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珺 閆向前 張琪
摘 要:商豆1310是由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以豫豆22號作母本,商8653作父本,經有性雜交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種。在2015—2016年國家黃淮海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南片B組)中,平均產量3356.63kg/hm2,生產試驗產量3025.35kg/hm2,均居試驗第1位,并于2017年分別通過國家及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黃淮海南部地區作夏大豆種植。
關鍵詞:夏大豆;商豆1310;高產穩產;選育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12
收稿日期:2020-03-18
作者簡介:侯珺(1986-),女,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作物育種與栽培。
高產是優良大豆品種必須具備的基本性狀之一,也是大豆育種工作的首要目標[1,2]。而高產穩產性是衡量一個大豆品種優劣的2個重要標準,是區域試驗評價大豆品種優劣的重要指標。只有高產穩產的品種,才具有較大的推廣潛力[3,4]。黃淮海地區是我國夏大豆重要產區,約占全國大豆種植面積的1/3[5],選育適宜黃淮海地區種植的高產穩產大豆品種,有利于大豆品種大面積生產應用。商豆1310是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育成的大豆新品種,該品種以豫豆22號作母本,商8653作父本,經人工有性雜交,通過多目標性狀選擇培育出的優良品種,于2017年分別通過國家及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豆20170016、皖審豆2017005)。目前該品種已在黃淮海南部夏大豆產區種植推廣。
1?選育過程
2002年,以有限結莢習性,節多、粒大、優質的豫豆22號作為母本,自育的多莢、多粒、抗倒的優良種質商8653作父本所配制的雜交組合,當年收獲12粒雜交種。2003年種植F1,成熟時去偽混收;同年海南加代,F2混收。2004年種植F3代,開始定向高產、抗病及株型性狀的單株選擇。2010年種植F9代,其中,第11行節多、莢密,生長整齊,出圃號為2111。2011—2012年產量試驗,平均產量分別為3594.00kg/hm2、3980.25kg/hm2。2013年參加安徽省大豆品種鑒定試驗,定名為商豆1310。2014—2016年相繼參加安徽省及國家大豆品種區域試驗。
2?產量表現
2.1?區域試驗
2014—2015年,商豆1310參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2706.68kg/hm2,比對照種增產9.29%。2015—2016年參加國家黃淮海夏大豆(南片B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3356.63kg/hm2,比對照種增產11.28%(見表1),比區組平均值增產8.10%,均居第1位。
2.2?生產試驗
2016年參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產量2540.25kg/hm2,比對照種增產7.39%;同年參加國家黃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025.35kg/hm2,較對照種增產11.22%,居第1位。
2.3?生產示范
商豆1310自審定以來在各地進行了多次生產示范。2017年河南永城市高產示范試驗,實打實收1.2hm2,產量3926.85kg/hm2,山東曹縣倪集示范,測產面積3.28hm2,平均單產3658.35kg/hm2。2018年江蘇泗陽示范,測產面積3.5hm2,平均單產3483.65kg/hm2;河南夏邑縣8.6hm2,高產示范,平均單產3908.65kg/hm2;安徽碭山6.5hm2高產示范,平均單產3879.85kg/hm2。
3?穩產性分析
適應度和產量變異系數是測度品種穩定性的2種方法[6,7],其較對照增產點次越多,適應度就越高,品種穩產性就越好;產量變異系數愈小,品種就愈穩產。從表2可以看出,2014—2015年商豆1310參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增產13點次,占14參試點次的92.86%,適應度位居第1位;在2015—2016年國家黃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種24點次試驗中,商豆1310增產23點次,占95.83%,平均產量變異系數5.76%,居第1位。顯然,商豆1310屬高產穩產類型的品種。
4?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有限結莢習性品種,株高78.8cm,主莖16.0節,有效分枝數2.1個,卵圓葉,紫花,灰毛,株型收斂。單株有效莢53.6個,百粒重19.2g,種皮黃色,橢圓粒,淺褐臍。根系發達,莖稈韌性好,抗倒性強。落葉性好,不裂莢。夏大豆生育期101d。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商豆1310抗大豆花葉病毒(SMV)2個流行株系(SC3、SC7)。
5?品質性狀
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商豆1310蛋白質含量變幅在40.87%~43.31%,平均含量42.09%;脂肪含量變幅在19.94%~21.04%,平均含量20.49%。
6?適宜區域
該品種適宜在山東南部、河南東部、江蘇和安徽2省淮河以北地區夏播種植。
7?栽培技術要點
7.1?適時播種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適墑及時播種。夏播適宜播期在6月10—15日,最遲不超過6月20日;播種深度3~5cm,過深過淺都會影響出苗質量,不利于培育壯苗。
7.2?種植密度
一般播種行距40~50cm,低肥力田塊以40cm為宜,高肥力田塊以50cm為宜,土壤肥力較高的田塊留苗密度22.5萬株/hm2左右,出苗后要及時間苗和定苗。
7.3?水肥管理
播種時采用精量播種機種肥異位同播,一般施氮磷鉀復合肥225kg/hm2。開花前控水控肥蹲苗防倒;花莢期根據天氣和苗情適時灌水追肥,一般施尿素75~150kg/hm2;生長期間遇旱灌水遇澇則排;可在花莢期噴施硼鉬葉面肥或生長調節劑,有利于鼓粒和提高產量。
7.4?病蟲害防治
大豆主要害蟲有蚜蟲、造橋蟲、豆莢螟、食心蟲、豆天蛾等害蟲,應根據蟲害的發生情況,選擇合適的農藥及時防治,以免造成減產。
7.5?適時收獲
葉片發黃、籽粒變硬,搖動時籽粒發出聲響,且落葉達90%以上時,可進行人工收獲。機械收獲在大豆完熟期進行較好,收獲后要及時晾曬,當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時入庫保存。
8?討論
8.1?商豆1310高產特性的探討
提高大豆品種產量潛力是育種改良的永恒目標[8]。商豆1310在2015—2016年國家黃淮海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3356.63kg/hm2,較對照種增產11.28%,連續2a位居第1的突出表現,實屬高產品種。該品種具有植株高大,株型收斂,葉片分布均勻,莖稈干物質積累多;基部節間短,植株高度重心低,抗倒伏;上部葉片直立,通風透光,后期粒重持續增加,莢多莢密,粒大籽飽等特征特性,這與趙雙進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9,10]。
8.2?商豆1310穩產性遺傳基礎分析
商豆1310遺傳背景廣泛,親本豫豆22號具有植株高大、節多、粒大、質優等特點,并具有高產潛力,是目前黃淮海地區夏大豆生產中的主要推廣品種,也是河南省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對照種。商8653是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育成的高配合力優良種質,具有多莢、多粒、抗倒等優良特性,利用其作為親本也育成了多個優良大豆品種[11]。上述2個親本都是多基因源聚合育成的種質,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奠定了商豆1310高產穩產的遺傳基礎。該品種在選育過程中注重了多環境條件的適應性鑒定。在早期世代進行南北穿梭育種,結合不同生態環境異地品種鑒定,從而形成了商豆1310的穩產性基礎。
參考文獻
[1] 盧慶善,趙廷昌.作物遺傳改良[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15.
[2]王曙光,孟凡凡,鄭宇宏,等.大豆高產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162-166.
[3]俞世蓉,陸作楣,周毓珍,等.小麥品種審定中品種的合理評價問題[J].中國農業科學,1995,28(3):87-93.
[4]孔繁玲,張群遠,楊付新,等.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精準度探討[J].作物學報,1998,24(5):601-607.
[5]李衛東,張孟臣.黃淮海夏大豆及品種參數[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8.
[6]穆培源,莊麗,張吉貞,等.作物品種穩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新疆農業科學,2003,40(3):142-144.
[7]胡秉民,耿旭.作物穩定性分析法[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1-155.
[8]郭泰,劉忠堂,梁孝莉,等.超高產、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種合豐45號的選育與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04(1):73-76.
[9]趙雙進,趙鑫,唐曉東,等.夏大豆品種高產特性研究[J].大豆科學,2013,32(2):168-175.
[10]董鉆,張仁雙.大豆特異高產株型材料創新的思路和實踐[J].大豆通報,1993(1):11-12.
[11]張琪,侯樂新,閆向前,等.夏大豆優良種質商8653的育種利用價值[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0):10501-10502.
(責任編輯?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