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欽(上海市中醫醫院宣傳處) 編輯/蘇二

人物介紹
石克華,女,主任醫師,現任上海市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熱病分會副會長等職。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師、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工作者、上海市衛生局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導師等榮譽,并曾獲得第二屆“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抗SARS特殊貢獻獎。
石克華主任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35年。此次,她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救治組中醫專家,參與制定《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是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綜合救治專家。
2003年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疫情期間,石主任曾入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深入SARS病房一線,在顏德馨教授和吳銀根教授指導下,與上海呼吸科同仁并肩作戰,中西醫結合救治SARS患者。2013年4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期間,再次深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一線參與中醫救治工作,為每一個患者開出有效的中藥處方。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她作為呼吸科專家當仁不讓,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參加院外及院內發熱門診新冠肺炎的會診工作。2月10日至24日再度入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等西醫專家,共同參與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冠肺炎工作。

石克華主任一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后,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每天上午和下午有2次專家會診討論,石主任認真聽取每一個患者的病情變化介紹,點評中藥處方,指導在病房內的中醫專家針對每一個不同患者開出最有效的中藥;對于特殊疑難患者,她親自把中藥處方開好或把處方修改后傳入病房。為了更快更好地開展中藥飲片治療,針對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她在上海中醫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制定了行之有效、普遍適用的基礎方藥,并在此處方基礎上進行調整,從而使很多患者更早地受益于中藥治療,更早地康復出院。在石克華主任的指導以及全體中醫專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僅在1周時間內,中醫治療工作便得到了全面開展,A1和A4普通病房的中醫治療覆蓋率近100%,中藥飲片的使用達到80%左右,并收到了顯著療效。
從石主任入駐的第2周開始,她把中醫治療的重點放在了重癥病房。重癥病房多數是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的危重型患者,還有6例患者是ECMO治療的危重型患者,這些患者病情變化快,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因而中藥治療如履薄冰,難度非常大。大多數患者不能表達,醫生又看不到舌苔,不能把脈,在這種情況下,石克華主任研究每個患者的病情,包括肺部CT及各種檢查情況,認真聽取病房內陸云飛和徐貴華兩位醫生的介紹和處方意見,憑借三十年來中醫治療各種肺系疑難危重疾病的豐富臨床經驗綜合分析,從最需要服用中藥的患者開始親自擬定處方,并逐步擴大服藥人數。
功夫不負有心人,令人欣喜的變化不斷出現。1床和4床患者ECMO鎮靜治療中,大便多日不通,腹脹明顯,西醫杜密克鼻飼、甘油灌腸等多種方法無效,患者狀態不穩定,使用益氣養陰、潤腸通便中藥后,次日即排出大便1600毫升,腹脹緩解,腸內營養得以正常攝入,患者狀態穩定。37床患者高熱9天不退,轉入重癥病房后,在服用中藥及西藥的治療下,第二天體溫恢復正常,病情趨于穩定。10床患者在補氣健脾中藥的調理之下,順利拔管,精神體力逐漸恢復。19床患者服用中藥2天后肝功能顯著好轉,膽紅素降低……
中醫藥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顯著療效。病房內西醫專家們都欣然接受了中醫藥,并積極支持患者服用中藥。在石克華主任結束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工作的最后一天,她把重癥病房的每一位患者的中藥治療指導意見都交待了一遍,又精心為三位患者擬定好了中藥處方,實現了重癥病房中藥飲片全覆蓋。
石主任以身作則,帶領肺病科全體醫師奮戰在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她的學生、折哲主治醫師馳援武漢雷神山,在最前線救治深受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唐斌擎副主任醫師、劉丹副主任醫師和趙志翔主治醫師為我院發熱門診的會診專家,一有需要隨時會診。唐斌擎作為全院新冠肺炎防治培訓專家,連續多天為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他業務扎實、學術嚴謹、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工作,絕不漏診任何疑似病例。推出互聯網“在線咨詢”服務后,熊必丹作為肺病科骨干力量加班加點投入到為網上咨詢患者答疑解惑的工作中。
石主任平時工作很忙,門診患者很多,但她以患者為中心,以德為先,醫術為本,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經常門診看到很晚,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療效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大患者的信賴。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她巾幗不讓須眉,勇往直前,展現了一位中醫人的風采與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