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大連是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近年來,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連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實干、開拓創新,2019年全市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連續13個季度保持在6.5%以上。工業經濟增勢強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4%,連續2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體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東北振興的龍頭。
二、主要經驗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打造石化的全產業鏈條格局,中科催化一期等項目基本建成,恒力石化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加快推進。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8家,我國首套年產35萬噸聚丙烯擠壓造粒機組下線,全球首艘30.8萬噸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成功交付,高端數控機床產業進入國家發展戰略,28個項目獲得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
持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加強產業規劃布局,制定出臺信息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式發展建設方案。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和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入圍全國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松下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積極開展5G網絡建設,成功舉行2019年中國數交會,東北首個5G示范地鐵站亮相大連。大連入選“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連續兩年獲國務院通報表揚,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推進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游客總數達8171萬人次、增長10.5%,提升港航物流業能級,空港旅客吞吐量1950萬人次、增長4%。
(二)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破、立、降力度,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基本完成,商品房去化周期保持在12—18個月。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新增電力直接交易資格企業62戶,全市累計達1024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推進,市本級政務服務網辦率達到96.54%,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企業登記時間精確壓縮至12個小時以內。社會投資類項目審批不超過65個工作日。大連市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
穩步實施“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大“放”的力度,再調整行政職權107項。注重優化“管”的方式,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努力提升“服”的實效,37個部門978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基本實現“應進必進”。開展“辦事難”專項整治,公共資源交易保證金電子保函創新做法在全國推廣。
扎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大機床、大化集團司法重整取得實質性進展,染化集團、金重集團深化改革有序推進,“大連港集團探索國內集裝箱碼頭股權整合的新路徑”和“冰山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特色案例被商務部列入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嚴格落實“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要求,22家駐連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協議全部簽訂,在遼寧省率先完成省屬廠辦大集體改革任務。
(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打造科技創新平臺。中科院能源學院一期主體工程完成、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啟動實施,大連化物所潔凈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進展順利,干細胞研究院臨床PCR實驗室取得資質,人工智能研究院13個創新團隊入駐,中車大連電牽獲批首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形成了支持科技創新全鏈條各環節發、涵蓋平臺建設、人才引進、技術轉化待各面的政策體系。高新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66個,大連船舶全球首艘智能VLCC成功交付,華銳重工無人連續卸船機設計填補國內空白,中冶焦耐清潔高效煉焦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車大連電牽獲批首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氣體純化器項目獲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和技術獎。扎實推進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博士后人才集聚等重點工程,引進高層次人才52人、博士學位及副高以上職稱人才268人,新增中科院院士2人。實施重點專業技術人才項目,享受國務院、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4人和市特聘專家3人,選樹“大連工匠”20名。
(四)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穩步推進自貿區改革創新。全部完成遼寧自貿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19項改革試驗任務, “保稅混礦監管模式”“進境糧食全流程監管”入選國務院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船舶融資中心助力東北亞航運中心建設”入選中國自貿區十大創新成果。大力推動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充分發揮沿海經濟帶核心城市作用。積極推進太平灣開發,港區總體規劃獲批,“港產城創”一體化加快發展。加強產業規劃布局,金普新區伊科能源等13個項目建成投產,長興島港口岸正式對外開放,中英(大連)先進制造產業園建設取得新進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共建。積極創建“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和建設17+1經貿合作示范區核心載體城市方案。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積極深耕日韓市場,設立駐日本代表處。積極應對經貿摩擦,組織參加第二屆中國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狠抓有效投資,大力推進新機場、長興島國家石化產業園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大連化物所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創建國家海洋中心城市。
(二)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以“一網通辦”撬動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鏈水平。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高標準推動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任務。
(三)著力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
加快推動金普新區發展。建立投資貿易自由化的境內關外制度體系。全面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與日本阪神工業帶開展新型區域經濟合作。爭創中日區域經濟合作示范試點城市。推進中英(大連)先進制造產業園、中日(大連)經濟合作示范園區等建設。支持遼寧港口集團發展,推動太平灣港產城一體化建設。
(四)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多措并舉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推動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醫養結合,推動城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等補短板工程,推進大連灣海底隧道、光明路延伸工程、金普城際鐵路和城市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