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伴玲 張德偉 何春玲 趙宇
摘 要:該栽培模式根據百香果栽培過程中需搭架、益智栽培過程中需遮陰的特性,采用2種作物套作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發揮立體復合生產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百香果;益智;栽培模式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36
收稿日期:2020-03-05
基金項目:2019年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項目
作者簡介:童伴玲,女,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張德偉,男,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何春玲,女,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通訊作者趙宇,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Sims),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西番蓮屬(Passiflora L.)藤本植物,原產巴西南部,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于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廣植于熱帶、亞熱帶,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化合物和17種氨基酸,素有“飲料之王”的美稱。益智(AlpiniaoxyphyllaMiq),姜科(Zingiberaceae),山姜屬(Alpinia L. )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是較常用的中藥材,與檳榔、砂仁和巴戟合稱4大南藥;益智生長于陰濕林下,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4~28℃,20℃以下不開花或不完全開花,10℃以下則開花結果受到嚴重影響,不散粉,不能實現授粉而造成落花落果,低于2℃則落果嚴重;含油精、姜烯、姜醇、等倍半萜類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氣味辛、溫、無毒,主治遺精虛漏,小便余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安三焦,調諸氣[1]?;具有溫脾止瀉,暖腎,固精縮尿的功能,也是良好的健胃整腸劑、收斂劑和抗氧化劑,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2];隨著其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種植范圍不斷擴大,廣東南部、云南、福建、廣西等省區有栽培,具有良好的利用開發前景。
茂名市位于廣東省西部,地處熱帶亞熱帶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22.3~23℃,適宜百香果和益智種植。近年來緊跟市場需求,百香果和益智種植面積不斷增大,尤其是在茂名市和信宜市,百香果和益智已成為特色水果產業和南藥產業。百香果套種益智高效栽培模式是根據2種作物的生長特性,利用百香果栽培過程中需搭架、益智栽培過程中需遮陰的特性,采用2種作物套作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發揮立體復合生產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著積極的作用。
1?百香果栽培技術
1.1?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優質抗病品種,如紫香1號、滿天星。
1.2?種苗繁殖
百香果種苗繁殖主要有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組培繁殖4種。扦插繁殖具有簡便易行、繁殖速度快等優點,是目前種植采用的主要方式。選取健壯枝條,將枝條剪成10~15cm莖段,每段帶3~4個芽眼,剪去插條1/2的葉片,減少枝條水分蒸發,將準備好莖段扦插在無菌育苗床上,覆蓋薄膜,經25~30d即可生種苗。
1.3?建園
百香果根系較淺,喜濕潤,但忌積水又怕干旱。建園時應選擇交通方便、土層較厚、排水良好的坡地或平地,做好排灌系統,能快速排出田間積水,防止內澇對百香果根系造成傷害。
1.4?整地
種植前清除田間作物殘體,施足有機肥或農家肥,深耕耙平,田間起寬4m、高20cm的畦,畦間挖寬0.5m以上、深0.5~1m排水溝,利于排水。畦面上按株行距3m×2m、深0.5m挖種植穴備用。
百香果為蔓生植物,栽培過程中需搭架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常見的搭架方式有平頂式、直立式、“人”字形和“門”字形等。該模式采用平頂式搭架,以便為套種益智提供遮陰環境。搭架式采用1.8~2m水泥柱作為立柱,每隔10m埋1根柱子,柱頂拉8cm粗的鐵絲或5cm粗的鋼絲,作為基本骨架,其上固定24股5cm尼龍網或拉5cm粗鋼絲繩,間距5~8cm做網。
1.5?定植
定植時間2—4月份,種植密度90~100株/667m2,定植前施有機肥5~10kg/株,鈣鎂磷肥0.5kg/株,作為基肥。定植時可用惡菌靈淋根防控根腐病等土傳病害,使用后5~7d淋施枯草芽孢桿菌等生防菌劑,促進根系生長,改善土壤,提高植株抗性。
1.6?整形上架
幼苗時期,及時抹去側芽,促使主蔓速生,當主蔓長到0.5mm時,用竹竿或繩子及時引導蔓上架;主蔓生長到0.7~1m時,摘心,留側蔓2條,分別上架,作為第1層主蔓,其余側芽及時抹去;主蔓生長到1.5m時,2條側蔓摘心,每條側蔓留2條蔓,作為第2層主枝,及時抹去生出側芽;主蔓生長到2m時,用上述方法,每條側蔓留2條蔓,上架后用扎帶或尼龍繩將枝條均勻固定在棚架上,以利于吸收陽光,促進生長發育。
1.7?田間管理
1.7.1?施肥管理
百香果生長旺盛,對肥料需求量大,需求量依次為氮、鉀、鈣、鎂、磷、微量元素。種植時施足底肥,苗期使用高氮肥、促根性肥料,促梢壯枝;花期使用高磷高鉀型復合肥、促花葉面肥;果期以磷鉀肥為主,噴灑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著色時可適當噴灑葉面肥,增甜上色,提高品質。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時不要離根系太近,避免造成燒根,要多次少施,避免引起肥害。
1.7.2?水分管理
陰雨天氣,特別是梅雨季節和臺風后,做好果園排水,防止內澇,造成落花、落果、落葉現象,影響產量。干旱天氣及時澆水,保持果園濕度,開花、掛果期間澆足水,促進花發育和授粉,保證掛果率和果實質量。
1.7.3?整枝修剪
由于百香果植株茂盛,極易造成徒長,影響產量。種植過程中2m以下側芽要及時除去,減少側蔓對養分消耗,保證百香果高產。枝條生長旺盛時,采果后要盡早修剪,修剪時每條側蔓留3~4個節進行短剪,忌重剪,保證透光通風即可。冬季最后一批果實成熟收獲后,所有的結果枝都從基部重剪。
1.7.4?土壤管理
冬季要全園翻土,結合翻土施有機肥或農家肥,改良土壤。清理果園,移除或深埋殘枝敗葉,減少病原基數,減少病蟲害發生。
1.8?病蟲害防控
1.8.1?常見病害及防控方法
百香果常見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病毒病、莖基腐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潰瘍病。
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防控方法,盡量把病蟲害控制在發病初期。
1.8.1.1?農業防控
選擇種苗時應選用無毒無菌種苗,建園時遠離香蕉、各種瓜類、茄果類蔬菜田塊;做好排灌系統,防止田間積水,引起病害高發;及時清除殘枝敗葉和落果,保持田園整潔;農事操作時保證操作工具整潔,做好工作人員及工具的消毒工作,以減少病害傳播。
1.8.1.2?化學防控
苗期猝倒病可選用百菌清、代森錳鋅等防控;疫病可選用烯酰嗎啉、甲霜Wingdings 2UB@
錳鋅等防控;莖基腐病可選用絡氨銅、甲霜惡霉靈等涂抹灌根;炭疽病可選用咪鮮胺、代森錳鋅等防控;灰霉病可選用醚菌酯、異菌脲等防控;潰瘍病可選用噻唑鋅、中生霉素等防控。為保證食用安全,采果前30d禁止使用農藥防控。
1.8.2?常見蟲害及防控方法
百香果常見蟲害有小實蠅、薊馬、蚜蟲、金龜子、蝸牛、蚧殼蟲、潛葉蛾等。
1.8.2.1?農業防控
園地選擇時應遠離易感病蟲作物。物理防控可采用黃板或黑光誘殺。
1.8.2.2?化學防控
可采用毒餌誘殺,選用90%敵百蟲、吡蟲啉、毒死蜱、阿維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按說明使用防控。為保證食品安全,采果前30d禁止使用農藥防控。
1.9?收獲
果實轉色成熟后及時收獲上市銷售。
2?益智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選擇長勢旺、分蘗強、坐果高、果穗長、產量高、易種易管的優質本地品種。
2.2?種苗繁育
益智種苗繁育主要有種子繁育和分株繁育2種,種子繁育周期長,栽培種植一般采用分株繁育方式進行。分株繁殖選擇一年生或兩年生健壯產量高、分蘗多的植株進行分株,收果后,把地下莖及連帶新芽從母株上分離,適當修剪老弱莖、根,留地上莖15~20cm,移栽到育苗田繁育[2]。
2.3?移栽
6—7月份,百香果棚下按株行距1.5m×2m挖穴,每穴施入腐熟廄肥或優質土雜肥作為基肥,選陰天進行移栽,每穴栽入1叢種苗,回土輕壓,澆足定根水,其后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2.4?田間管理
益智定植后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除草時避免傷害植株根和嫩芽。及時剪除枯葉、病株和結過果的老苗,同時剪去3—7月份生出的新發芽所形成的枝條,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新芽萌發,增加開花結果的有效植株。結合施肥進行松土,促進根系生長。栽植第1年為多施氮肥,促進分蘗;第2—3年以磷、鉀肥為主,促進開花結果;開花期,施用0.5%硼酸溶液,提高益智坐果率;收果后多施氮肥,促進益智植株復壯和新芽生長。
2.5?病蟲害防控
2.5.1?常見病蟲害
益智病害較少,常見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褐斑病、葉枯病。常見蟲害主要有根結線蟲、姜弄蝶、稈蠅、地老虎。
2.5.2?防控方法
2.5.2.1?農業防控
益智栽培時選用無菌種苗,栽培期間要做好田間排水;及時除去百香果和益智上殘枝敗葉,并將其移除田塊。
2.5.2.2?化學防控
立枯病可用多菌靈防控;褐斑病可以苯菌靈防控;葉枯病可用代森鋅、百菌清防控。根結線蟲可用二奧氯丙烷灌根;姜弄蝶可用氯氰菊脂防控;稈蠅可用辛硫磷乳油防控;地老虎可用敵百蟲拌米糠等制成毒餌誘殺[3]。
2.6?采收
果實呈淡黃色,種子呈棕褐色,具辛辣味,果皮茸毛減少時,剪下果柄,充分曬干或低溫烘干銷售。
參考文獻
[1] 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2]黃國琦.益智豐產栽培技術[J].廣東林業科技,2013,29(2):74-76.
[3]徐雪榮,周晶,吳曉鵬,等.益智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J].中國熱帶農業,2012(5):56-58.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