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栩暢
歐元區2019年經濟增長相較于2018年放緩,增速初步估計值為1.2%。需求方面,消費和投資增長基本穩定,外需疲弱;供給方面,工業增加值持續縮減,特別是制造業下行,拖累經濟增長。目前,歐元區工業增長預期溫和回升、勞動力市場強勁、宏觀政策進一步寬松,有利于經濟上行。同時,歐元區仍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負面影響等不利情況。預計歐元區2020年經濟增速與2019年相近或更為放緩。
一、2019年歐元區經濟運行特點
歐元區經濟增速減緩,主要成員國溫和增長。據歐洲統計局的初步核算,歐元區2019年的經濟增速為1.2%。較2018年下降0.7個百分點,增速顯著放緩。2019年前3個季度的同比經濟增速分別為1.4%、1.2%和1.2%,四季度的初值為1%,是2014年以來的最低季度同比增速。前3個季度,歐元區的環比經濟增速分別為0.4%、0.2%和0.3%,四季度的初值為0.1%。從國別來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元區主要成員國的經濟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緩。德國2019年前3個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分別為1%、0.3%和0.5%。法國2019年各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分別為1.3%、1.5%、1.4%和0.8%。西班牙各季度經濟同比增速(暫估值),分別為2.2%、2%、1.9%和1.8%。意大利各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0.1%、0.2%、0.5%和0%。
消費需求穩步增長,外需較為疲弱。歐洲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前3個季度居民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1%、1.1%和1.5%,對GDP的貢獻分別為0.6、0.6和0.8個百分點;前3個季度政府消費同比增長1.4%、1.5%和1.7%,對GDP的貢獻分別為0.3、0.3和0.4個百分點。歐元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一季度同比增長4.8%,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增長8.8%和8.1%,3個季度投資對GDP的貢獻分別為0.8、1.8和1.7個百分點。外需方面,歐元區出口增速仍較低,進口增速略有上升。2019年前3個季度,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3%、2.3%和2.4%,進口同比增速分別為3.6%、5.3%和5%。前3個季度,歐元區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均為負值。具體貨物貿易來看,2019年前11個月歐元區貨物出口額為21590億歐元,同比增長2.5%;進口額為19556億歐元,同比增長1.5%;貿易順差為2034億歐元,較2018年同期增加247億歐元。
工業增加值連續縮減,工業生產指數波動下行。2019年歐元區工業增加值連續同比下降,前3個季度降幅分別為0.4%、1.1%和1.3%。工業負增長,仍然是拉低歐元區經濟增速的重要原因。其中,歐元區制造業增加值2019年前3個季度也為連續下降,同比降幅分別為0.3%、1.1%和1.1%。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2018年處于高位波動,2019年已轉向波動下行趨勢。2019年1—11月,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同比縮減,10月和11月分別下降2.6%和1.5%。各成員國中,近半年德國、愛沙尼亞和意大利的月度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同比縮減,2019年11月該三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分別同比下降4%、7.2%和0.6%。
勞動力市場持續向好,物價水平總體平穩。歐元區勞動力市場依舊強勁,2019年12月失業率降至7.4%,為歐元區2008年5月以來的最低失業水平。從國別來看,歐元區各國失業率差異仍然顯著。德國和荷蘭12月的失業率最低,均為3.2%。希臘失業率仍為歐元區最高,10月失業率為16.6%。西班牙和意大利失業率也居于高位,12月值分別為13.7%和9.8%。在物價水平方面,歐元區2019年通脹率總體呈先降后升趨勢,10月通脹率是全年最低點,為0.7%,11月和12月的通脹率分別為1%和1.3%。拉動歐元區價格上行的主要為服務,其次為食品、酒精和煙草。2020年1月,歐元區通脹率的初步估計值為1.4%,食品、酒精和煙草以及能源的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貨幣政策更為寬松,利率前瞻指引調整。2016年3月以來,歐央行一直未調整其三大基準利率水平,2019年9月歐央行將存款便利利率由-0.40%下調至-0.50%,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和邊際貸款利率0.25%不變。利率調整前瞻指引為將維持當前或低于當前的利率水平,直至通脹展望及預測(包括潛在通脹變化)穩定充分地接近但低于2%。同時,歐央行還宣布采取其他的寬松化貨幣政策,包括自11月1日起以每月200億歐元的速度重啟資產購買計劃(APP)、將改變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I)的模式以保持有利的銀行貸款條件、開始實施利率分級制度等。2020年1月歐央行貨幣政策會議繼續維持三大基準利率不變。
財政赤字有所增長,政府債務水平持續優化。財政收支方面,歐元區19國2018年的財政赤字率縮減至0.5%,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從2019年前3個季度來看,歐元區財政赤字率(經季節調整)分別為0.6%、0.7%和0.7%,較2018年有所上升。政府債務方面,2019年歐元區政府債務率逐季降低,為86.1%。三季度末各成員國中,希臘政府債務率仍最高,為178.2%;其次為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和法國,政府債務率的數值分別為137.3%、120.5%、102.3%和100.5%;愛沙尼亞的政府債務率在歐元區中最低,為9.2%。與2018年三季度相比,塞浦路斯、葡萄牙、愛爾蘭等國政府債務率快速下調,意大利、法國等的政府債務率走高。
二、2020年經濟形勢展望
(一)經濟運行面臨的積極因素
工業增長預期溫和回升。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自2019年2月轉為負數后,總體呈下行趨勢,10月和12月為全年最低點,數值為-9.3,2020年1月回升至-7.3。全球貿易的持續疲軟和高度不確定性影響歐元區工業預期,特別是制造業領域。雖然目前制造業預期仍遠低于其長期平均水平,但本年初有進一步回升的跡象。2019年,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標呈快速下行態勢,9月PMI創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2020年1月PMI回升至47.8。德國作為歐元區的制造業大國,其制造業PMI自2017年底開始大幅下調,2019年9月PMI創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0年1月PMI回升至45.2。
內需穩定增長支撐經濟。歐元區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強力支撐內需。2019年,歐元區失業率逐步降低,預計2020年將會進一步改善。就業的增加及工資的增長,有利于穩定消費需求。同時,歐元區加大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寬松力度。歐央行已轉向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消費和投資的增長。同時,隨著歐元區總體政府債務負擔率的降低,各成員國已騰挪出更多的財政政策空間。從歐元區整體來看,2019年財政政策已呈溫和擴張的態勢,預計2020年仍將保持相對寬松的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增加轉移支付、增加政府投資和消費等方式,促進內部需求增長。
(二)經濟運行面臨的下行風險
貿易保護不確定性仍在。從全球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增大歐元區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已對依賴于全球市場的歐元區主要經濟體產生負面沖擊。從歐美雙邊來看,美歐之間的貿易問題仍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2019年1—11月歐盟對美貿易順差額達1430億歐元,已超2018全年值,2019年歐盟對美國貿易順差再創新高。目前,美國對歐盟汽車加征關稅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數字稅引發美歐貿易問題升級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美法之間雖就數字稅的加征關稅暫時“休戰”,但其他歐盟國家也計劃開征數字稅,例如意大利1月已通過法案將于2021年征收數字稅。若美歐貿易問題加劇,將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英國“脫歐”影響持續。經歷多次推遲后,英國終于在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進入“脫歐”過渡期,在此期間,英國與歐盟需要就未來關系達成協議,包括新的貿易關系、安全和數據共享、航空標準、電力供應和藥品監管等。目前,英國的“脫歐”過渡期將在2020年底結束,若2020年底沒有延期也沒有達成協議,英國與歐盟在貿易中將面臨較高的成本和障礙。多方預測談判中將困難重重,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歐元區中與英國貿易關系緊密的成員國。同時,英國脫離歐盟,也給歐盟的一體化發展帶來沖擊和挑戰,包括預算資金缺口、未來發展方向思考等。
(三)2020年經濟展望
綜合以上分析,歐元區內外需增長基本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更為寬松,但也面臨著貿易問題帶來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等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新興經濟體的脆弱性加大等不利因素??傮w來看,歐元區未來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影響程度可能大于有利因素,預計2020年的經濟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歐洲央行已將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測值由1.2%調低至1.1%,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值為1.4%。主要國際組織和機構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預測,與歐央行的預測相近。世界銀行預測歐元區2020年經濟增速為1%,2021年為1.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歐元區2020年的經濟增速為1.1%,2021年為1.2%。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歐元區2020年的經濟增速為1.3%,2021年為1.4%。
(作者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