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源 馬雙政 陳小娟 曾金輝 張耀元 黃 云 李志蘭 鄭 磊 郝燕婷 趙新宇
(1、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430100 2、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湛江分公司,廣東 湛江524057 3、內蒙古民族大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內蒙古 通遼028000)
注水能夠保持地層能量以及提高采收率,如果注入水水質的優劣可能會影響油田的正常開采,較差的水質可能會造成地層損傷,致使油水井頻繁作業[1-2]。大量實驗和礦場實踐證明:除泥漿等各種入井工作液對地層造成的傷害外,注入水水質也會造成地層較大的傷害[3-6]。油田J 層的孔隙度在16%-23%之間,滲透率處于165mD-857mD 之間,儲集巖性主要以中- 細為主,巖石組成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巖和巖屑石英砂巖,平均含量約為72.7%,粘土礦物平均含量為27.3%,粘土含量較高。本文通過實驗開展了儲層巖性和物性分析、巖心敏感性評價、不同水質的注入水對儲層巖心的傷害評價、注入水強度對吸水層的傷害評價等試驗研究。
IC-1000 離子色譜儀,美國熱電公司;DR5000分光光度計, 美國哈希公司;888 型全自動電位滴定,瑞士萬通公司;流動實驗儀,海安石油科研儀器有限公司;動態結垢污染儀,湖北創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ICAP740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美國熱電公司。
本文注入水與地層水分析的實驗方法參照標準:SY/T 5523-2016《油氣田水分析方法》;SY/T 5329-2012《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及分析方法對注入水水質指標》
從M 油田J 層地層水與水源井水A、水源井水B、海水水質分析結果(表1)可以看出:水源井B 鋇離子、鍶離子、重碳酸鹽、硫酸根等小于水源井A,其他水質分析結果較相近,總體而言,水源井B作為注入水導致的結垢風險較水源井A低。
由表2 注水水質分析可知:a.懸浮固體含量以及懸浮顆粒粒徑中值:水源井水B<水源井A,從處理水難易程度考慮,水源井水B更適合于用作注入水源;b.三種注入水主要存在的細菌為腐生菌,最高濃度達到2500 個/mL,在水處理時需要進行殺菌處理;c.從N80 掛片平均腐蝕速率可看出,25℃和60℃下平均腐蝕速率順序:水源井B<水源井A<海水,60℃時,水源井A 和海水的平均腐蝕速率超過了標準的要求值,所以,水源井B 能滿足注入水要求,其他的注入水需要進行緩蝕處理。

表1 地層水與注入水水質分析表

表2 注入水水質分析

表3 不同結垢預測方法結果對比表
結合注入水分析數據, 運用Oddo-Tomson 飽和指數法和Scalechem 軟件對三種可供選擇注入水在不同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結垢趨勢,進行了預測計算并對結垢情況判斷,結果見下表可知,ScaleChem軟件預測方法與Oddo-Tomson 公式計算出的結垢趨勢相一致。通過分析對比可知,優先選擇的順序為:水源井B>水源井A>海水,因此,水源井B更適合作為J 層注入水(表3)。
本文選擇1 號巖心(氣測滲透率較小)、2 號巖心(氣測滲透率較大)開展速敏實驗,注入流體為水源井B經濾紙過濾后的地層水,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1 號巖心與2 號巖心均表現為弱速敏性傷害程度,1 號巖心滲透率損害率28.53%(>20%),因此,臨界流速為3mL/min(圖1-2)。
5 號巖心用輕油老化后,直接用3mL/min流量建立殘余油飽和度為38.88%,此時開始逐漸增大流量至9mL/min,得出每次流量穩定條件下注入壓力、注入時間、注入體積等參數的變化曲線[7-9],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注入流量為5mL/min 即注入滲流速度為70m/d 時,5 號巖心滲透率損害率急劇地升高,后期表現出了很強速度敏感性。因此,5 號巖心對應儲層的注入滲流速度在70m/d 為宜,進一步提高地層注入能力,注入滲流速度不應超過80m/d,確保地層滲透率損害率<20%(圖3-4)。
為了進一步驗證注水量對吸水層損害評價實驗,分別選取6號巖心注入流量為5mL/min,7 號巖心注入流量為4mL/min 開展驅替實驗,巖心滲透率和注入壓力隨著注入體積的變化曲線。從下圖可知:6 號巖心在5mL/min 注入速率下,7 號巖心在4mL/min 的注入速率下,隨著注入量的變化,兩塊巖心的滲透率和注入壓力一直保持恒定值,說明注入量增加以后未對儲層產生新的損害,確定的注入流量合理。
根據現場的井下獲得的M油田J 層的地層數據以及注入滲流速度60-70m/d,建議每米注入量為46.06-53.74 m3/d。因此,M油田J 層建議注入量為134-156m3/d,臨界注入量為178m3/d(圖5-6)。
針對南海M油田J 層注水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4.1 通過對注入水水質分析、存在細菌濃度、地層條件下平均腐蝕速率以及結垢預測分析數據,選擇作為注入水的優先順序:水源井B>水源井A >海水,綜合,水源井B適合作為M油田J 層注入水。
4.2 通過注水速度、注水強度、注水量與儲層巖心的配伍性實驗,確定了該巖心具有弱速敏,巖心臨界注入流量為5mL/min,注入水的滲流速度不超過80m/d,因此,建議M油田J 層實際地層的注入量134-156m3/d,臨界注入量為178m3/d。

圖1 1 號巖心巖石速敏性實驗滲透率比值曲線

圖2 2 號巖心巖石速敏性實驗滲透率比值曲線

圖3 注入水不同流量下滲透率變化趨勢

圖4 注入水不同滲流速度下滲透率損害率變化趨勢

圖5 巖心(6 號)注入流量下注入壓力與滲透率變化圖

圖6 巖心(7 號)注入流量下注入壓力與滲透率變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