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郭曉霞
一、從無到有,結緣橄欖球
我們清晰地記得2016年3月學生們第一次接觸這扁扁的橄欖球時,一個個小臉蛋上充滿著新鮮、欣喜、好奇和疑惑,因為是經開區學校第一次引入這種運動項目,亞太地區橄欖球推廣人Rambo教練將到校親自給學生們上體驗課,每周兩節課。雖然我們對這項運動的引進有一定的疑惑,但是看到學生們開心的笑臉,心想也許這項運動沒有我想象中的充滿危險性,看著學生們如此喜歡,身為教師的我們心里也躍躍欲試。
從最初的聽橄欖球的“發展故事”,到隨后的看橄欖球在競技體育中的“對抗”,原汁原味的橄欖球運動理念讓我們很快沉迷其中,開始去了解它、熟悉它。和學生們一起上了一學期的橄欖球課后,我們才了解經開區引進的橄欖球項目稱為“步進橄欖球”,它減少了美式橄欖球較為激烈的沖撞,改為溫和的拍擊即停方式,非常適合學生們。
作為試點班,我們和橄欖球一結緣就是四年,從陌生到熟悉,從橄欖球操、橄欖球游戲到國際化和本地校園化的完美結合。學生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加體能訓練和體育課程,期待著能夠被選拔出來,代表學校參加區級橄欖球比賽。橄欖球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和學生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橄欖球操是明珠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主體部分,教師將橄欖球元素充分融入到廣播體操和健美操的動作中,圍繞“球性練習”與“操化動作”兩個要素進行編排。當球操背景音樂《快樂的歌》響起時,教師與學生們一起手持橄欖球,在音樂的伴奏下,撥球、繞球、拋球,開合跳、踏步、后屈腿,在與美的交相輝映中,整個操場也成了歡樂的海洋。
二、特色游戲,玩轉橄欖球
體育游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和完善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每天的課間操后,是學校大課間的自主游戲環節,這也是學生們最期待的環節。
自主活動環節由三個游戲精心構成,游戲根據橄欖球運動技能特點創編,關注到活動內容的豐富性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將民族傳統游戲融入到自主活動中,如:健身球、呼啦圈等。學校為每個年級設置了不同的游戲項目。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受領的“任務”是以“持球跑動”為主的游戲活動。開始,學生們都和我提意見,認為如此簡單的“任務”不具有挑戰性。可是,當自己被那扁扁的橄欖球帶得“七葷八素”時,學生們開始安靜下來,在我們的帶領下踏踏實實地練習對球的控制能力和腳下的靈活力。看到一年后已經變成四年級的學生不再抱怨傳接球訓練“簡單”時,我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許辛勤的付出必有回報這句話,此時說的不再僅僅是孩子。事實證明前期的努力為后期的橄欖球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打二”游戲是最受學生們青睞的,尤其是班里的男生,他們配合得很好,讓我們看到了力與美的結合。每當這時,我們心里也總是“蠢蠢欲動”,情不自禁地想參與到他們的橄欖球游戲中。“三打二”要求進攻隊員具備向前的進攻意識,通過個人變向閃躲來尋找空間及與隊友的傳接球配合,并運用合理的戰術來完成達陣得分。而防守時要學會合理站位,重點盯防,成功阻止對方達陣得分。每每參與其中,我們都會有所感悟,并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告訴學生們,同時我們也樂于聽學生們嘰嘰喳喳的分析,我們一同分享著游戲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努力拼搏,發揚橄欖球
橄欖球運動項目引進學校后,在快樂健身之余,也在我們和孩子們之間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怎么也忘不了去年經開區橄欖球比賽,我們班一個女生作為橄欖球運動員,代表學校參加了比賽。比賽激烈而緊張,學生們也全力爭先,一次進攻過程中,我們班里的女生膝蓋不慎受傷。想著這個女生性格柔弱,我們立刻跑過去安慰她,場邊的她疼得嘩嘩地流著眼淚,問她:“下午還比賽嗎?如果覺得疼,就不比了,還有其他替補隊員。”但是這個學生非常堅定地回答:“我還要比,我是主力隊員,不能下場。”就這樣帶著傷,她和隊友們合作拼搏,拿下了經開區橄欖球比賽的女子組冠軍。比賽后,她找到我們,跟我們說謝謝老師沒有換掉她,否則她會留有很大的遺憾。
其實對于學校推進橄欖球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我們,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每天還要參加半個小時的大課間,也曾有過抱怨;學生們有時候也叫熱、叫累。但是當我們真正地融入大課間,參與游戲時,發現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不僅僅能懂得了成長中堅強的真正內涵,還能使我們在與學生共同感受橄欖球的樂趣中,融洽了師生關系,促進了身體健康,享受到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