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自1983年中國煤炭博物館開館籌建以來,企業博物館這一概念正式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擁有了實體呈現。猶如一枚種子播入沃土,眾多企業家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一領域。由于中國大陸企業博物館建設歷史并不長,許多企業家空有建設博物館的熱情,但是對于企業博物館是什么、怎么建設還處于比較迷茫階段。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環境、新形勢下,基于企業發展的角度,結合企業特點,建設了最有“瓷性”的企業博物館,也許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企業為什么要建設博物館?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基于企業發展的需要。因為企業博物館是由企業建設并運營的,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博物館的建設不僅是為了保存企業歷史,呈現企業文化,還應具有促進品牌宣傳、助力企業營銷、促進企業發展的功能。

江蘇高淳陶瓷有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淳陶瓷)位于歷史文化悠久,風景秀麗的南京高淳區。高淳陶瓷成立于1958年,60年以來專做 “一席瓷”,從一個山區小作坊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產品品類最齊全、技術裝備最先進、研發設計能力最強、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日用陶瓷企業之一。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高淳陶瓷也面臨著企業的轉型發展。自2008年以來,高淳陶瓷開始大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從一個單純依賴外貿出口,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拓展;從單一的炻器產品,發展到骨質瓷、炻器、高技術陶瓷、藝術陶瓷系列品牌產品;從一個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文化創意產業和高技術產品轉型。
基于國家政策和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高淳陶瓷提出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推出以高淳博物館為核心的國瓷小鎮特色項目,推動陶瓷產業、創意創業、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致力打造中國國瓷新地標,塑造高淳陶瓷成為世界知名陶瓷品牌。高淳陶瓷博物館成為順應高淳陶瓷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是高淳陶瓷為發展深度文化特色旅游,打造國際研學旅行基地,適應文化品質旅游和研學旅行的新需要。
高淳陶瓷要打造一個什么樣的博物館?高淳陶瓷博物館要如何定位?從全世界各個知名的陶瓷類博物館來看,中國古代的瓷器收藏幾乎是一個大類,對高淳陶瓷來說去比收藏,不太現實。而我國擁有眾多的陶瓷產區發源地,都擁有地方性的博物館。比如江蘇宜興以紫砂為主,江西景德鎮以景德鎮1600年的瓷文化為主,具有鮮明的區域性和地方特色。提起瓷器,人們第一個想到的絕不會是高淳陶瓷。要想在陶瓷類博物館中脫穎而出,高淳陶瓷必須要找到自己的特色,而這個特色就是當代國瓷。
經過6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高淳陶瓷已擁有媲美中國陶瓷和世界陶瓷的生產技術和水準,成為我國17家國家用瓷生產企業之一,多次受政府委托承制國瓷國禮,是當代國家用瓷的代表。2014年,高淳陶瓷分別承制了北京”APEC峰會”國宴餐瓷、上海亞信峰會用瓷和南京青奧會國宴用瓷。2015年,承制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晚宴用瓷。2017年承制北京“一帶一路”峰會國宴餐瓷。高淳陶瓷展現了世界級的工藝水平,應該成為一個符號和遺產,通過博物館的形式去展現和延續。當代國瓷是高淳陶瓷的特色,也應該是高淳陶瓷博物館的特色。
結合陶瓷文化和企業特色,高淳陶瓷博物館將其定位成對中國八大歷史名窯的傳承品、當代國瓷、當代陶瓷藝術大師的作品進行了綜合性收藏展示的博物館,體現了中國當代國瓷的整體風格。
走進高淳陶瓷博物館,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瓷性”,不僅僅從視覺層面,讓參觀者直觀感受中國陶瓷文化和當代國瓷特色;還提供互動體驗和研學服務,讓參觀者能夠深刻認識中國陶瓷歷史、了解傳統陶瓷工藝制作和當代我國日用型陶瓷技術發展。
國瓷小鎮門口矗立了一個高約15米的陶瓷花瓶,以花瓶處作為起點,可以通往陶瓷博物館,這條拱形走廊被稱為“瓶安大道”,寓意平平安安。高淳陶瓷博物館周身方正大氣,通透潔白、充滿現代流動感,讓人聯想到陶瓷的簡潔、自然、清逸和高雅。
高淳陶瓷博物館設立了中國歷史名瓷展、中國當代國家用瓷展、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作品展和高淳陶瓷品牌瓷器展四大展區,展出了包括哥、官、汝、定、鈞五大名窯及景德鎮窯、磁州窯、耀州窯、宜興紫砂等在內的上萬件展品。據悉,高淳陶瓷博物館展出了近百位陶瓷藝術大師作品,李守才的“鳳戲牡丹大瓶”、黃志偉的“休閑老子”、閆保山的“黑釉刻牡丹花瓶”等著名作品均陳列其中。可謂,所到之處皆有“瓷”。


走進博物館,最先看到的是一艘大約10米高的木船“南海一號”,此船是高淳陶瓷委托木船制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永干,按四分之一比例仿制宋代古船“南海一號”而成。“南海一號”是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的一艘南宋時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質古沉船,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后打撈出數萬件南宋瓷器,被稱為我國宋代名窯瓷器技藝及大量出口的歷史見證。高淳陶瓷博物館以仿制“南海一號”木船為展館開篇之作,向參觀者展現了輝煌的瓷器歷史。
高淳薛城遺址是南京地區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出土大量陶器,包括炊器、食器和盛儲器等,被稱為南京人最早的起源地。
高淳陶瓷博物館展館中最古老的陶器出土自薛城遺址,其顏色鮮艷,打磨光滑,保存完好,據專家考證,此陶器使用年代距今約有5000多年。博物館的藏品以當代陶瓷作品為主,透過一件件精美的藏品,能夠看到當代精湛的陶瓷工藝。博物館有專門的講解人員為參觀者講述藏品的特點、工藝和故事。高淳陶瓷還設有自助設計體驗區,游客可在線自主設計瓷器,然后現場3D打印,或是定制,高淳陶瓷的專業工人可以幫助制成實物。


除了博物館外,高淳陶瓷還開放了國瓷工坊和陶藝苑體驗區,將傳統的制造業、文化創意和旅游教育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以博物館為核心的深度陶瓷文化研學服務平臺。
高淳陶瓷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層面的陶瓷文化研學服務。在高淳陶瓷博物館,可以了解中國陶瓷歷史、感受當代國瓷輝煌。在國瓷工坊,可以直接看到當代國家用瓷生產線,了解瓷器的生產工藝和流程。在陶藝苑,可以看到手工拉坯、捏瓷、修坯、上釉、畫瓷、柴窯燒成等傳統陶瓷工藝制作全過程,也可以自己親自體驗陶瓷的制作過程。
作為一家企業博物館,高淳陶瓷博物館最大限度地呈現企業特色,成為最有“瓷”性的博物館,是高淳陶瓷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催化劑”。高淳陶瓷博物基于企業發展視角的建設思路對于企業建設自己的博物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