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
【摘 要】本文以浙江衛視大型電視理論節目《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為研究樣本,從文案框架、案例選擇等角度展開分析,試論大型電視理論節目的文案創作要點。
【關鍵詞】電視? ?理論節目? ?文案? ?創作? ?富起來
大型電視理論節目是近年來全新的電視訪談類節目形態,主要是以鮮活的電視表現手法來宣講黨的理論知識和重大政策。
作為在這方面較早開始實踐的省級衛視,浙江衛視已經先后推出20多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系列大型電視理論節目,每一期節目都專門組建了陣容強大的團隊進行文案創作。筆者作為新聞中心的編導團隊成員,參與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這期節目的文案創作,對創作要點有如下認識:
一、宏觀確立架構
確立文案的整體架構是進行文案創作的第一步,也是整個創作流程的重點所在。因為大型電視理論節目往往都是圍繞重大主題和重大政策進行創作的,所以在確立架構時就要有大格局、大視野,要從宏觀的層面確立文案的主體架構。
在實踐中,浙江衛視新聞中心對每一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文案創作都高度重視,由中心領導牽頭組成創作團隊進行集中討論,將浙江元素放到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確立文案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同的選題邀請浙江省咨詢委員會、浙江大學等智庫和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由他們從理論高度出發,對文案的框架進行“把脈”。
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這期節目為例,要通過30分鐘的節目體現浙江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我們在確立文案框架時,明確以浙江在改革大潮中的“第一”作為文案的主體,包括全國第一個個體工商戶、全國第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全國第一個小商品市場等,并請浙商研究院的專家和溫州本土的經濟學家為文案框架進行二次提煉,最后將主體框架確定為體現“改革開放先行地”這樣的高度,這樣一來,原先確立的浙江在改革大潮中的“第一”這個主體只是文案的一個部分,同時融入移動支付等更多新元素,讓整個文案框架更加具有宏觀的視野和格局。
二、精準選取案例
在文案框架確立之后,如何選取案例是關鍵。如果說文案框架是“骨架”,案例就是整個文案的“血肉”,使整個文案“有血有肉”,就必須做到精準選取案例,這對本來就有濃濃“理論味”的大型電視理論節目來說尤為重要。
在實踐中,編導接到大型電視理論節目的文案創作任務之后,會先從中心的稿件庫里搜索相關主題的稿件,根據時間順序進行梳理,篩選出有代表性的案例和人物,再根據需要向地方電視臺的同仁征集這些案例和人物的近況,根據實際情況精準選取案例,在文案中最終呈現。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這期節目,為了能夠讓最好的案例在節目中呈現,筆者和編導團隊的成員先后用半個月的時間深入義烏、溫州、臺州、諸暨等浙江省內改革開放發展比較快的地方,走訪了王碎奶、馮愛倩、趙林中等一批改革開放初期就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將他們過去和現在的故事進行挖掘和串聯,深度融入到節目中。同時,我們還深入到黃巖、路橋、瑞安、諸暨店口等一批浙江塊狀經濟發達的地方,尋找體現區域產業集群推進改革開放的案例。也正是因為深入到一線,我們最后選取了“浙江資本市場第一鎮”諸暨店口的企業上市潮、瑞安汽摩配企業抱團走出國門打跨國專利官司等一批鮮活又有開放特色的案例,增強了文案的厚重感和鮮活度。
三、植入鮮活元素
電視媒體是靠視聽效果實現最優傳播力的媒體,因此大型電視理論節目在文案創作階段也必須充分考慮如何將最好的視聽效果在文案中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文案中多植入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鮮活元素,確保節目錄制和傳播的最優效果呈現。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對文案開頭、轉場、結尾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圍繞本期節目“富起來”的選題,從歷史檔案、影視資料中汲取創作靈感,摸排出了一批可以植入文案中的鮮活元素,好中選優,敲定了8個鮮活元素體現在文案中。
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這期節目的開場,因為節目舉辦地是諸暨店口鎮,我們提前從諸暨市檔案館的資料庫中調取了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一份《諸暨日報》,由主持人現場朗讀店口農民通過發展加工業致富的新聞進行開場,一下子就引起了受眾的關注。而在節目推進過程中,文案中設計的義烏“敲糖幫”幫主現場還原“雞毛換糖”場面、寧波糧票收藏愛好者展示各個時期糧票等鮮活的元素,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四、持續完善打磨
好的節目文案是“磨”出來的,盡管在文案創作初期以實地調研和采訪為基礎,但是在文案創作過程中,很多內容其實屬于“閉門造車”,需要在節目錄制前不斷完善打磨,確保傳播效果和傳播力的最好呈現。
在實踐過程中,每一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節目在文案創作過程中,編導團隊都是每個晚上定期碰頭討論文案,前后要經過上百次的修改,在修改過程中還需要不斷與節目中要出現的嘉賓進行電話聯系,不斷完善內容。在節目正式錄制前,還要與嘉賓共同熟悉文案。在《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富起來》這期節目正式開錄前,我們就已經對節目文案進行了120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在外地嘉賓陸續抵達節目錄制地后,又抓緊進行節目文稿的全員核對和彩排,最終修改了23處不足,讓節目文案呈現最好狀態。
綜上所述,對一場大型電視理論節目來說,創作出好的節目文案是成功的開始,我們要在創作過程中注重框架的架構、注重案例的選擇、注重鮮活元素的植入,通過持續的打磨完善,呈現最好的傳播效果。
(作者單位:浙江衛視新聞中心)
【參考文獻】
[1]魏楠楠.電視理論學習節目的三大創新[J].青年記者, 2019,(17).64-65.
[2]陳立.電視理論節目如何做到“接地氣”[J].視聽縱橫, 2019,(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