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良
嘉定,風物清嘉、安定之地,被譽為“江南歷史文化名城”。800 年的“教化嘉定”民風代代相傳,留下了眾多珍貴的文化遺存,曲藝便是其中之一。這里自古以來就有“說唱演繹、曲藝雜談”的民俗文化傳統,這里擁有黃渡滬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被譽為“故事之鄉”。2018 年4月,嘉定區獲評“中國曲藝名城”榮譽稱號。作為全國第四個“中國曲藝名城”基地,嘉定以健全的曲藝文化陣地、充足的曲藝人才儲備、豐富的曲藝文化資源、多元的曲藝共建模式,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滬書、故事、上海說唱、評彈等曲藝門類來發展群眾文化,在領軍人才培養、團隊活動、后備隊伍培育、基層文化服務、重大活動參與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曲藝界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如何使嘉定的曲藝事業永葆活力,帶動長三角曲藝文化互通互融、繁榮發展。就是始終把握“修煉內功、發揮特色”“包容互鑒、著眼長遠”兩大著力點,以長三角文旅資源融合為背景,以“中國曲藝名城”建設為契機,不斷挖掘曲藝資源,把握嘉定特色,形成共賞交流、參與創作的全民曲藝文化氛圍,找準曲藝資源和文化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約數、最佳連接點,提升嘉定曲藝文化品質形象,為長三角曲藝文化建設與發展提供新引擎新動力,形成發展新優勢。
嘉定區重視曲藝基地陣地建設,把陣地建設作為曲藝工作的核心內容,積極搭建培訓和展示平臺,以區、街鎮、村居三級聯動,先后打造了近60個區級、鎮級和村級曲藝基地。其中區級曲藝基地9個。除嘉定區文化館曲藝基地、嘉定區總工會職工曲藝基地、安亭鎮“中國曲藝之鄉”基地、嘉定新城(馬陸鎮)老樂匯曲藝基地、上海顧竹君說唱藝術中心南翔基地、上海評彈團“鄉音書苑”江橋鎮基地、菊園老茶坊曲藝基地、嘉定工業區企民星曲藝創作基地8個基地,2019年新增加外岡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為區級曲藝基地,有效推動曲藝藝術培訓、曲藝團隊活動和曲藝節目演出展示等工作在全區全面、扎實開展。
在工作機制層面,嘉定區按照“區鎮聯動、統籌規劃、重心下移”的原則,以“中國曲藝名城”管理委員會為核心,以“總分館制”為工作統領,依托符合嘉定實際,因地制宜、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垂直服務體系,強化區文化館作為中心總館對轄區12個街、鎮分館、基層曲藝示范基地的業務指導和運作管理,推動曲藝工作“中心標準化”與“轄區個性化”的統一,實現嘉定曲藝普及與提升的“全覆蓋”服務模式。
此外,在建設“中國曲藝名城”進程中,嘉定大力扶持基層曲藝特色工作。南翔古鎮經過3年努力,于2019年底通過中國曲協專家組“中國曲藝之鄉”驗收。南翔借此創建之機,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格局,推出一批德藝雙馨、在全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曲藝人才,創作一批地方曲藝藝術精品;加大對曲藝教學模式和宣傳模式的創新力度,邀請各門類曲藝專家進行專業培訓,拓展地方曲藝發展空間,爭取打造全市乃至全國的曲藝高地。
嘉定區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在上海市曲藝家協會的關心支持下,依托健全完備、貫通“市、區、街鎮、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配送體系,打通市、區兩級曲藝資源,實現曲藝文化大聯動,提振曲藝文化傳播在嘉定乃至長三角的影響力。區級層面,整合長三角、市級精品曲藝創作資源,搭建長三角曲藝共享共建模式,開展海派曲藝精品創作,推動長三角曲藝合作聯盟常態化機制,打造具有區域示范效應的曲藝推廣和傳承平臺。2019年,舉辦60多場“說說唱唱百姓樂”嘉定區曲藝基地巡演,承辦了第五屆“唯實杯”上海市青少年曲藝大賽、“曲苑芬芳”2019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大賽頒獎典禮暨長三角地區青少年曲藝大賽展演,展示長三角地區青少年曲藝的活力與風采,推動長三角曲藝事業的交流和發展。街、鎮及村居末梢層面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以配送為中心,用活區域曲藝配送效力,結合“文旅融合”“文商融合”和“文教融合”背景,發揮基層旅游集聚區、商區、社區、校區和園區的特色優勢,全年開展公益性曲藝普及活動,激活曲藝在基層的輻射效力;另一方面,依托曲藝基地,開展曲藝普及培訓,吸納具有潛質的基層曲藝愛好者,不斷充實曲藝人才庫,強化曲藝團隊的“內容造血”和“人才鍛造”工程,做好曲藝作品與后備人才的挖掘、扶持與儲備。
此外,嘉定注重與曲藝名城之間的交流互動,秉承“雙城聯動、文化共享”的原則與主旨,通過舉辦一系列的交流活動,進一步搭建兩地“文化共享”橋梁,提升兩地曲藝名城的建設水平。
2019年,前往四川彭州開展中國曲藝名城上海嘉定·成都彭州曲藝交流展演及經驗交流座談會,并邀請大連西崗的曲藝代表們來嘉定開展中國曲藝名城上海嘉定與大連西崗曲藝交流展演及經驗交流座談會,不斷促進曲藝名城之間的文化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共建,鞏固曲藝名城取得的成果。
曲藝創作好不好,人才隊伍是關鍵。為了強化人才梯隊的延續傳承,嘉定區依托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專業資源,圍繞嘉定區區級曲藝主陣地,以現場講學、舞臺演繹、互動交流和集中組織觀摩學習等形式,為嘉定曲藝“中堅”提供成才路徑。近年來,涌現的曲藝新秀陸華、尤琪、侯睿等,多次參加中國曲協主辦的“走馬杯”“岳池杯”“包公杯”以及上海市“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獎等各種展演等,已成為嘉定曲藝人才的“中流砥柱”。此外,貫徹“講、演、評”的曲藝人才后備培養思路,挖掘新生力量,壯大曲藝人才梯隊。“講述”層面,發揚嘉定“講故事、說滬書”的文化傳統,開展曲藝文本創編,培育講、說人才。“展演”層面,在培育曲藝新人的基礎上,搭建交流平臺,鼓勵登臺實踐,挖掘和培養一批曲藝“特長生”,讓傳統文化在民間生根開花。同時,對接社區、學校和企業,開展周期性實戰巡演,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曲藝水平。“評論”層面,以“評”促“建”,引進國家級、市級專業曲藝輔導資源,構建曲藝團隊孵化與交流機制。比如,在國家級交流展評平臺方面,承辦2019年中國曲協全國小劇場負責人培訓班、長三角聯盟“并蒂牡丹唱新聲”評彈研討會及“說古論創新發展”全國評書評話故事展演研討等。在團隊考評方面,出臺嘉定區群眾文化團隊評估定級標準,通過對團隊每年的演出場次、培訓推廣、團隊成績和影響力等方面進行評估,對安亭故事團等曲藝群文團隊進行資金扶持,通過評選和扶持機制,帶動了一批基層群眾曲藝團隊孕育而生,涌現了安亭故事團、徐行鄉音曲藝沙龍、工業區百姓文藝隊等代表性團隊近百支。
在重大曲藝創作題材方面,嘉定區以“中堅人才”為核心,積極扶持基地團隊開展圍繞“嘉定特色題材”的經典曲藝創作,2018年創作的大型原創說唱劇《當家女人》在上海保利大劇院進行首演并受到廣大觀眾熱捧,同時深入基層開展巡演。由嘉定原創滬上首部以多種曲藝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的原創曲藝劇《垃圾千金》得到國務院網站、新華社等13家主流媒體的關注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上海市曲協共同打造的根據嘉定著名外交官顧維鈞事跡編創的中篇評彈《一代外交家——顧維鈞》于2019年3月首演,受到了廣大觀眾好評。這些嘉定原創佳作,成為嘉定成功創建“中國曲藝名城”后在繁榮曲藝原創領域的一大突破性探索。
2019 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繼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共筑文化發展高地,推動長三角文化旅游合作發展,打造成為最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強勁活躍增長極。這進一步堅定了嘉定發揮曲藝特色,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方向。接下來,嘉定將整合江浙皖滬曲藝文化資源,發揮曲藝文化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共性,帶動長三角曲藝水準提升,這對于承接“長三角文化一體化”使命與責任,推動長三角整體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具有顯著作用。嘉定還將探索搭建“長三角曲藝文化論壇”,圍繞“江南文化”集結長三角曲藝之鄉(名城)開展創作分享、交流。探索構建“長三角曲藝配送交流機制”,通過“互聯網+公共文化”的模式,集中線上線下曲藝資源,精準對接供需雙方,促進曲藝文化空間、巡演活動、曲藝資源的共享及文化服務大數據的共享共用。
今天,嘉定以“中國曲藝名城”為發展契機,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相信未來,嘉定將不斷盤活歷史文化資源,用曲藝藝術加以展示和創新表達,不斷提振“教化嘉定”影響力,為塑造城市曲藝文化品質和內涵,探索曲藝文化在長三角的發展活力,為新時代曲藝事業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