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燦勇
記者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是健全地方政權體制的重要舉措,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更好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客觀要求,是保證地方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的客觀需要,豐富和發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履職,在實踐中推動人民大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陳忠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原副巡視員)
2019年是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也是賦予省級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權40周年。2019年9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紀念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座談會,總結40年來全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與此同時,各區縣人大常委會也采取多種形式,召開了紀念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座談會。
自我市設立人大常委會以來,特別是成為直轄市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加強、在規范中提高,在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中央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至今,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共計199件,審查批準的民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15件,基本構建起與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相配套、與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相適應、具有重慶特色的地方性法規結構框架。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等地方性法規,努力呼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預算審查監督、產品質量、家庭教育促進等條例,既堅持法制統一原則又注重地方特色,在全國具有一定創新性。
2019年,就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建議3000余條,深入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相關工作部門、住宅小區調研,召開立法論證會,通過修法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民生,一直是監督工作的著力點。特別是制定的監督法實施辦法,結合重慶實際進行了創新,如將政府派出機構、直屬管理的行政部門納入所在區縣人大的監督范圍,增加了市人大常委會監督中級法院和市檢察分院的規定,明確市與區縣人大可以上下聯動開展監督,可以對“一府兩院”專項工作進行評議。
此外,綜合運用多種方式開展監督成為新常態,并注重采取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專題詢問、工作評議、執法檢查等方式,加大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