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槐 劉一佑
重巒疊嶂雄勢巍,碧波奔流復迂回;閩東大地宏圖繪,衢寧鐵路東南飛。通江達海的衢寧鐵路,是貫穿浙西南閩東北的戰略通道,更是承載沿線礦產、旅游等資源開發的“黃金走廊”。
2016年,有著“鋪架王牌軍”之譽的中鐵五局六公司(以下簡稱“六公司”)成功中標衢寧鐵路建設,承擔衢寧鐵路福建段全線853孔T梁預制架設、172公里正線軌道鋪設及寧德站改造等施工任務。六公司副總經理朱健毅然扛起建設大旗、擔任項目經理,隨即抽調精兵強將拉開了衢寧鐵路建設的序幕,譜寫了一段永載史冊的光輝篇章。
精心謀劃 攻堅克難
項目部進場以來,遵循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八高九建”建設理念,努力打造“七化”梁場樹立全線標桿,不斷加快制梁籌備工作。2017年12月6日,寧德制梁場成功預制首片T梁,2018年1月26日,順利通過橋梁認證,由此,寧德制梁場快速邁入規模化制梁階段。
“必須要提前考慮架梁的事了。”看著寧德制梁場里鱗次櫛比的一片片成品T梁,朱健陷入了沉思。寧德制梁場有180孔存梁容量,想要保證制梁持續高效生產,就必須早日開啟架梁進程,但項目部卻面臨著一道巨大的難題。按照設計方案,衢寧鐵路福建段全線采用JQ170鐵路架橋機進行架梁,必須從溫福鐵路引出鐵路軌道供架橋機使用,但開岔引道的條件不具備,想要架梁似乎是關山難越。
擅長拔丁抽楔的朱健反復研究、日夜思慮,終于找到突破口。“既然鐵路架橋機行不通,那就改用公路架橋機。”朱健和架梁經驗同樣豐富的六公司副總經理劉智軍多次探討、實地考察,最終論證了改用JQJ180公鐵兩用架橋機架梁的可行性。朱健帶領項目團隊編制出《JQJ180型架橋機架梁施工(安全)專項方案》,迅速組織JQJ180公鐵兩用架橋機進場,提前籌備架梁工作。
架梁方案確定后,架梁路線又面臨新的問題。從梁場存梁區為起點的運梁路線一出門就將橫跨南昌局寧德站機修線,這意味著福建段全線853孔T梁都必須要跨既有線(編者注:專業術語)進行公路運梁。為了保證運梁安全,項目部三措并舉:一是與南昌局溝通協調,請專業防護員進行運梁防護,并組織12名防護員參加專業培訓考試。二是配備7臺運梁車,抓緊夜間3~5個小時珍貴的“天窗點”快速運梁。三是強化過程管控,每天對運梁車進行檢修清理,防止雜物掉落到既有線,同時運用視頻設備監控運梁過程。正是因為項目部妥善籌備、周密部署,為安全有序架梁提供了堅強保證。2018年6月12日,“鋪架王牌軍”比原設計提前半年順利實現T梁首架,不但節約了6 000多萬元的施工成本,更讓項目部步入了高效制梁、高速架梁的同頻生產“快車道”。
工期節點是確定的,而鋪架施工在鐵路建設中往往屬于“后半場”,所以常常受到前期線下工程影響而對有效工期造成壓縮。這支經驗純熟的“鋪架王牌軍”,提前啟動鋪軌籌備工作。項目副經理熊倩和總工程師沈志偉高效推進鋪軌基地建設,白天堅守現場把控施工細節,晚上研究圖紙安排次日計劃。2018年11月鋪軌基地建設完成。同年12月8日順利完成衢寧鐵路福建段全線首鋪。
科技創新 精益求精
完成首鋪之后,制梁、架梁、鋪軌“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吹響了進攻號角。項目部采用JQJ180公鐵兩用架橋機成功架設334孔T梁后,改回原設計的JQ170鐵路架橋機架梁,并迅速同步推進架梁、鋪軌。全線先后設立6個駐地,配置4個工班開啟24小時兩班倒不間斷鋪架作業,實現日鋪軌排2公里、日架梁6孔。
衢寧鐵路福建段貫穿閩東北山區,線路長、坡度大,橋隧比高達83%,施工難度不言而喻。六公司鋪架分公司副經理張俊杰一直堅守在最前線,帶領員工始終秉承“鋪架王牌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積極踐行“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促進度”的承諾。
因為線路橋隧密集,鋪設軌排的有砟軌道線路和鋪設長軌的無砟軌道隧道頻繁交替,架橋機、鋪軌機、長軌機“三機交匯”的高風險場景屢見不鮮。張俊杰每周制定鋪架計劃,每日現場帶班、強化督促指導。調度人員李玉強按計劃進行調度指揮,與車站進行溝通確保有序過站。
在架設棠口特大橋時,橋墩高度達80多米,高空架梁風險大。張俊杰奔赴現場指揮施工,作業人員換班時對他說:“張哥,回去休息下吧,我們干活你放心。”在大家離開后,他隨即安排值班人員工作。從晨光熹微到繁星璀璨,再到曉霧彌漫,張俊杰不知不覺已在現場堅守了21個小時。他說“不是我不放心,而是我想要做得更快更好。”這是他日常工作的縮影,也是他履職盡責的習慣。
架設橋梁需要橋梁換裝,而換裝門吊只能在直線路基上進行,但在架設2號特大橋時既沒水源,當地地形也無法滿足這一施工要求。看著緊張的工期,張俊杰和鋪架作業隊隊長王小東在創新工作室里反復研究門吊構造,多次請教廠家專家,經過不斷優化設計、改造換裝門吊,使換裝門吊架設在單線無砟道床上順利使用。此舉不但突破設備局限、極大節省了工期,而且積累了相似橋梁架梁的寶貴經驗。
在創新工作室這個“智囊庫”里還產生了更多成果。在無砟道床隧道口架梁時,因為凈空高度限制無法進行喂梁作業。張俊杰認為“既然問題核心是凈空高度不足,那我們就想方設法從這里下手。”于是,他和六公司鋪架分公司機備部部長宋濤反復研究設備和地形特點,分析技術難題根源,組織專業人員探討,編寫出《單線隧道口架梁工法》《低凈空T梁架設施工工法》等方案,不僅解決了施工問題,還形成科研成果上報予以推廣。
共抗疫情 眾志成城
2020年初,衢寧鐵路福建段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攻堅決勝階段,而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國大部分行業停產或延長復工時間,各地區實行封閉式管控。一直持續施工生產的衢寧項目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鋪架施工與外界接觸很少,我們的員工也處于集中封閉的狀態,只要筑牢疫情‘防火墻,不但能保證員工人身安全,也能維持施工生產大干態勢。”項目黨工委書記趙軍與朱健深入分析商討后,果斷做出決定。
項目部隨即在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嚴密部署、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趙軍迅速與當地政府溝通,提交施工生產相關手續。“疫情防控是前提,施工生產是目的,我們必須兩手抓、兩不誤!”在疫情防控工作會上,朱健斬釘截鐵地說道。鋪架施工人員毅然放棄春節休假、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一線、奮力鏖戰。
項目部提前籌備物資,保障防控用品充足;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增強員工個人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實行員工健康監測和管控隔離;每日進行辦公區域消毒,保障環境安全;開展“手機座談會”,調節員工心理狀態,增強員工對謠言的抵抗力。在施工一線,鋪架作業班組按照“阻源頭”“防擴散”“無盲區”的要求,實行全封閉式管理,駐地安排專人值守、防止人員進出,利用軌道車進行“無人送餐”,嚴格落實人員情況日報制度。鋪架施工在一個封閉的疫情防控“安全圈”內依然安全高效推進。
項目部派出專車20余車次,先后從貴州、四川、湖南、河南等地接送近500名勞務工返崗。“我走出家門,就上了專車的車門,經過兩天兩夜一路奔馳1700多公里,就到了項目部的大門。”鋪架作業隊防護員唐方熊對此覺得既安心又暖心。專車直接將勞務工從家中接走,出發前進行全車消毒,對人員開展體溫測量,按照“一人一排一座”間距要求就座,保證勞務工全程處于安全隔離狀態。到達項目部進行健康監測后批準上崗作業,在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的同時提升產能,朝著架梁鋪軌的“最后一公里”發起沖刺。
2020年2月27日,項目部圓滿完成衢寧鐵路福建段全線T梁架設任務,2月29日實現全線軌通,比計劃工期提前20天,不僅為后續聯調聯試贏得了時間,也為年內全線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家都在積極籌備復工復產,而我們其實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這個過程很艱難,但是來之不易的勝仗更堅定了我們的決心和信心。”在菖蒲崗隧道軌通現場,趙軍激動地說出了所有人的肺腑之言。
央視《新聞聯播》《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中央媒體,以及省市級媒體、電視臺、網絡紛紛宣傳報道衢寧鐵路福建段建設情況。
在衢寧鐵路建設的壯闊洪流里,六公司將士用心血和汗水詮釋了“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眾志成城、勇爭第一”的“鋪架王牌軍”精神。為了衢寧鐵路傲然騰飛的偉大夢想,他們將繼續高歌猛進、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