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邱洪濤
A級是奔馳產品線中最小最入門的產品,很難想象梅賽德斯-奔馳會花如此大的誠意去打造一款緊湊型車。誠然,A級車及其衍生車型(A45、CLA以及GLA)自誕生以來在全球給奔馳增加了超過60萬輛的銷量,這條A級產品線在換代前的2017年占梅賽德斯-奔馳全球銷量四分之一。迅速優化這款市場潛力巨大的車型胚子,也必將推動這條產品線煥發新生機。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奔馳A級的歷史。A級車從1997年誕生至今已走過23個年頭,在這期間共經歷了4代車型。A級的初代車型曾經極少量地進入到國內,作為當時最便宜的奔馳車還是有點兒名氣的,只是它那種胖乎乎的身形讓人覺得有點兒另類。第二代車型延續了初代的思路,但仍是一款看起來過于像“買菜車”風格的奔馳。從第三代車型開始,A級的定位變為運動型兩廂車,后期更是衍生出AMG版本,一下子找對了自身的定位,獲得了市場肯定。第四代車型代號W177,于2018年2月正式發布,誕生于奔馳第二代MFA平臺,進入國內經過加長后交由北京奔馳生產。如今的A級雖然是個“長軸距”,可是個頭依舊不算大,從這款新車型上我們也能看到奔馳一如既往的自信,21.69萬~29.99萬元的售價讓我們對它的表現有了更高期待。






全新奔馳A級采用奔馳品牌眼下最新設計語言,前臉酷似小號CLS,官方取名“慧影獵手”前臉,外在優雅的身段、精致的細節設計在品牌強大基因背景下一脈相承。車側接近Coupe造型,線條圓潤不太復雜,車尾“下盤”設計穩重。全新奔馳A級擁有兩種外觀設計,我們本次試駕車型是A 200 L的運動款。人見人愛的“三叉星徽”和標志性的繁星式進氣格柵看起來都是熟悉的奔馳配方,但眾多細節處的改變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大燈采用了全新倒三角形設計,同時“L”形日間行車燈秉承了CLS車型的典雅氣質。對于立志成為一款年輕人的心頭所愛而言,如果覺得很有性能車型味道的夸張下進氣口和運動包圍仍不能滿足刺激腎上腺的視覺需求,那么18英寸AMG多輻輪轂再為運動性潤色,不過此項只在選配清單中。
A級定位就注定其要以新潮灑脫的態度沖擊那默守陳規的節奏。如果說要從奔馳A級上選出來一個最打動我的點,那絕對是內飾。早先奔馳S級中控上兩塊拼在一起尺寸巨大的多媒體屏幕艷驚四座,奔馳也將雙屏的設計全面下放到A級車型上,儀表盤提供了經典、運動、前衛及柔和4種顯示模式。精致、前衛的多功能轉向盤復古兼顧運動,整個手感較為厚實。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奔馳A級、可選裝64色氛圍燈,該配置成為了豪華內飾的調味劑,用戶可根據心情隨意切換。右側負責顯示多媒體系統的中控液晶屏可以觸控操作,全新奔馳A級搭載全新的MBUX車載系統。整套系統集合了豐富的功能,初次上手需要熟悉系統邏輯。系統觸屏操作流暢,還可以使用底部的手寫板,每一次操作都能得到震動反饋。手寫板面積足夠大,后面還專門設計了真皮材質的手枕,對手腕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在接口方面,全新奔馳A級更是與時俱進,前排提供3個Type-C接口。對于手機不支持該接口的用戶,奔馳還會為車主免費附送一個轉接器。全新的MBUX車載系統不支持手機互聯,卻支持自然語音控制。這套語音交互系統強大,說出“你好,奔馳”便可喚醒。




全新奔馳A級首次搭載新款1.3T渦輪增壓4缸發動機,它是由奔馳和雷諾-日產聯盟共同研發的一款全新發動機,這臺M282代號的1.3T發動機被調校出兩種功率,幾乎囊括了所有時下流行的渦輪發動機技術,諸如電控式渦輪泄壓閥以及集成式排氣歧管等技術均有搭載。這些措施不僅能進一步提高油門響應速度,還可提升熱管理水平,節省不必要的燃油消耗。此外,這臺M282發動機還創新地設計了三角形截面的氣缸蓋。相對于傳統的方形氣缸蓋,三角式的兩端均為傾斜設計,在橫置的狀態下,縱向的長度會更短,更容易放進緊湊型車內。此外,缸內直噴油嘴也保持了中置的形式,并把噴射壓力提升到了250bar,以求獲得更好的霧化效果。我們試駕的A 200 L車型搭載了1.3T高功率版發動機。雖然發動機基礎排量較低,但是賬面數據要強于另外兩款德系競爭對手奧迪A3和寶馬1系。渦輪從發動機1620rpm時開始工作,雖然不及同品牌2.0T發動機的1200rpm低,但是從怠速踩到1620rpm僅僅是一瞬間的事兒。傳動系統方面,與發動機匹配得是我們熟悉的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當你把A 200 L開起來的瞬間,起步的動作非常輕快,隨著油門的漸漸深入,動力也來得線性且持續。7擋混動雙離合變速器的換擋動作基本上難以被察覺,給了人很好的第一印象。1.3T發動機正常通勤代步沒有問題,想要追求激情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換上Sport模式,發動機不下2000rpm的轉速加上聲嘶力竭地咆哮……算了,我還是勸你老老實實開吧。不過話說回來,當你控制好油門踏板,把它當做穩重的“帥小伙”對待時,它可以給出你一個百公里7L左右的油耗表現,這點兒值得肯定。
經過這幾天的體驗,我覺得國產奔馳長軸距A級將對那些感性的買車人群很有吸引力。新穎的外觀風格,配合脫穎而出的內飾設計,這款車僅憑顏值就能俘獲不少人。當真正開起來后,就能夠感受到這臺全新的1.3T發動機出色的調校和運動氛圍,絕非徒有其表。但是別忘了,享受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購買A 200 L或者更高配車型,近乎30萬元的售價,讓國產后的A級長軸距版已經和寶馬3系形成直接競爭關系了。
在走走停停的市區內駕駛A 200 L,能夠明顯感覺到腳下的噪聲,對于一款售價接近30萬元的車型來說,或許可以表現得更好點兒。



總體來看,A 200 L的底盤表現偏于運動化,轉向的手感敏銳而直接,結合它不算龐大的車身,開著它就能感受到靈巧感。在城市中行駛,利落的車身跟隨動作,讓人很容易就能體會到駕駛樂趣。當我意識到這款A 200 L并沒有采用后獨立懸架后,對它的舒適性表現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期待。不過在大部分狀態下,整體懸架表現很是硬朗,只是在通過突如其來的減速帶時,后排的拋跳動作有點兒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