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樺樹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在我國北方種植較多,其枝葉扶蘇,姿態優美,而且樹干修直挺拔,十分引人注目。但是近年來在白樺樹的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問題時有發生,直接導致種植效果與效益降低,所以林業部門應該重視起這方面的管理工作,對病蟲害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出所在根源,保持生態法則。
關鍵詞:白樺樹;病蟲害;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S7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27
收稿日期:2020-03-17
作者簡介:孟雪(1983-)女,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開始注重生態環境問題,因為早些年對于植被、環境的利用過度,導致天然木材供不應求,人工林也是逐步增多,所以白樺樹的種植越來越受重視,也是因為白樺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本文就白樺樹在種植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蟲害現象以及病害防治工作做出了簡要分析,希望能夠有效地提升白樺樹種植效果。
1?白樺樹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1.1?氣候變化
白樺樹的生長習性是喜光、耐寒,但是光線直射卻不利于其生長,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給予了害蟲喘息機會,溫暖的外部環境使害蟲更加肆無忌憚的繁殖、生長,氣候的變化使得害蟲越來越多,白樺樹病蟲害現象日益嚴重。
1.2?防治不當
人們認為消滅病蟲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其進行藥物噴灑,不可否認這種方式在前幾年確實有所效果,但是這就相當于人類使用抗生素一樣,久而久之害蟲會產生抗藥性,不僅如此,噴灑農藥也會影響到害蟲天敵的生存環境,會打破自然界的防御系統,更加不便于蟲害的后續防治。
1.3?對害蟲防治的認識不足
一般情況下,樹木發生病蟲害現象只是會降低樹木的增長速度,而不會直接性的造成樹木死亡,這也是導致相關部門對其放松警惕的原因,正是由于這種認知上的缺失,導致在發生病蟲害時人們更多的趨向于使用成本低、見效快的農藥進行防治,欠缺對于后續問題的考慮。
1.4?樹種單一
林業企業為了提升其經濟效益在建造人工林過程中基本都是以單一樹種為準,因為單一樹種不僅成本低,在操作、養護方面也是較為容易,而且在樹木種植后,只要處于增長狀態,就會每年自動增值。但是單一的樹種降低了植物間相輔相克的作用,生態系統不盡完善,會造成害蟲的滋生。
1.5?種植密度過大
在種植過程中,林業企業經營者本著經濟至上的原則會選擇較為適宜白樺樹生長的環境,當然也會對土地進行充分利用,盡可能地進行種植,增加其密度,由于林木茂密,通風困難,更加便于病蟲害傳播。
2?白樺林病蟲害防治策略
2.1?病害的防治
白樺樹幼苗是比較脆弱的,其中比較常見的病害就是猝倒型、根腐型疾病,經統計,這2種病害導致幼苗死亡株數在白樺總數量的10%~30%,如果問題較為嚴重幼苗死亡率甚至高達60%,這會直接影響到白樺樹后續的生長質量以及其未來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所以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準,制定出科學的防護措施。眾所周知,白樺的生長需求是喜光、不耐陰,而造成病害的原因多是由于種植區排水不良、土壤濕度過大,導致幼苗發展受到影響,所以在制定防護措施中,要重視這方面問題。要做好幼苗自生長開始的全部工作,幼苗長成期對其定期噴布波爾多液進行殺菌,防止病菌侵染,并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洗苗,保證其生長;在雨季到來時,要及時通開排水溝道,防治渠道積水,土壤過濕;在苗木生長期常見的病害還有葉銹病,可噴灑三唑酮藥物進行防治;在林區中一旦出現立枯病之后,要果斷拔除染病植株,抑制其傳播,保證樹木的整體生長。
2.2?做好病蟲害預測工作
想要預測病蟲害的發展狀態,需要對害蟲進行深入研究,包括其繁殖期、生長期等,此外還要對當地的氣候情況以及林業本身的發展狀態進行分析,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判定出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在得到預測結果之后,專家要及時做出預案,將容易發生病蟲害現象的林業區列為重點防御區,由林業局作為測報部門,全面開展病蟲害防護工作。
此外,在每年春季蟲害復蘇之前,需要選擇辛硫磷藥物對白樺樹進行灌根處理,或者直接將細土與辛硫磷藥物拌和后進行處理。如果發育到成蟲階段,可以借助誘蟲燈消滅蟲害,進而達到預期的蟲害防治效果。
2.3?采取綜合防治的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難發現利用化學農藥對白樺林病蟲害進行治理,產生的副作用越來越多,同時還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在具體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治理原則,做好綠色防控工作,在對病蟲害進行處理的時候,盡量避免對環境造成影響。運用綜合治理方式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內容:做好白樺樹的水肥管理工作,當白樺樹處于幼苗發展階段的時候,合理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可以促進苗木的健康成長,提升抗病蟲害的能力;運用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生物技術進行防護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可以有目標的培育一定數量的白樺樹病蟲害的天敵,利用自然生長規律進行防治;投入使用新型生物農藥,保證農藥的針對性,只殺死目標害蟲,不會對周圍的植物和生物起到破壞作用;運用物理防治措施,定期對白樺樹林進行檢查工作,對已經出現病蟲害的樹枝和苗木,需要做好清除工作,通過集中處理和焚燒,有效防止病蟲害的蔓延。與此同時,在種植白樺樹的過程中,需要預留出充足的空隙,保證能夠接收到充足的光照和雨露滋養。以上工作的有效落實,對于將一些病菌、蟲卵等排除白樺林之外,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著較為直接的作用。
2.4?蟲害的防治
在蟲害的防治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主動出擊,依據白樺樹的生長條件以及其可能出現的蟲害現象做出防御工作,而不是被動的等待蟲害來了再去解決。金龜子、象鼻蟲等是樺樹生長中極易見到的害蟲,會直接影響到白樺樹成長,白樺樹的養護人員應該在害蟲復蘇前期對樹木進行藥物灌溉,提前預防,待成蟲之后再利用科學手段對其進行誘殺,以此保證其生長環境。
2.5?營造白樺混交林
樹種單一是白樺樹產生病蟲害頻發的重要原因,所以相關的林業企業應該正視這一問題,在種植白樺樹時對其他樹種進行引入,行成良好的生態系統體系,使天然的生態防護系統來抵御病蟲害,降低蟲害的破壞性。
2.6?施用高效綠色環保肥料
科學施肥,選擇高效白樺樹專用控釋配方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使其養分釋放時間和釋放量與白樺樹的需肥規律相吻合。延緩肥料釋放,減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因過量施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3?白樺樹病蟲害防治的意義
對于白樺樹而言,在其實際生長過程中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有利于全面提升白樺樹的抗性。遵循科學化的原則進行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可增強整體工作效果,促進白樺樹林木的良好生長。白樺樹對于我國生態環境與效益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主要因為白樺樹不僅可以維護生態環境平衡,還能促進工業生產的合理發展,如用來制作家具、舟車、橋梁產品等,可以全面提升經濟效益。在生態方面,白樺樹有著較高的二氧化碳吸收效果,能夠對環境氣候進行調節,實現涵養水源的目的,并且具有增強防風固沙效果的作用,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白樺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發生病蟲害的幾率也會隨之提升,產生的影響作用不容忽視,傳統的病蟲害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所以,針對白樺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優化管理措施,在保證生態系統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做好殺蟲滅蟲工作,促進我國白樺樹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陸海.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措施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7(2):199-200.
[2]劉玲.河北地區白樺樹病蟲害分析與防治策略[J].種子科技,2019,37(16):89,92.
[3]楊振宇.白樺樹病蟲害分析與防治策略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16):163.
[4]房鋼.白樺樹病蟲害及防治策略探析[J].種子科技,2019,37(02):94.
(責任編輯?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