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林琛琛
我常常說:“我和孩子們是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因為在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可以細心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而捕捉和發現教育契機,并適時恰當地給予指導,這使得我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和進步。


夏日,一天午休的時候下了一場傾盆大雨。等到孩子們都起床了,雨突然停了,但這并不影響孩子們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踩著小水洼開心地笑著,我沒有去阻止,而是讓孩子們解放他們的天性,盡情地去享受踩水洼的樂趣。就在這時,萱萱在一個小水洼里發現了一只蝸牛,“別動,這有一只蝸牛,你踩到它,它就會死的!”萱萱急忙說。
幾個小朋友聞訊趕來,大家一起圍著這只小蝸牛開始觀察:“這只蝸牛好大??!”
“它身上的殼真好看!”
突然,瑞瑞喊道:“快來看啊!這里有好多蝸?!痹瓉?,瑞瑞在另一個小水洼里發現了更多的蝸牛。
“這里也有蝸牛!”那邊又有幾個小朋友在花池里撿到了蝸牛。然后,大家撿起地上的落葉把自己發現的蝸牛都放在了落葉上。
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了蝸牛,大家拿著自己的蝸牛一起討論。
“為什么下雨之后會有蝸牛呢?”逸逸提出疑問。
“可能是蝸牛喜歡潮濕的地方,所以下雨天它就會出來。我記得有一天,有太陽的時候我撿到一只蝸牛,然后把它放在太陽下曬著,它一會兒就爬到陰涼的地方了。”瑞瑞回答道。
“嗯,我也覺得蝸牛害怕太陽,有太陽的時候蝸牛都不敢出來!”萱萱也同意。
這時,睿睿拿著他的蝸牛跑來跟我說:“老師,我一碰蝸牛的眼睛它就縮進殼里?!?/p>
我問他:“蝸牛的眼睛在哪里?”

他一邊演示碰觸蝸牛的觸角,一邊說:“老師你看!這兩個伸出來長長的角就是它的眼睛。”
霖霖聽到后,走了過來說:“不對,那對伸出來長長的角是它的觸角。”
聽著孩子們有趣的爭論,我笑著說:“你們看,蝸牛的這兩對角就是它的觸角,一對長的、一對短的,它的眼睛就在這對長觸角的頂端?!?/p>
被我們的談話吸引,別的小朋友也圍了過來。
睿睿問:“老師,為什么蝸牛被碰到觸角后就會縮進殼里呢?”
霖霖趕緊說:“因為它害怕你傷害它,所以它就躲進殼里了?!?/p>
我笑著說:“霖霖說得很對,因為蝸牛的觸角是用來感覺外界環境的器官。它的觸角就像是盲人的拐杖,用來觸摸著行路的。蝸牛長觸角上的眼睛視力不太好,需要依靠觸角的伸縮來幫助眼睛了解周圍的情況。當你碰到它的觸角時,它認識是危險的,所以會藏到殼里去?!?/p>
孩子們聽完我的解釋后,對蝸牛越來越感興趣,又聚在一起討論開來。
“原來蝸牛的觸角對蝸牛來說這么重要啊!”睿睿感慨道。
“小蝸牛,別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的?!陛孑鏈厝岬負崦伵5臍ぁ?/p>
“蝸牛沒有腿,它是靠什么走路的呢?”慧慧問大家。
這時候,我們班的“小百科全書”軒軒說:“蝸牛爬的時候會分泌出很多的粘液,這些粘液可以減少摩擦幫助蝸牛走路。”
“那它的粘液不會用完嗎?”博博問。
“不會的,它會一直分泌,分泌出很多很多的粘液。你看它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條亮亮的線,那就是它的粘液?!避庈幹钢鴺淙~上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的閃閃發光的線說。沒想到軒軒連蝸牛分泌粘液都知道,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為他點了個贊,小朋友們也都夸軒軒懂得知識多。
這時,淳淳跑過來問我:“老師,蝸牛有多少顆牙齒???”這個問題確實難倒了我,我還真不知道;小朋友又問軒軒,可他也不知道。
于是,我拿出手機,告訴他:“老師幫你查一下吧!”
查出的結果令我大吃一驚:“蝸牛一共有25600顆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和針尖差不多大的小洞,那就是它的嘴巴?!?/p>
孩子們聽后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沒想到蝸牛這么小,竟然有這么多的牙齒!”菡菡驚嘆道。
……
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教育,我們能做的是為孩子們營造出一種自由、自主、自發的生活環境,用孩子們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聲音,走進他們的世界,和他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教育感言

老師是孩子們的傾聽者、觀察者,更是伙伴與向導。對待孩子要多一點信心和耐心,相信他們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我愿做孩子們的引路人,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他們、愛護他們,和他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