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梅
【摘要】2020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國各地,學校延期開學,國家教育部出臺了“停課不停學”的政策。為此,筆者圍繞疫情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化危機為學習契機,圍繞“自然、科學、愛國、感恩、學習、自律、鍛煉、反思”開展了八個語文主題的學習,分別采用“觀視頻+讀文章+親子交流+寫感想+曬文章+評作文”的學習模式,開展了為期兩周疫情防控期間的語文主題學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預期效果。
【關鍵詞】疫情;教材;親子共讀;讀寫結合
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期來的疫情波及華夏大地,本應師生開學相聚的日子,演變為跨越時空的“云相約”。在國家“停課不停學”的部署下,一位位老師由教者演變為“主播”,隔空向學生傳遞知識。“延期開學是假期的延續,各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集體組織上新課”,國家的這一規定給了一線老師很大的發揮空間。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疫情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大書”。如何把讀有字之書與讀無字之書結合起來?如何將疫情中的世間萬象整合為孩子們的課程資源?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有何不同?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的角色如何定位?經過不斷思考,疫情下的語文主題學習的框架逐漸清晰起來。
一、把握契機,整合素材提煉主題
疫情之下,各種海量的鮮活信息,令人淚目的報導充斥著眼球。對這些海量信息我進行了篩選、整合、歸類,最后確定了八個核心價值觀作為這次大語文主題學習的總綱,分別是:科學、自然、愛國、學習、鍛煉、自律、感恩、反思。圍繞這八個總綱,我設計了八個主題:(1)疫情真相,冠狀病毒如何破壞人體?(2)敬畏自然,人與自然到底要如何相處?(3)強大祖國,讓我們擁有戰勝疫情的底氣;(4)同樣宅家,牛頓干了啥,你又干了啥?(5)積極鍛煉,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6)敬畏規則,生活方能和諧有序;(7)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8)告訴孩子:愿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圍繞每一主題,筆者都準備了相關的資料包,資料包里有小視頻和相關文章。比如針對第一個主題,筆者準備的資料包里有關于《新冠狀病毒是如何侵害人體的》的動漫視頻,有《為什么病毒性肺炎這么難治,聽聽一線醫生怎么說》的文章。學生非常愛看動漫小視頻,因為有小視頻這個“佐料”,主題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筆者每天的主要任務是把準備好的小視頻及文章發上微信群,然后學生開始自主學習,親子交流。
二、聚焦“云”端,親子共讀陪伴成長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豐富,理解能力有限,加上跟疫情相關的文章知識性較強,所以親子共讀成了剛需。疫情期間最好的防護足不出戶,超長的假期是許多家庭難得的共處時光,所以這也是個千載難逢的推廣親子閱讀的最好機會。
在這次的主題學習中,筆者熱情要求家長也要參與進來,與孩子共聚“云端”,一起學習,互相交流,陪伴成長。家長做孩子的傾聽者、陪伴者、鼓勵者。“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孩子的疑難處、困惑處適當指導。為了讓親子交流更具實效,針對每一主題,設置相關的討論話題。同樣以主題“疫情真相,冠狀病毒如何破壞人體?”為例,我設置了四個問題:什么是病毒?細胞與病毒有何區別?普通肺炎與病毒性肺炎有何不同?為什么病毒性肺炎這么難治?學生前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后有與家長的討論與交流,很快對病毒及病毒肺炎有了正確的認識。聚焦“云”端,親子共讀不僅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增進彼此的情感。
三、讀寫結合,以寫促讀提升素養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兩者相輔相成。讀寫結合,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入閱讀,也有利于老師檢測學生對話題理解的深度,所以寫讀后感、“曬”讀后感順理成章納入主題學習的框架中。筆者對所設計的主題學習設計充滿自信,對學習效果也自然充滿著期待。但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曬作文時,令筆者大跌眼鏡:詞不達意,抓不住重點,不著邊際……僅有一篇,令筆者眼前一亮,趕緊叫他分享成功的方法。該生毫無保留地進行了分享:首先,他在“讀”字上下功夫,“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視頻看了三遍,文章讀了二遍文章,通過多讀多看深入理解主題內容;第二,他跟家長的交流也到位;第三,他注意積累,平時把在課外書上看到好的詞語或句子會抄下來,有空時讀一讀,背一背。久而久之,自己寫起文章開始得心應手了……多好的現身說法!接下來學生的讀后感,一篇比一篇強,一次比一次進步……學生互評作文把主題學習推向高潮,學生的好勝心、自信心被大大激發出來。曬作文,評作文成為學生的一件樂事。
通過讀寫結合、曬評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對主題學習一直保持著高昂的興趣。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既訓練了學生思維,也提高學生了表達能力,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四、收獲成長,主題閱讀凸顯成效
為期兩周的主題學習轉眼就過去了,學生、家長、教者都是收獲滿滿。作為教者,從搜尋資料到確定主題,從模式選擇到不斷調整,從心中無底到游刃有余,一路走來,筆者既在學習,也在成長。最后,筆者讓學生與家長分別寫寫這次主題學習的體會與收獲,摘錄部分分享如下。
學生小曾:網課提升了我的自學能力,增進了我們母女之間的交流。我很喜歡“觀視頻—看文章—親子共議—寫感想—曬感想—評感想”這種學習模式。
學生小賴:我很喜歡曬作業,因為讓我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我們更有成就感、自信感;評價他人作文,不僅僅讓我有機會欣賞他人的作文,在欣賞別人的作文中也提升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家長小賴媽媽:我覺得“視頻+文章+親子交流+寫感想+曬感想+評感想”這種模式,對小賴的閱讀水平以及寫作方面有較大的幫助,他本人非常喜歡這種模式。
家長小黎爸爸:我家孩子思維比較散亂,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語文學得很吃力。剛開始,我還擔心他不喜歡這種學習模式。最后讓我覺得很開心的是,他喜歡這種模式,每天的學習對他來說,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我真希望這種學習模式能夠繼續延續。
看著一位位學生、家長發自內心的認可與肯定,筆者心里是滿滿的欣喜與感動。為期兩周的語文主題學習效果,遠遠高出了師生的預期。細細反思,筆者覺得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一是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真正實現了“我要學”;二是擺正了教師的主導位置,把教師的“教”減到最少,把學生的“學”放到最大;三是充分發揮了家長的引領作用,親子共讀、共議,促進了孩子對主題的深入思考。
伴隨疫情的結束,居家學習終將過去,但利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將影響著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讓孩子終身受益。這一階段形成的一些學習好舉措,特別是如此特殊環境下的居家學習的做法、“急中生智”的創新,也值得今后延續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姚曉丹,靳曉燕,劉博超.“停課不停學”該如何教怎么學[N].光明日報,2020.
[2] 戴榮.居家學習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N].江蘇教育報,2020.