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美趣味是一個人的審美偏愛、審美標準、審美理想的總和,是審美主體欣賞、鑒別、評判美丑的特殊能力,而審美趣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了人的審美能力。因此,本文通過對不同設計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審美趣味高低的差異性表現,從而對如何提升審美趣味進行探討。
關鍵詞:審美趣味 差異 影響
一、審美趣味
“趣味”是感官動詞,常和人的感受緊密聯系在一起,后與美學概念相結合,以一個非理性的概念進入審美領域。英國經驗主義是美學史上第一個系統地對審美趣味理論進行研究的哲學流派,他們對審美趣味的標準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審美趣味是一個人的審美偏愛、審美標準、審美理想的總和,指審美主體欣賞、鑒別、評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它是審美知覺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斷力、創造力的綜合,是以個人愛好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審美傾向性。
二、審美趣味高低的差異表現
那么,審美趣味是否存在高低呢?研究表明,審美趣味不同的人,即使處于相同外在的審美活動中,他們所能感受到內在的美也是不同的。下面通過對寧波博物館和沈陽方圓大廈的設計進行分析,闡明審美趣味高低差異所產生的不同表現。
(一)寧波博物館
寧波博物館建成于2008年,由建筑設計師王澍設計完成。王澍主要研究中國發展流失掉的技藝和記憶,他反對建筑材料的浪費,因此,他以人們記憶深處對寧波模糊的印象作為設計出發點,從華夏哲學思想中提取中國元素,大量運用民居元素,包括瓦爿墻和不規則窗等,將傳統匠作和現代建造藝術相結合。博物館的構成形態既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又能聽到江南水鄉的高墻、深院、小窗、坡頂、水街的回響,整體設計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征、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體現出設計師的審美能力。
(二)沈陽方圓大廈
沈陽方圓大廈由臺灣建筑設計師李祖源及其設計團隊設計。大廈整體外觀沿用中國世世代代沿襲的“古錢幣”進行造型,外圓內方,符合古代圓即天,方即人和地的說法,寓意天地合一,體現了炎黃子孫對天地合一傳統宇宙觀的崇尚。但是,部分設計師認為,此設計以“古錢幣”的造型來寓意財源廣進,事業發達,在形象設計上,元素不經藝術處理和提煉,直接照搬,注重形式但缺乏內涵,在對價值的追求上進入了誤區。
人們的審美趣味之所以不同,既與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生活狀況和所進行的社會實踐有關,也與其自身的審美素養、審美觀點和審美理想有關。
大衛·休謨,英國經驗派哲學家和美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人的審美趣味是各不相同的,他在《論趣味的標準》一文的開頭就指出:“世人的趣味,正像對各種問題的意見,是多種多樣的——這是人人都會注意到的明顯事實。”就這種情況而論,人們的審美趣味是相對的。從休謨的有關論述中可以看出,造成審美趣味差異的有如下主要因素。
第一,人們由快感中獲得美的享受,但由于個人的心靈結構、氣質、機體狀態的不同,對同一對象的感覺也不同。第二,人們的主觀意向不同,審美趣味也不同。第三,人們受教育的程度和自身具備的知識水平所產生的差異,導致審美的起點也不同。
第四,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習俗和看法不同,人們的審美趣味也不同。
喬治·桑塔耶納,美國著名詩人、哲學家,美國美學開創者及自然主義哲學代表人物。他承認審美趣味具有多樣性,他以自然主義哲學觀為基礎:“要求一種審美趣味一家獨鳴,這種態度是荒誕可笑的。”桑塔耶納認為:“美可以滿足某種本能,這種本能使人們對各種美有所選擇,有所偏愛。只要我們檢查一下我們的審美情感,并予以進化提高,就可以獲得我們審美趣味的衡量標準。這樣達到的審美趣味的衡量標準是天然的,屬于個人的,并且是獨立自主的。”
三、如何提高審美趣味
要形成良好的審美趣味,桑塔耶納認為還應該包括對那些樸實無華的事物能做出積極的反應:“能不能欣賞樸素純實的美,這是決定一個人的判斷力是否正確的考驗。”桑塔耶納說:“當一個人思想上擁有重要的和真實的觀念,而且能夠看出事物的真正關系,也就不會欣賞任意曲解的圖像。”
徐冰,我國著名版畫家、獨立藝術家。徐冰的作品很好地闡釋了審美趣味高低所形成的審美差異。從徐冰的代表作《天書》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作品使用和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把西方當代文化沒有的部分,通過藝術家自律性的創作和闡釋,帶入西方現代藝術這個領域。這與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吸收西方營養后開始對自身文化進行哲學思考的反思和重構的趨勢是一致的,其表現的方式是獨特的和深刻的,所以其作品的審美趣味和觀念的深刻性才高出他的同代人。
審美趣味在人的實踐經驗、思維能力、藝術素養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是以主觀愛好的形成表現出來的對客觀的美的認識和評價。因此,我們可以進行如下總結。
第一,提高個人的品位,提升審美趣味;第二,學習美學理論,培養審美觀念;第三,參加文藝活動,增強審美判斷能力。
審美趣味既有個性特征,又具社會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結合其特點進行思考與研究,是提升大眾審美能力的必經之路。
(作者簡介:蹇奕,女,碩士研究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