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錕
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經濟工作的根本方針。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謀發展,中鐵二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企業改革,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鐵二院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抓住黨的領導這個“獨特優勢”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中鐵二院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為企業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一是抓住加強政治建設的著力點。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四個服從”,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研判形勢、查找問題、做好決策、推動工作。二是找準服務中心的切入點。始終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互促共贏理念,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的核心優勢。嚴格落實“四同步”“四對接”,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一肩挑”等領導體制,合理運用“三重一大”、民主集中、黨委前置程序等黨內制度機制,科學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切實履行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職能。三是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支撐點。持續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健全“述評考用”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讓基層黨建嚴起來、強起來、活起來。積極探索“黨建+”新模式,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重大項目建設、精準扶貧等各項工作深度融合,結合川藏鐵路、中老鐵路建設要求,建立項目黨建、海外黨建示范點。四是把握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點。把握形勢任務,強化教育提醒,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堅守責任擔當,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檢查考核和責任追究,壓實“兩個責任”,認真落實“一崗雙責”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格防范“四風”問題隱形變異、反彈回潮。準確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各類違紀案件,推動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抓住創新驅動這個“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中鐵二院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將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一是創新平臺建設有特色。充分發揮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鐵磁浮中心、院士(專家)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作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重點打造資源整合、科技信息服務、技術研發、產品研制及運營維護、國際科技合作、科技交流等六大科技創新平臺。二是科技創新投入有保障。積極做好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爭取國家政策和專項基金支持。建立以企業科研經費投入為主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大力整合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之間的研發資源,拓展項目渠道和經費來源,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保障。三是關鍵核心技術有突破。以“上天”“入地”“下?!薄靶械亍薄暗吞肌睘槲宕蠊苑较?,開展前沿技術的創新研究,實現全空間領域的技術突破。依托川藏鐵路、莫喀高鐵等重點項目,積極推進“空、天、地”一體化新型勘察模式、減災選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重大科研課題研究。加強復雜艱險山區鐵路、新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技術研究,力爭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四是科技成果轉化有成效。積極搭建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知識化的“三化”平臺,以“自主研發+合作+引進轉化”的研發轉化模式,加快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推進自主研發科技成果的國內外認證工作,確??萍汲晒D化在新制式研究、產品產業化等重點領域取得成效,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
抓住深化改革這個“關鍵一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中鐵二院將抓住深化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破除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障礙和難題。一是在“雙百行動”上出實招。借助“雙百行動”綜合改革方案實施,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確保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穩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加強增量戰略資源引入,支撐業務模式、業務領域、業務區域的有效拓展。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落實董事會職權,推行經理層成員契約化管理,建立健全與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實現職務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二是在信息化建設上用實勁。推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企業傳統優勢技術的有機結合和創新應用,支撐智慧企業建設。三是在健全經營機制上做實功。聚焦勘察設計主業,深刻調整經營重心,在保住傳統領域和既有陣地基礎上,重點提升跨領域、跨區域的“兩跨”經營能力。四是在提高質量效益上求實效。著力加強勘察設計質量管控,重點研究“分級授權、分級管理”的技術審簽模式,優化審簽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著力建設定額體系,精準核算成本費用,加強具體項目量化考核,大力推行責任成本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綜合質量效益水平。
抓住人才隊伍這個“第一資源”
人才是“第一資源”。中鐵二院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創新體制機制為核心,不斷強化“五給五用”人才工作理念,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專業化人才隊伍。重點做好國家級專家后備人才、省部級專家的分級選拔、階梯培養,打造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隊伍,力爭在院士、大師等頂尖人才培養、評選上取得新突破。加強各類緊缺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切實滿足企業持續發展需要。二是加強國際化人才儲備。積極引進培養精通外語,熟悉國際商務談判、招投標管理等的復合型人才,逐步形成關鍵管理技術崗位以公司在冊人員為主,其他崗位以屬地化人員為主的人才配置機制。三是打造職業化管理團隊。不斷完善項目經理選拔、培養、使用、激勵制度,積極開展職業項目經理評審和推薦工作,引進具備相應資格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總承包人才,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努力培養一批適應各業務板塊發展需要的職業化經營管理團隊。四是培養年輕化后備干部。推進“選、用、育、管、督”有機結合的干部選拔管理體系建設,加大優秀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力度。研究實施形式多樣的領導人員交流和退出機制,保持干部隊伍活力,真正構建起高端引領、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抓住開放合作這個“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新形勢下,中鐵二院將緊跟國家對外政策走勢,抓住開放合作這個“戰略舉措”,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在開放合作中培育國際競爭優勢。一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展現新作為。優化全球市場布局,繼續鞏固亞非拉等既有市場,大力開拓歐美、澳洲等海外市場。二是在提高國際經營水平中再上新臺階。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類別,充分利用東道國的各類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屬地化經營。依托埃及齋月十日城市郊鐵鐵路、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EPC+F(工程總承包+融資 )項目等,積極運用EPC+F、BOT(建設、經營、轉讓)、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新業務模式,為海外客戶提供成套的項目解決方案和成熟的建設管理經驗。三是在發揮設計引領優勢中體現新擔當。超前開展“一帶一路”區域規劃研究,主動參與東道國交通發展規劃,尋找和儲備目標項目。借助設計咨詢服務優勢,加強與UIC(國際鐵路聯盟組織)、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等機構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其政策、規則和標準的制定修改。依托國際項目推廣中國標準的直接應用和融合應用,搶占市場制高點。四是在深化開放合作中取得新成果。推動中國企業之間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建立同業聯盟、異業同盟,形成聯合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推動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的強大合力。加強與國外企業合作,在政府談判、技術壁壘、解決市場糾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形成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