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曉鳳 編輯/易可
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重感情、講哥們義氣固然是好事,但是缺乏理性的仗義卻可能為自己和家人埋下禍患。在民事借貸中,除了明確約定為一般保證外,均默認為連帶擔保責任,從擔保的那一刻起,就要承擔全額還款(包括本息)的法律風險。在此,筆者提醒大家,在為別人擔保之前,要對將來面臨的風險以及自己的個人能力進行預估,避免發生以下類似的悲劇。
2017年7月,山東青島《城市信報》的記者接到了一封求助信,求助人是即墨市農民劉某的兒子。事情要從五年前說起。2012年,靠著勤勞肯干,做鋼材小生意的劉某蓋了新房子,還買了一輛二手車,眼看著就要奔小康了。2013年下半年,劉某的“發小”王某找到劉某借錢,說他做鋼材生意需要上幾套新設備,讓劉某幫他擔保借款35萬。家人認為風險太大,認為不妥,但劉某覺得,他和王某從六歲開始就認識了,是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不會有問題,于是同意了王某的請求。這35萬元的款項,有直接以劉某名義的銀行貸款,也有以劉某為擔保人的民間借貸。

一開始,王某也能按時還款。2014年初,王某突然人間蒸發,再也找不到了。劉某丟下剛剛起步的鋼材生意,到處去找王某,找了半年也沒找到。王某的妻子對劉某說,她已經和王某離婚了,王某的家人也不知道王某去了哪里。
為了還債,劉某賣了二手車,又向親戚朋友借錢,直到2017年才還了25萬。其間,劉某的妻子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和劉某協議離婚。離婚后,劉某整天精神恍惚,導致液化氣罐中的燃氣泄漏而發生爆炸,劉某全身97%燒傷。劉某入院后,住院20天花了10多萬元,后續還需要至少40余萬元。萬般無奈,劉某兒子只得向社會求助。
【法規速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韋某(甲)因為經營汽車美容中心缺少周轉資金,向羅城縣信用聯社天河信用社貸款30萬元,韋某(甲)的妻子謝某作為共同借款人。同時,韋某(甲)還找了三個在事業單位或做公務員的朋友莫某、韋某(乙)、玉某作為保證人。
同年11月25日,謝某與韋某(甲)辦理離婚登記。借款到期后,韋某(甲)未按期還款,信用社訴至法院。法院判決,被告韋某(甲)、謝某償還原告信用社借款本金及利息33.0077萬元;三個保證人韋某(乙)、莫某、玉某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宣判后不久,韋某(甲)就離開了居住地,不知所蹤。保證人玉某履行了8.5萬元,謝某、韋某(乙)、莫某以各種原因均未履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發現莫某系羅城縣某鄉副鄉長,謝某系某鄉政府工作人員,韋某(乙)系某醫院職工,三人均有固定工資,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執行法官多次赴三人居住地及工作單位,督促他們履行案件確定的債務。但三人均以各種理由拒不履行判決書所確定的償還義務。最后,羅城縣法院以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為由,決定對三人司法拘留15天,并將三人送往拘留所。
看到法院確實是動真格的,三人才慌了神,連忙承諾履行法院生效判決,三人均履行了部分義務。莫某履行了5萬元,并承諾一個星期內再履行3.5萬元;韋某(乙)履行了2萬元;謝某履行了2萬元。鑒于被執行人均履行了部分給付義務,法院方才對他們提前解除拘留。
【法規速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四十一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所謂“互保”“聯保”,是指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在貸款人不能提供足值抵(質)押物時,要求三家到五家企業自愿組成一個互助小組,小組成員協商借款金額,聯合向銀行申請授信,聯合對貸款提供擔保,每名成員均對小組授信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肖某,作為最早來到上海打拼的福建人,秉持抱團取暖的原則,與其他福建鋼貿商多采取“互保”“聯保”方式獲得銀行貸款,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上海鋼貿行業的領軍人物,曾以年銷售額50億元在全國鋼材營銷企業榜單上名列前茅。
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下半年開始,鋼貿危機爆發。隨著銀行收貸,大批鋼貿商在2012年陷入資金流動性危機,跑路、自殺等惡性事件屢屢曝出。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保聯保模式下,鋼貿企業受到大面積波及。在擔保對象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下,與該企業互保聯保的其他企業需承擔代償責任,由此受到“牽連”。作為上海“鋼貿大王”的肖某,也因互保聯保,先后被多家銀行訴至法院。
2014年2月底,肖某持有的價值4.66億上海新日投資股權被法院查封,同時,上海新日投資持有的8 000萬股新日恒力股份,亦被法院輪候凍結。2018年,肖某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第六批涉金融領域黑名單——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
【法規速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其高消費及非生活或者經營所需的有關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