO私享課中東歐、中東和非洲區負責人;Phillip Cook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副董事,CEO私享課北美區負責人;Cheryl Berriman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CEO私享課全球資深業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