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喆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針對下頜角整形手術患者采用3D打印技術在整個過程中實施術前診斷、手術設計及手術導板制作的效果顯示。方法:研究資料為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下頜角肥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的3DCT 掃描數據并應用3D打印技術對其實施整形手術。結果:所有下頜角肥大患者的手術時間均在120-240分鐘以內,手術后的切口愈合性較好并且無任何并發癥狀發生,均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結論:針對下頜角肥大患者的整形手術中使用3D打印技術可以更加準確地完成整形手術。
【關鍵詞】3D打印技術;下頜角肥大;術前診斷;手術設計;手術導板
【中圖分類號】R782.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42-01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勢,更多的亞洲人認為擁有橢圓形及勻稱的臉形是美貌人群的主要特征[1],而實現這一特征的主要方式則是通過后天的整形術,3D 打印技術又被大家成為計算機輔助快速成型技術[2],其可以通過對想要整形患者進行術前診斷、手術設計及手術導板制作等流程,在整形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本文將通過對下頜角肥大患者采用3D打印技術在整形中的手術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了30例下頜角肥大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齡(22.1±3.6)歲;所有患者在術前均已確診為雙側下頜角肥大,并且已經進行手術相關事宜的簽字并同意。
1.2 方法
1.2.1 獲取3DCT 數據 對所有患者在術前均進行CT 掃描機進行頭顱掃描,將其球管電流設置為 10毫安,管電壓為120 kV,矩陣調整為512×512,并以層厚0.625 mm薄層進行3D重建,并且以 DICOM格式對所有數據濟寧刻盤保存。
1.2.2 3D模型打印 將所有患者CT 數據導入 Mimics軟件進行頭顱骨 3D重建。之后采用 CT數據分離患者的上頜骨與下頜骨,對其斷層影像的對比度進行調整,此時設置合適的數據選取閾值,過濾其骨骼組織。隨后將數據進行快速成型,最后采用快速成型粉打印頭顱三維模型。
1.2.3 術前診斷、手術設計和導板制作 通過對患者的頜骨模型進行觀察,對其雙側下頜角區和角前區骨質情況進行診斷。根據診斷結果設計手術截骨線和手術磨骨區域,并制作截骨導板[4];在計算機模型上,緊貼于患者下頜骨表面設計手術導板。導板范圍為其前界至下頜骨外斜嵴延長線,上界至下頜咬平面延長線。在截骨線區對應的表面區域采用褸空(2mm)處理,此區域主要放置截骨鋸片和截骨。使整個導板的后部和前部上半段均向內側伸展,對導板固位進行輔助。設計之后采用 3D打印技術制作由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厚度2 mm的導板,之后預先在模型上進行比對和修整,保證可以緊密提盒并且易于就位。消毒備用。
1.2.4 手術過程 使患者取仰臥位,進行全身麻醉。于患者的左下頜第1排前磨牙對應之前庭溝至左下頜咬面對應之頰黏膜處設計切口線,對其注射腎上腺素的利多卡因行切口周圍浸潤麻醉[5];之后沿切口線設計切開黏膜至骨膜直至顯露下頜骨面,剝離咬肌附著點,直至下頜骨后緣和下頜角區顯露下頜角區及下頜體部;之后對其進行“S”拉鉤牽拉,將下頜骨截骨導板經口內切口置入,充分進行對位良好后以螺旋形轉頭打孔固定;截骨后去除螺釘和導板,加深截骨線;通過骨鑿沿截骨線劈開下頜角取出[6];下頜骨表面骨質進行打磨到外觀良好;使用鹽水紗布進行壓迫止血;同法進行雙側截骨。之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口腔,置負壓引流球及尼龍線關閉口腔內切口,針對下頜角區進行適度加壓包扎。
1.3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判定:觀察手術整形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口內切口愈合情況和并發癥狀的發生。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如果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在本組30例下頜角肥大整形患者中,患者的手術時間均在120-240分鐘以內,手術后的切口愈合性較好并且未出現術后感染、口唇麻木以及血腫等并發癥狀發生,對患者進行隨訪后,均得到一致好評。
3 討論
擁有美貌的臉型是現代眾多青年男女追求的目標,據調查顯示:亞洲不同種族的男女青年都喜歡橢圓形的臉形[7]。通過將亞洲人與歐洲人進行頭部骨骼對比發現,亞洲人面部較寬且垂直高度低,所以要想擁有橢圓形的臉形就需要通過手術截骨的方法進行面形整形修整。3D 打印主要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加之計算機輔助設計,通過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到醫學中,在外科領域,3D打印技術打印出的實體,既可以實現 3D可視化,使醫生控制手術過程,同時也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本研究中通過3D打印技術整體提高了整形患者手術預見性,減少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手術效果。
綜上所述,3D 打印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整形手術的準確性,同時還可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羅奇,韓路軍,張 勁,等.三維重建模擬技術在下頜角縮小整形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9):1272-1274.
[2]謝衛國,方震,李長根,等.下頜骨分區截骨術重塑面下部輪廓[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7,23(3):218-220.
[3]劉成勝,丁平,黃元生,等.亞單位分區治療原則在下頜角肥大整形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4):429-433.
[4]李慧超,張智勇,呂長勝,等.下頜角肥大女性顱面結構的三維測量[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1):70-73.
[5]柴崗,張艷,郭妤,等.三維數字化技術在下頜角截骨中應用的研究[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19(5):386-388.
[6]王競鵬,柳大烈,羅奇,等.面下部輪廓整形術的術式選擇[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9):1235-1237.
[7]高振杰.下頜矢狀劈開術對下頜角橫向變化及面型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5):8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