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中心幼兒園 丁玲玲
設計意圖:繪本《我的翅膀》描寫了小亞麗想擁有一對屬于自己的翅膀,媽媽給她畫出了不同類型的翅膀,小亞麗卻都不滿意。故事充滿童趣,既豐富了幼兒對翅膀的認識與了解,又給幼兒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尤其是開放式的結尾,留給幼兒思考和聯想的空間,激發幼兒自主想象、發明創造的熱情。本次活動通過大膽猜想,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學詳案 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沉甸甸、輕飄飄。2.能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情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象。3.感受故事中小亞麗自己想象的快樂,激發發明創造的樂趣。在抓住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進行目標的定位。[活動準備]1.音樂《飛呀飛》;2.課件圖片(幼兒繪畫翅膀圖片,故事翅膀圖片四幅,飛機圖片,蒸汽機圖片);3.視頻《我的翅膀》。師幼在戶外模仿各種飛的動作;根據主題活動“我的想象”,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翅膀。[活動過程]一、播放音樂,啟發想象并大膽講述播放音樂《飛呀飛》,幼兒做自由飛翔的動作。師:都有什么東西會飛呢?如果你能飛,你想擁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為什么你想擁有一雙這樣的翅膀?幼兒觀察畫的翅膀圖片。師:哪一對翅膀是你畫的?你畫的是什么樣的翅膀?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會飛的東西,并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畫的翅膀并說說“為什么想擁有這樣的翅膀”,從而自然地過渡到故事當中。二、分段講述,初步理解故事內容1.出示人物圖片,教師講述故事第1段。師:亞麗夢想自己能像什么?要像小鳥一樣飛翔需要什么呢?她怎

樣才能擁有一對翅膀呢?2.結合羽毛、糖果翅膀圖片,理解故事第2~4段。出示羽毛翅膀。師:亞麗的媽媽給她畫了一對什么樣的翅膀?亞麗看到這對翅膀會喜歡嗎?你覺得小孩子的翅膀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糖果翅膀圖片。師:看,媽媽給亞麗畫的這對翅膀是用什么做的?這樣一對用各種糖果做成的小孩子的翅膀亞麗會喜歡嗎?你覺得她為什么喜歡呢?3.根據鐵甲、云彩翅膀圖片,講述故事第5、6段,豐富詞匯:沉甸甸、輕飄飄。出示鐵甲翅膀圖片。師:這對鐵甲翅膀亞麗會喜歡嗎?為什么?什么樣是“沉甸甸”的?我們身邊的哪些物體是沉甸甸的?沉甸甸的翅膀在人的身上會怎么樣?猜一猜輕飄飄的翅膀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云彩翅膀圖片。師:媽媽又給亞麗畫了一對輕飄飄的、云彩做的翅膀。這對輕飄飄的翅膀會怎樣飛?我們飛一飛試一試吧。4.媽媽一共給亞麗畫了幾對翅膀?出示各種翅膀的圖片,講述故事第7段。5.故事中的亞麗到底想擁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一起聽一聽故事“我的翅膀”。這一環節用四幅翅膀圖片引導幼兒在猜測想象中理解故事內容。理解詞匯“沉甸甸、輕飄飄”時讓幼兒輔助動作來感受,通過形象夸張的動作讓幼兒的記憶更加深刻。教師用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口吻講述幼兒猜測后的每一段的故事內容。在回憶媽媽給亞麗畫的翅膀時,引導幼兒根據提供的信息再次鞏固故事情節。三、完整欣賞,感受想象的快樂1.完整欣賞故事動畫。播放視頻《我的翅膀》。師:故事中的亞麗到底想擁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她在什么地方擁有了一對自己喜歡的翅膀?亞麗夢到自己在哪里飛起來了?感覺到自己像什么呢?她想擁有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呢?2.出示飛機、蒸汽機圖片講述。師:我們的眾多發明就是在大家的想象下制造出來的。小結:希望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遇到問題都能大膽地去想象,以后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發明創造。在猜測中感受到“亞麗的翅膀”是“想象的翅膀”。結束時結合發明創造的圖片來激發幼兒想象發明創造的熱情。[活動延伸]美工區幫助亞麗畫一畫她想擁有的翅膀。
反思:
《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在閱讀中要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活動開始幼兒模仿各種飛,飛完后談“自己想要的翅膀”“為自己設計的翅膀”,幼兒們說“想要一對蝴蝶的翅膀”“想要一對蜻蜓的翅膀”“想要一對老鷹的翅膀”……我會追問“為什么想要一對這樣的翅膀?”我發現個別幼兒說的跟畫的不一致,就通過一句“原來你想擁有多種多樣的翅膀”來肯定幼兒的各種想象。
活動的第二環節結合四幅翅膀圖片引導幼兒在大膽地表達自己想象的同時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提問讓幼兒大膽地猜測,之后我再結合圖片用故事中的語言、人物的不同語氣來進行小結,這一環節最后為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故事視頻做了鋪墊。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利用完整欣賞故事來激發幼兒想象、發明、創造的熱情。
當然這并不是活動的結束,之后還延伸到美工區幫助“亞麗畫出她想擁有的翅膀”,發現孩子們探索的興趣更加濃厚,于是本節活動的延伸就過渡到了操作區“幫助亞麗設計出想擁有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