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哲

曜影醫療創始人、CEO史浩穎 好的民營醫療機構,將會成為未來醫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攝影劉岳
對醫療需求的持續增加和老齡化的加速到來,我國醫療服務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一批有特色的非公醫療機構應運而生。總部位于上海的曜影醫療更是以其“高品質醫療”定位脫穎而出。
自2016年成立以來,曜影醫療已完成近2億元融資。資料顯示,其在2018年完成6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2019年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嘉里集團、麥星投資及團隊跟投。截止2019年底,曜影醫療在上海開設有上海商城、歌斐中心、浦東前灘世貿、張江園區、世紀公園共5家醫療門診部。
曜影醫療的創始團隊都是國際國內一流的醫療和營運團隊,其目標是發展一流醫療技術支持的高品質醫療服務。“我們所做的事要求非常非常高,我們明白這需要長期的努力,我們希望首先用10年的時間達到第一個階段性目標。”很多投資人都覺得醫療服務難度大,壁壘高,周期長,那么,史浩穎博士是如何帶領團隊將品質醫療推向市場,又是如何在醫療與商業間尋得平衡?
創業之前,史浩穎已是心臟內科和心力衰竭專家。
作為復旦大學醫學院中山醫院心臟科的博士,史浩穎有著長達16年的心血管疾病的診治經驗,曾一手創建并主持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力衰竭門診。
我們的希望是可以讓客戶擁有屬于自己的“家庭醫生”,像西方的全科醫生是從小看到大,他對病人非常了解,病人對醫生也有足夠的信任。
“全球各國的醫療體系不盡相同,各有其可取之處。比如英國和美國的全科醫療體系非常發達,患者常見的醫療需求都可以依靠全科醫生實現。同時通過全科醫生,患者可以有針對性獲得專科醫療服務。這樣,可以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流程。同時無論是全科醫生還是專科醫生,在治療的同時,也很關注與患者間的溝通和人文關懷”。” 在美國埃默里大學心臟中心博士后經歷以及和國際同行的交流過程中,史浩穎心里種下了一粒種子,希望吸收這些全球一流醫療機構的經驗,融合中國一流醫療機構的本地經驗,發展更高標準的高品質醫療服務。
而這粒種子,在十年后終于生根發芽。
2016年,曜影醫療的第一家門診部在上海南京西路上海商城開業。
彼時,從業近20年的史浩穎,不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具備高水準,更與一批來自國外的資深醫生建立了密切聯系。“我的合伙人Dr. Frank Morris,他是在一個非常嚴格的體系下,有很多年經驗的全科醫生,甚至他在很多領域的專科診療水平也很高。 Frank能夠說意大利語、英語和中文,他領導全科團隊建立起了曜影醫療的全科學科體系。”
如何讓高品質醫療惠及更多中國人?史浩穎給出的答案是:“全科加專科的醫療模式。”
國際有關研究表明,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基層醫療體系可以解決70~80%以上的疾病,只有20%~30%的病人需要經由全科醫生,轉診給其他專科醫生做進一步診治。正因如此,曜影醫療有著極為強大的全科醫療團隊,其全科帶頭人DR.Frank Morris說:“歐美國家全科醫生的選拔培養起步較早,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全科醫生的水平也比較高,可以保障為患者提供常見病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在歐美等國家,全科醫生的基本職責是診斷和治療急、慢性疾病,提供保健和預防醫學等服務,好的全科醫生不僅可以準確地判斷病情,還可以向患者推薦合適的專科醫生。“我們的希望是可以讓客戶擁有屬于自己的‘家庭醫生,像西方的全科醫生是從小看到大,他對病人非常了解,病人對醫生也有足夠的信任”,史浩穎告訴創業邦。
顯然,全科醫生對于患者提供具有連續性、便利性的醫療服務,不僅提高醫療效率,更強調治療的整體性。但也對全科醫生的團隊配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曜影醫療幾乎會集了一批頂級全科醫生,他們是在中國為數不多的有實際海外和中國全科執業經驗的醫生,國際醫療團隊大多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可以說,曜影醫療正在逐步實現國外全科醫生模式在中國的落地實施。
那么,全科就沒有劣勢嗎?
史浩穎告訴創業邦:“如果只是全科,不是我想做的。如果沒有專科的介入,全科的醫療解決能力是受限的。打個比方,一個全科醫生看高血壓,能夠達到主治醫生的水平,但是如果碰到難治性高血壓,他這塊的解決能力跟專科醫生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它必須是一個結合,要做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光是全科還做不到。 ”
即在醫療解決層面,專科才是更為決定性的因素。
這便解釋了,曜影醫療“全科基礎上結合專科”定位的先進之處,它既結合了全科醫療的高效與便利,同時也保障了專科對于疑難雜癥的解決能力。在專科醫療團隊的配備上,史浩穎也做到了極致:“我們的醫生都有非常強的專科背景,很多加入曜影前都是上海三甲醫院非常好的專科醫生。”
獨特的全科加專科模式,加速了曜影醫療的崛起。
2017年10月,曜影醫療第二家門診部在黃浦區歌斐中心開業,全科和各專科診室達到17個。
2018年3月,曜影醫療第三家門診部開業,除設立常規科室外,前灘門診部還著力打造了“高品質日間手術中心”,設立一個百級手術室 、一個萬級手術室,為普外科、骨科等提供微創手術。
2019年5月,曜影醫療第四家門診部在張江園區正式運營,占地1200平方米,為各年齡段的客戶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一站式醫療服務。
2019年10月,曜影醫療旗下第五家門診部在花木世紀公園開業,涉及全科及運動醫學等多個專科領域。
我國非公醫療仍處于起步初期,對于非公醫療與公立醫療的關系,史浩穎認為,“醫療需求一定是多樣化的,好的非公醫療機構,將會成為未來醫療服務體系中重要的構成部分。”
伴隨團隊的不斷擴大,曜影醫療已走上醫療連鎖之路。史浩穎告訴創業邦:“目前團隊有300人左右,醫生團隊中一部分是外籍醫師,一部分是中國醫生。”
不僅如此,曜影一直頗受專業資本的青睞。
創辦僅四年,已先后完成近2億元的融資。談及原因,史浩穎講到兩點。首先,我們的投資人對于曜影醫療的醫療能力和服務能力是認可的。以曜影醫療前灘門診部為例,其引進了國際頂級醫療服務機構—Mayo Clinic的管理與運營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女性健康中心。“Mayo Clinic是我們的學習榜樣。未來我們將學習吸收國內外優秀的醫療服務機構的最佳實踐,發展出有曜影醫療特色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史浩穎說。
此外,曜影醫療前灘門診部還特別設立了兒童健康中心,由曜影醫療兒科主任管亞楚醫生親自擔綱管理。而管亞楚醫生,不僅從事兒科臨床醫療近40年,還曾在紐約開辦診所,被譽為曼哈頓最成功的三位女醫生之一。
我們對自己在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的核心團隊都是資深醫生,我們在醫療能力上的追求,和參加競賽一樣,務必追求盡善盡美,如此,才能讓我們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也就是患者提供好的醫療服務。
另外一點,在史浩穎看來:“投資人看到了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
自創辦以來,曜影醫療始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做“高品質和最溫暖”的醫療。
史浩穎告訴創業邦:“我們的患者群體,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外籍人士。甚至有不少客戶在體驗了曜影醫療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后,詢問可否投資入股。”
讓史浩穎印象深刻的是,曾接待過一位對就診有“陰影”的患者。“他的家人曾經在其他地方診治,出現過醫療事故。”還有患有多年冠心病史的患者,在曜影醫療的治療下,先后接受了心臟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等多學科診治,目前癥狀得以明顯改善。
在史浩穎看來,溫暖的醫療是讓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愛。疾病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去攻克,醫患的信任是優質醫療的基礎。
在創業過程中,史浩穎考慮得最多的是:“隨著一家家門診部開起來,如何才能保證醫療質量持續提高?”尤其是在國內大多民營醫療機構是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情況下,作為企業運作的醫療機構,如何才能達到商業與醫療間的平衡?
對此,曜影醫療除了不斷完善SOP和組織架構外,還實施由醫生團隊所有并直接管理的特殊管理模式。史浩穎解釋道:“第一,醫生的本性是以病人為中心,在進行醫療決策時,會優先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第二,醫生更了解病人的需求,并且對于各學科更加了解,有助于建立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因此,曜影始終堅持以醫生團隊為核心的管理機制,并希望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體驗。“另外,我們團隊和投資人都有清晰的目標,我們會持續投資于醫療學科能力、醫療團隊和服務能力,短期內不用考慮盈利問題。”
對于曜影來說,能夠得到患者滿意的反饋便是最好的回報;而對于史浩穎來說,從一名專家醫生到創始人身份的轉變,則意味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創造更大的價值。如今,我國非公醫療仍處于起步初期,對于非公醫療與公立醫療的關系,史浩穎認為:“醫療需求一定是多樣化的,好的非公醫療機構,將會成為未來醫療服務體系中重要的構成部分。”
“曜影的含義是初升太陽的第一縷光。它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溫暖和健康,我們希望它為客戶帶來健康和活力。”這是史浩穎對曜影醫療的期望,更是醫療服務對廣大百姓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