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旺
如果沒有意外,武漢體育中心將在今年4月末連續第七次承辦羽毛球亞錦賽,中國羽毛球隊將在這里迎戰羽壇勁敵,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里變成了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2月4日,武漢市防控指揮部決定,征用武漢體育中心部分場館建設方艙醫院。中交二航局在完成火神山醫院等項目的參建任務后,緊急開赴武漢體育中心羽毛球館,參與醫療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為新冠肺炎阻擊戰貢獻央企力量。
午后臨危受命 隊伍緊急集結
“五分公司在緊急集合,請六分公司、武港院、結構公司和建筑公司給予全力配合”。2月4日13:00,中交二航局抗擊疫情領導小組微信群發出第一道指令。
緊接著,中交二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由瑞凱發出第二道指令,要求在漢各單位迅速響應配合:“各單位務必抓好落實,加強調配與支撐,為盡早切斷傳染源貢獻二航力量”。
第三道指令傳來,“要求一個晚上建成!還要負責物資、床位和擺放等工作”。
攻堅在即,五分公司黨委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隊伍整裝待發。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中交二航局黨委統一部署下成立的又一支在漢應急搶險隊伍。
這支隊伍中包括了領導班子成員、武漢及周邊項目部物資、設備、測量和安全等管理人員。早在1月底,公司就開始盤點隨時可供支援一線的人力物力,時刻準備沖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13:30,中交二航局召開緊急視頻會,要求以最快速度籌集人員和物資趕赴現場,同時明確提出“緊急但要有序”。
10分鐘后,五分公司根據緊急會議安排和實際工作內容,火線成立設計組、材料供應組、隔板安裝組、水電安裝組、床位安裝組和安全保障組,并明確到具體責任人。
“已經聯系到的馬上就去,管理人員先過去幾個人組織”。這是一場為搶救生命和時間賽跑的攻堅戰,已經集結的隊伍迅速分批次前往武漢體育中心,并指定先遣隊負責對接和組織工作。
“我準備動身了,40分鐘以內到達?!?/p>
“我就在漢陽,25分鐘就能過去?!?/p>
“請管理人員先把防控物資運過去,我們隨后就到!”
先遣隊一邊調度人員,一邊奔赴現場,將材料和人員動態情況實時播報。此時,中交二航局再次收到通知,根據工作任務需要,僅現場施工人員就需要超過百人,而當時所有管理人員和施工隊人員加起來才剛好108人。
大戰在即,必須無條件調人。
“馬上再從武漢抽調兩支有經驗的隊伍,最好是水電工!”五分公司不負重托,很快從黃陂和江夏調來2支隊伍。所有參戰人員攜帶工具和用料,從武漢三鎮火速趕往體育中心羽毛球館。而在后方,數十臺車輛通行證和所有一線人員信息正在緊鑼密鼓地匯集。
16:30,隊伍在羽毛球館勝利會師,41名管理人員、7支勞務隊127名工人全部集結到位。
全場攻堅克難 完成開工準備
陳誠,此次搶建行動中的設計組負責人,也是先遣隊的一員。他清楚地知道,要打勝仗,就必須要提前了解戰場上的地勢地貌。
當看到羽毛球場館平面圖后,他發現,事實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這次中交二航局的搶建任務,是要改建3 400平方米的羽毛球館為方艙醫院,并放置近500張床位。方案設計的難度在于,羽毛球館的形狀非常奇特,有兩邊是極不規則的弧形,另外兩邊則是斜邊。
“設計的時候,既要滿足床位數量的需求,還要考慮到床位之間的間距,還有過道寬度和插座電氣的布設,這在短時間內很不容易?!比蝿针m緊,但陳誠毫無懼色。
設計組很快構思出了兩套方案,并和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商討。
第一套方案是將整個場館均分成規整的四個大區,大區內再劃分若干小區布設床位。而如此一來,弧形區域的邊邊角角根本無法利用,容納400張床位都稍顯緊張。
床位數量硬指標達不到,第一套方案不可行。
設計組立即轉換思路,很快拿出了第二套設計方案。方案中,依然劃分為四個大區,但橫排床位數根據圓弧場館實際寬度依次羅列。通過空間的有效利用,圖紙上最終成功擺放了近500張床位,并且還充分利用了球館進口空間,巧妙設計了進門通道和醫護人員洗手處。
設計方案敲定,材料供應組頓感壓力倍增。他們發現,在空曠的場館中搭設方艙,所需要的隔板材料將遠遠超出前期囤積的應急物資數量。
“現在這種情況下,調一點物資都很困難”。材料供應組的負責人陳波坦言,疫情防控期間極少有供應商正常營業,并且很多供應商不愿冒著感染風險進行配送。
經過電話、微信多方聯系游說,終于有一家隔板材料供應商同意清庫存支援防疫一線,但是,面對如此大量的材料,運輸車和叉車依然需要自己解決。
“運輸車和工人我們做工作,保證物資連續送”。陳波告訴大家。
一個半小時后,第一車隔板材料順利抵達場館。眼看著松了一口氣,一張零星材料清單赫然出現在工作群里。因為場館內部要建設兩個建筑單體,除了配套桌椅外,還需要臨時提供門把手、燈管、水管等零星材料,但根據市場摸底,零星材料供應商早就關門歇業,更別提家具商了。
這一下,把材料供應組成員都難倒了。
“拓展思路,在小地方發動人員找。”有人提議在郊區附近搜索一下,這個想法迅速得到大家響應。此次支援行動的后方負責人還表示:“如果市場上實在采購不到的話,桌椅就從我們原4大中心辦公場所拉,其他材料從黃陂項目部拆了先運過來應急!”
“我還在找,別人見到我就像見到亂竄的鬼一樣?!标惒ㄒ痪渫嫘υ挘饬司o張的情緒,大家互相鼓勵著穿梭在郊區小巷。
“冰柜等物品有著落了!”
“水管等物品有著落了,還說免費,我都要流淚了!”
一個小時后,臨時通知的所有物品全部找齊。
星夜趕工競速 凌晨完美交付
2月4日晚,武漢體育中心燈火通明,注定是一場不眠不休的夜戰。
今年43歲的李志勇,是武漢當地的起重工人,他所在的公司常年和中交二航局合作。由于家在武漢,他接到通知后便和其他19名工友迅速趕來。
“搬運、拼裝這種不復雜的活,我們干沒問題?!崩钪居掠X得,能夠為抗擊疫情出把力,自己責無旁貸。
面對現場100多名像李志勇這樣的工人,中交二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由瑞凱反復強調,一線防護措施必須要到位,保障安全是前提。既然把工人帶出來了,就必須把他們平安健康地帶回去。
由于這次執行的不是常規搶險任務,方艙建設場地相對封閉集中,加上通宵趕工,新冠病毒的傳播往往防不勝防,這對安全保障組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雖然進場之前我們就開展了安全交底,但是工人們在體力勞動之后,口罩內側很容易被水汽浸濕,防護效果也會變差?!爆F場安全員余熙一整晚都不敢懈怠,他一直在場館內巡邏,保證定時給工人們更換防護口罩,及時制止他們揉眼、脫口罩這一類危險行為。
除此之外,安全保障組還對所有人員反復強調不能吸煙、避免聚集、如何飲水就餐等細節。
5日早上6:44,現場傳來好消息:經過一夜鏖戰,大樣基本完成!已完成的床位區域在加緊走電線、安插座和細部線型調整,兩個臨時結構框架都基本完成。
由于床位是統一采用的木板結構,一架床位到場之后至少需要2~3人同時開始拼裝,現場近500張床位,對所有人的體力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經過一夜鏖戰,大家比較疲憊,免疫力會下降,在漢能去支援的請立即補位”,中交二航局立即號召條件具備的在漢員工支援現場,并再次組織第二批次的施工隊伍隨時待命。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羽毛球館改建的方艙醫院逐漸呈現。
5日下午,棉被、枕頭等一大批床上用品送來,現場人員又立即投入到搬運、擺放等后期工作中。
6日凌晨1:30,搶建方艙醫院的任務全部完工。武漢相關部門和領導進行現場驗收,對中交二航局全體參建人員給予高度評價。“相信所有人的汗水和努力,一定能換來入住患者的平安!”
從4日中午接到命令、到驗收合格、再到6日凌晨最后1人完成撤離,中交二航局共用時38小時1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