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一期)正式運行,是促進財政預算管理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重要措施,將有力推動現代財政制度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
這也是人大預算監督工作向大數據、智能化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實現人大全口徑全過程監督政府預算,推動線上監督與線下監督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促進財政部門加強預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促進現代財政制度建立,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毛玉樹 (重慶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
2019年10月9日,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一期)正式運行。
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采取市和區縣統招統建、集中部署、分步實施、逐步拓展的建設思路。全市建立統一應用平臺,按照“統一編碼體系、統一數據標準規范、統一聯網方式、統一信息安全體系,市和區縣(自治縣)分級應用”的要求,市人大統一組織開發軟件系統,市和區縣(自治縣)數據集中在市級云服務平臺,市和區縣(自治縣)兩級人大用戶通過政務外網與系統聯通,通過設置不同的用戶權限,滿足市和區縣(自治縣)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的需求。
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功能主要有四個,即查詢、預警、分析、服務,共包括政府預算監督、部門預算監督、專題監督、監督預警、代表服務、政策法規、文檔資料、宏觀經濟分析八個模塊。
實時監控是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一大特色,實現了對預算資金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同時監督。
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在運行中,各個部門前一天的數據和每一筆支付信息,都會在次日傳輸到系統中。這樣一來,全市的預算執行情況都會實時置于人大監督之下。如果發現有問題,系統就會啟動預警并按程序處理,使預算執行更加透明準確。同時,部門決算和總決算系統也實現了聯網,相關數據會實時進入到監控系統中。工作人員在這個系統中能夠看到全市決算和總決算情況,對決算情況也能實現很好的監督。
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分三期建設,一期實現市和區縣人大與同級財政部門網絡聯通、完成軟件開發;二期實現與稅務、社保、國資、審計等部門網絡聯通、完善軟件功能;三期實現與全國人大的系統聯通。
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一期)建設完成投入使用后,為了讓各區縣(自治縣)人大用好系統,市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組織各區縣(自治縣)人大相關工作人員開展了預算聯網監督系統使用培訓,并交付系統使用的“鑰匙”。
目前,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已發揮出監督作用。日前,系統顯示,截至2019年11月14日,有13個部門當年預算執行進度不到40%。于是,市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向這13個部門發出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