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列車餐飲也全面迎來市場競爭和挑戰。商販們在站臺上推著小車售賣不同風味的盒飯和特色小吃,多元選擇讓不少旅客選擇在途經的車站買飯上車。為此,列車不得不對餐車職工進行培訓,餐車供應開始不斷推陳出新,八寶粥、瓜子、花生等休閑零食供旅客閑時消遣,蓋飯、炒飯、特色菜為旅客提供了更多用餐選擇。
隨著車輛裝備升級,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火車上的餐車陸續進入了電器時代,電磁爐、蒸飯箱、抽油煙機、大冰箱……電器時代的餐車環境有了質的提升,旅客對餐飲的需求也變多了,飯菜品種不再單一,從只求飯菜分量足向力求“粗菜細做、細菜精做”轉變,餐車服務推出餐車擺臺、餐巾折花、插花等。每趟車始發的時候,都會為餐車設計藝術桌臺,讓旅客們既飽口福又飽眼福。
如今火車跑入了高鐵時代,借助移動互聯網的餐飲服務更加便捷。除了預訂列車提供的各式套餐外,還可以網上點外賣,讓旅客舒適旅行的同時享受到沿途各地美食。石家莊站作為全國首批開通互聯網送餐的車站,配置了互聯網送餐中心。目前,已簽約肯德基、吉野家等7戶商家近40種餐飲商品,趙縣梨干、藁城宮面等10種土特產供旅客選購。日均配餐量200單,高峰日近800單。
1.民以食為天。中國人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在外,對吃的要求從未降低。即使是在路途中,也盡量想吃好。作為長途出行的首選,火車上的餐食變遷濃縮了人們對吃的追求和飲食的變化。那種火車上流動的食物味道,是旅客們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中國成立70年來,鐵路經歷了從綠皮車到高鐵、從煤爐燒炭到電氣時代的巨大變化,車上飲食也從吃飽就好到鎖住營養,從飯盒回收到智能點餐,從單一菜品到五花八門。不論列車速度如何變化,這種味道,總能勾起我們滿滿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