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是廣東省重要的老工業城市,2019年入選國家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來,韶關市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有效增強,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取得新進展,生態文明建設展現新風貌。2019年1—11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04.24億元,同比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85.98億元,同比增長12.8%。
一、以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產業新體系
一是以信息化為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韶鋼以智慧制造為引擎,主打冷鐓鋼、軸承鋼及汽車用鋼為核心的中高端棒線產品,推動高質量發展。韶鋼智慧中心實現了鐵區和能介生產的大規模集控、無邊界協同和大數據決策。信息傳輸業業務增加值增長率30%。建成5G基站17座?!耙粭U多用”141根智慧燈桿試點項目全部建設完成。韶關冶煉廠搬遷項目通過節能評估審查和環評報告審批。南雄犁牛坪、新豐金竹、乳源大布等風電場已建成投產。韶關電廠2臺600萬千瓦機組、華電南雄“上大壓小”熱電工程一、二號機組已并網發電。韶能湞江、新豐生物質發電項目并網試運行。二是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廣汽南方(韶關)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中心項目正式動工?!叭A南數谷”云計算中心、廣東聯通智能BPO、廣東移動5G智慧城市及大數據產業合作穩步推進。華韶數據谷項目開工儀式啟動。博雅生物制藥(廣東)通過GMP認證并投產。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生機勃勃,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建成并開館。“大丹霞、大南華、大南嶺、大珠璣”景區進展順利?;洷眹H物流中心、韶關港、EMS跨境電商清關中心加快建設。
二、以創新創業形成轉型發展新動力
韶關華工眾創空間等4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獲認定。韶關高新區成功創建機械裝備國家級孵化器。眾投邦加速器、達安創谷孵化器建成運營。東陽光公司成為韶關市首個產值超百億元的民營企業。全市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均設立了研發中心,實現全覆蓋。
三、以園區升級拓展產業升級新空間
韶關新區“國家專用工程機械及關鍵零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獲科技部認定。啟動各縣(市、區)園區規劃修編,新增規劃面積95799畝。華南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園區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樂昌產業園建成醫療點,翁源產業園建成商務服務大廈,始興產業園建成中國(始興)制筆研發制造基地、萬達合金車模生產基地,乳源、新豐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已建成使用。
四、以綠色發展筑牢粵北生態新屏障
高起點規劃建設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劃定韶關市范圍1000平方公里?!叭珖G化模范城市”通過省級驗收。市區空氣質量AQI優良達標率為92.6%,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斷面水質全面達標優良比例達100%,是全省唯一無黑臭水體的設區市。全市累計完成治理復綠面積55公頃。森林覆蓋率、有林地面積、活立木蓄積量和自然保護區面積均穩居全省第一。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已完成國家林草局雙備案,成為全省首個實現全域創森備案的地級市。
五、以改革創新激發體制機制新優勢
市本級僅保留行政審批事項307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68項。建設工程類行政審批事項辦結時限優化為16天。開辦企業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辦結。在全省率先推動縣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向鎮村下沉,103個市級部門、935個縣級單位以及所有鎮(街)、村(居)全部接入電子政務外網,形成電子政務五級體系“一張網”。
六、以融合發展開拓產業發展新路徑
一是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深圳華為數據中心、深圳寶能旅游物流等大型龍頭項目已落戶韶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工程、大灣區與內地商貿物流集散地、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共建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休閑度假首選地等加快打造。二是實施廣韶融合發展戰略。廣韶兩市重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在交通、產業、科技金融、社會公共事業等方面進行融合發展。三是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翁源蘭花小鎮實現產業融合發展?!?+3+6”全域慶豐收活動被列為全國70個最具特色鄉村慶豐收活動之一。南雄、始興入選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錄。仁化縣瑤塘新村被列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廣東省和韶關市將深入實施《廣東韶關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方案(2019—2025年)》,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構筑形成“核極引領、軸帶帶動、片區協同、多點支撐”的產業空間布局,以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國家發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