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健全管理體制。認真落實國務院領導、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積極推動各地理順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幼兒園的辦園體制,實行屬地化管理。國家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推進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地方政府是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主體,省級和市級政府負責統籌加強學前教育工作,推動出臺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制定相關規章和本地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健全投入機制,明確分擔責任,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縣級政府對本縣域學前教育發展負主體責任,負責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和幼兒園布局、公辦園的建設、教師配備補充、工資待遇及幼兒園運轉,面向各類幼兒園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幼兒園做好保教工作,在土地劃撥等方面對幼兒園予以優惠和支持,確保縣域內學前教育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要積極支持辦好本行政區域內各類幼兒園。
(三十二)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教育部門要完善政策,制定標準,充實管理、教研力量,加強學前教育的科學指導和監督管理。編制部門要結合實際合理核定公辦園教職工編制。發展改革部門要把學前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支持幼兒園建設發展。財政部門要完善財政支持政策,支持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將城鎮小區和新農村配套幼兒園必要建設用地及時納入相關規劃,會同教育部門加強對配套幼兒園的建設、驗收、移交等環節的監管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制定完善幼兒園教職工人事(勞動)、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和職稱評聘政策。價格、財政、教育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衛生健康部門要監督指導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民政、市場監管部門要分別對取得辦學許可證的非營利性幼兒園和營利性幼兒園依法辦理法人登記手續。金融監管部門要對民辦園并購、融資上市等行為進行規范監管。黨委政法委組織協調公安、司法等政法機關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安全保衛工作的指導,依法嚴厲打擊侵害幼兒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幼兒園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三十三)建立督導問責機制。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標和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對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督查工作的重點任務,納入督導評估和目標考核體系。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制定普及學前教育督導評估辦法,以縣為單位對普及學前教育情況進行評估,省級為主推動實施,國家審核認定。省一級建立專項督查機制,加強對普惠性資源配置、教師隊伍建設、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等政府責任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并將結果向社會公示。對發展學前教育成績突出的地區予以表彰獎勵,對履行職責不力、沒有如期完成發展目標地區的責任人予以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